(卷一)中学生生物教学法试题
第四组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教学过程中的年段考试、期中考试等教学评价属于(D) A.形成性评价 B.配置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2、关于讲解技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在主客体消息传输中语言是唯一的媒体; B.信息传输由主体传向客体,具有单一性;
C.用于认知性知识比用于事实性知识效果较好; D.有较高的信息传输速率;
3、教学过程是学生以学习(A )为主的认识过程。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直接和间接经验 D.人类的认识过程
4、与课堂教学导入的主要目的无关的是( C) A.明确学习目的 B.引起学习动机
C.获得反馈信息 D.激发学习兴趣 5、(A)方法适用于各种生物的生活环境,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的描述。 A.叙述 B.讲解 C.谈话 D.实验
6、讲“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时,按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属于理解水平的问题是(B )。
A.叶绿体中含有哪两类色素 B.什么叫光反应
C.光合作用的实质 D.作物栽培要合理密植 7、是教师上课的依据(A)
A.学年教学计划 B.学期教学计划 C.课时计划 D.单元教学计划
8、培养中学生记忆力常用的方法有( D )
A.加强大脑营养 B.有明确的记忆目的
C.加强理解使知识系统化 D.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
9、一位教师讲生物与环境一节时,结合教学讲解了我国目前需要解决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等有关的指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根据( B)原则来设计的教学过程。
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 B.生物学教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
C.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的 D.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相结合的
10、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做到(B) A.让学生自由的选择课程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充分传授知识
11.衡量生物学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是(B) A.教学过程设计的合理与否 B.教学目的要求达到与否 C.考试分数高与否 D.教学内容丰富与否
12.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C) A.教师
B.教师和学生 C.学生
D.以上三点都不是
13.有教师在讲静脉的结构和功能时说:“为了防止血液倒流,静脉想出个办法,长出了瓣膜”,这位教师这样讲,违背了讲授的(A) A.科学性和思想性 B.思考性
C.系统性和逻辑性 D.兴趣性
14.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D) A.洋葱根尖的培养应从实验前3~4天开始 B.让洋葱底部接触到杯内水面,以培养出根尖 C.待根尖长到1~2厘米后,剪下备用
D.剪下的根尖首先应染色、在经漂洗、解离后制片
15.一个测验对同一个学生施测多次,其测验的分数基本相同,则可认为这个测验具有较高的(B) A.效度 B.信度 C.难度 D.区分度
16.制定初中生物学的教学目的要求的依据是(D) A.根据普通中学培养目标的需要 B.根据中学的课程设置
C.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 D.以上三点都不是
17.标准化考试是(A)的考试
A.具客观而规范的标准,对误差作严格控制 B.用标准分来评分计分
C.由专门的测验机构编制并组织实施 D.采用选择题等客观试题进行
18.生物学考查不常用的方法有(D) A.课堂提问 B.作业 C.书面测验 D.观察法
19.教材分析的顺序是(C)
A.钻研大纲→分析教材体系→明确目的→确定方法 B.钻研大纲→明确目的→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方法
C.钻研大纲、明确目的→分析教材体系→分析教材重点难点→确定方法 D.钻研大纲、明确目的→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分析教材体系→确定方法 20.培养中学生记忆力常用的方法有(D) A.加强大脑营养 B.有明确的记忆目的
C.加强理解使知识系统化
D.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课程标准是 教学 、 评估 、教材编写和命题的依据。
2、 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 引导学生,学生是 主体
3、教师在课堂上无论讲解还是提问,从一个完整的段落来看,其基本结构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即引入、介入、核评
4、从教学活动的特点看,可以将中学生物学实验分为:观察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及设计和制作实验等。
5、备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学生、研读课程文件和教科书和选择课程资源。
三、判断题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奥苏伯尔认为,学校课堂中的学习是获得大量信息的过程,所以应采取接受学习,并且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2、在竞争学习情境中,个人达成目标的努力会妨碍别人达成目标;在合作学习情境中,个
人达成目标的努力可以帮助他人达成目标。因此,合作学习中不存在竞争。( ) 3、只要都参与教学中,就能保证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太绝对) 4、备课就是教师写教案的过程。(备课包括:了解学生、研读课程文件和教科书、选择课程资源 )
5、考察一个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考察他掌握知识的数量。( ) 6、陶行知提出教学应具有教、学、做合一的原则。( )
7、惩罚是控制行为的消极刺激手段,运用惩罚后,学习者的反应发生的频率会减少,所以惩罚不是一种强化手段。(强化技能中的语言强化:表扬、鼓励、批评、处罚 )
8、运动员通过观看新闻报道知道服用兴奋剂能使自己的成绩快速提高,这不是一种学习行为。( )
9、实验教学中,小结环节包括态度、学习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的总结。( ) 10、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包括:组织教学、导入、新授、巩固练习、小结。( )
第四题,简答题,每题4分,共四题。共16分。 1. 简述中学生物学教师的任务与岗位要求。
(1)理解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2)理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3)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 (4)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5)能够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反映学生的进步。 (6)专业素养的持续发展。
2. 简述导入技能的主要目的。
(1)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2)引起对所学内容(课程)的关注,引导进入学习情境。
(3)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作鼓动、引子和铺垫。
(4)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了解他们要做什么,他们应达到何种程度。
3. 简述直观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
4. (1)直观教学有助于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5. (2)直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6. (3)直观教学有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7. (4)直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8. 简述教学评价的目的。
9. (1)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 10. (2)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度。 11. (3)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 12. (4)评定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五、材料分析题(12分) 材料:
1、教师在讲解DNA分子的结构时,老师通过多媒体播放DNA分子结构发现背后的科学史故事,又通过动态图来展示语言难以表达清晰的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加速了学生的理解
进程。再如在讲基因的表达时,即使通过课本上的静态的图示,学生也无法完全理解具体的表达过程,而利用多媒体动画便可以使整个过程完整清晰的表达出来,还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
以上这些教学实例均是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问题:
(1)、请谈一谈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的目的和作用。(3分)
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加大教学信息的容量,扩大教学空间。
(2)、谈一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原则和要点。(3分)
目标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直观与抽象相结合原则;反馈原则;最优化原则。
2、基因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板书 复制 场所 模板 原料 产物 转录 翻译 (1)、上述内容属于哪种类型的板书(2分)
问答式
(2)、说出运用板书技能所应遵循的原则。(4)
1、根据生物学课程内容标准的要求,并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设计板书。
2、设计版书要注意文字、语言的示范性。以字为例,字形要正确,不能写错字,字体要端正,写字的笔顺要正确。除文字外,板书的语言也要规范,书写的形式要工整,不能潦草,马虎。
3.板书设计要注意启发性、条理性和简洁性。
4.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设计板书,并把设计好的板书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写道教案上。
六、教学设计题(12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体要求是: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某教材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其次介绍了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最后简单的交代了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依据上述,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并能用能量流动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②能力目标:通过自学能量流动的过程,树立自学的意识及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与态度目标:初步学会用自己所学知识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感悟并
发现知识的重要性。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教学难点:能量流动的过程。
(卷二)
一、选择题(单选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课堂提问的主要作用在( A)
A、检查学习,巩固知识 B、激起动机,建立联系 C、传授知识,形成知趣 D、明确目的,形成概念
2.下列不属于课堂教学导入目的的是(A )
A、获得反馈信息 B、引起学习动机 C、明确学习目的 D、激发学习兴趣
3.以下不能体现STS教育特点的是( D)
A、概念领域 B、创造力 C、过程技能 D、模拟描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该( C) A、要求学生及时表达
B、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C、要求学生进行眼、手、脑并用 D、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观察过程
5.概念图的特征表现在( D) A、概念图包含交叉连接 B、概念图不包含具体事例
C、概念图是按照递进的形式表现的
D、概念图表达的是学习者个人对特定事物的理解
6.简易教具应具有的特点不包括 ( C)
A、时效性强 B、设计新颖 C、推广快捷 D、材料易取
7.合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的根据是( B)
A、教学内容和教具价格 B、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 C、教学时数和学生年龄特点 D、教学时数和教具价格
8..在学生独立实验的主要环节中,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C ) A、组织教学 B、指导性谈话 C、演示实验 D、学生操作
9.生物学教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和( B)
A、导言 B、教学进程 C、教学板书 D、教学设计
10.水分代谢——植物水分代谢——植物吸水——参透吸水,显示了知识哪个方面的分析(C )
A、因果分析 B、要素分析 C、层次分析 D、网络分析
11.生物教学活动的特点是( C)
A、有针对性、有鲜明性 B、有随意性、有趣味性 C、有组织性、有计划性 D、有过程性、有完整性
12.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具有较鲜明的特性,指的是(A ) A、过程性 B、针对性 C、鲜明性 D、趣味性
13.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有形成果( D) A、创新意识 B、探索勇气 C、交往能力 D、结题文章
14.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 C)
A、教育的价值是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
B、教育的价值是促进人的潜能充分自由地发展
C、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与促进社会的发展的统一 D、教育的价值在于传承人类的文明
15.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探求新知、共同认识成果的全面活动过程,属于下面哪类教育观念( B)
A、新的教育价值观 B、新的教育过程观 C、新的教师观 D、新的学生观
16. 设计板书要注意(B )
A 、直观性、说理性和判断性 B、 启发性、条理性和简洁性 C 、 叙述性、抽象性和直观性 D 、 合理性、诊断性和发散性 17. 桑代克提出的一系列的学习律包括(C )
A、准备律、近因律、效果律 B、频因律、准备律、效果律 C、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 D、近因律、频因律、练习律 18. 下列不属于演示实验教学的作用的是( B)
A、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B、唤起学生学习动机 C、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D、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9.关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描述正确的是 ( A )
A 、 强调学习过程 B、 强调外在动机
C 、 强调信息的储存 D 、 强调教师指示性的的语言信息 20.讲解式教学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分为两个阶段 ( B )
A、渐进分化、整合协调 B、提供先行组织者、呈现学习新材料 C、提供先行组织者、整合协调 D、呈现学习新材料、整合协调
二、是非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备课就是教师写教案的过程 。 (备课包括:了解学生、研读课程文件和教科书、选择课程资源)
2.教师在实验前不告诉学生实验的过程中的现象和实验结论,而是让学生带着明确问题,通过亲手实验而获得新知识,这属于探究性实验 。 3.生物学课程目标是由专家制定的,而单元目标、教学目标和课时计划是由生物学组长制定的。(单元目标由学科组长制定,教学目标、课时计划由教师计划) 4.熟能生巧,温故而知新体现了刺激与行为的形成所遵循的规律中的频因律。 5.教师提供学生学习材料但不传递学生知识,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属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 6.在教学过程中的平时测验、期中考试属于诊断性评价。(期中考试属于形成性评价)
7.耶格的STS课程的五个学习领域包括:概念、过程技能、创造力、态度和应用与连结。
8.教师走到学生身边,站住,倾听讲话,观看其活动,或做到正在进行讨论的小组边,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这体现的是活动强化。(动作强化) 9.在讲授“人体的免疫功能”时,老师问:“ 假如你过敏了怎么办? 如果你父母对花粉过敏,那么你是不是也对花粉过敏呢? ”此时,学生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属于悬念导入。
10.教学基本语言技能包括:语音和吐字、音色和音域、语调和节奏以及词汇和语法。(音量和语速)
三、填空题(共10题,每空0.5分,共10分) 1、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看,中学生物学课程分为 分科 课程和 综合 课程。 2、教科书既是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 书籍,又是学生学习的 工具。 3、在心理学领域中,围绕学习过程中知识如何获得、行为如何改变的问题,形成了两大体系的学习理论,即行为主义、认知主义。
4、生物教师的反思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自我监控 ,二是 教学监控 。
5、板书的类型有:提纲式、 表达式 、图示式 、 综合试 、计算式。
6、结束技能的类型有 系统归纳 、 比较异同 、集中小节、领悟主题、巩固练习。
7、教学技能主要包括 提问 、 讲解 、导入、教学语言、变化、强化、演示、板书、结束、课堂组织等。
8、概念图在教学中可以作为三种工具: 教 的工具和 学 的工具和评价的工具。
9、直观教学是发展学生 观察 能力、 操作 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过程。
10、从学科特点上看,生物学实验可分为 形态 学实验、 解剖 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和分类学实验。
四、简答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
1. 简述导入的结构顺序。
① 引起注意
② 激起动机 ③ 组织指引
④ 建立联系
2. 备课需要怎么做?
① 了解学生
② 研读课程文件和教科书 ③ 选择课程资源
3. 突出重点的方法有哪些?
① 指出重点的意义,引起关注和重视
② 以直观手段激起学生的兴趣,全神贯注地思考 ③ 估计出可能遇到的障碍,采取巧妙的办法
④ 用时间来保证、用语言来强调、用板书来体现、用重复来强化、用联系来巩固
4. 简述教学评价的目的。
① 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 ② 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度 ③ 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 ④ 评定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5. 合作学习的含义有哪些?
①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
② 教室的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服务者或帮助者 ③ 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
④ 学生不仅哟啊自己学会,还有责任帮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学会
五、分析题(共1题,共15分)
王某是中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经常受到班主任张老师的批评。后来王某发奋努力、刻苦学习,终于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单科第一的好成绩,但是张老师在成绩公布的那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质疑王某的成绩,怀疑其抄袭。 请用相关知识分析该班主任的行为。他应如何对王某这样的学生进行教育?
答:(1)材料中的班主任的行为是错误的。学生王某原来属于后进生。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后进生的心理特征有:①不适度的自尊心;②学习动机不强;③意志力薄弱。该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质疑王某的成绩,是不尊重学生的体现。
(2)对于后进生的教育,班主任张老师应注意:①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②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卷三)第三组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讲解技能类型的是( C )。 A.解释式 B.描述式 C.提问式 D.原理中心式
2.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D ) A:实验法 B:分类法C:调查法D:观察法
3.在探究技能中,能够预测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对整个探究的事件做一个将要被证实的陈述的是:( A )
A.构建假设B.预测C.推论D.辨别控制变量
4.关于布鲁纳的发行学习描述正确的是( A) A 强调学习过程 B 强调外在动机
C 强调信息的储存 D 强调教师指示性的语言信息
5.下列哪项不属于传统的备课理念( A ) A.以学生为中心 B.以书本为中心 C.以课堂为中心 D.以教师为中心
6.变化技能的目的不包括( D )。
A.创造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条件。 B.利用多种感官信息传输通道传递信息。 C.唤起热情,丰富学习环境。 D.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7.通过放映各种有声有色,能动能静,变化多样,新奇生动,以及科学性与趣味性完美结合的教学影片,能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的方法属于演示技能类型方法中的( B )。 A.展示法 B.声像法 C.分析法 D.归纳法
8.先行组织者是指( C)
A 教师 B 学生
C 和学生交要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引导性材料 D 学习材料
9.下面错误的是(D )
A 科学教育是当代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B 科学教育是培养人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起着关键作用 C 科学教育改革是本次教育改革的焦点
D 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着眼于培养科学精英
10.学生的学习需要不包括哪方面( A ) A.经济的需要 B.情感的需要 C.应用的需要 D.求知的需要
11.水分代谢—植物水分代谢—植物吸水—渗透吸水,显示了知识的哪个方面的分析( C ) A.因果分析 B.要素分析 C.层次分析 D.网络分析
12.下列不属于技能性目标动词的是( A ) A.体验 B.模仿 C.应用 D.使用
13.容易失去真实色泽和生活动态特征是( B )的不足之处之一。 A. 模型B.标本C.挂图D.替代物
14.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动脑动手,总结知识的规律、结构和主线,及时强化重点,明确关键的方法属于结束技能类型中的( A)。
A.系统归纳 B.比较异同 C.集中小结 D.领悟主题
15.比较容易掌握的导入方法是( A )
A.直接导入 B.经验导入 C.原有知识导入 D.直观导入
16.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下列不属于生物教学评价的是( B ) A.诊断性评价 B.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配置性评价
17.下列不属于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的是(D )
A.进行多次评价 B.采用多元方法 C.兼顾多重目标 D.配置性评价
18.在教学过程中的年段考试、期中考试等教学评价属于( A) A.形成性评价;B. 配置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19.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些植物叶片标本,使学生认识正常叶、虫叶和病叶,该情景属于实作评价中的( A)
A. 辨认试验 B.样品模板 C. 仿真表现 D.结构化表现测验
二:填空题
1. 不同类型的导入,都有相似的顺序包括:_引起注意______、___激起动机____、组织指引、
建立联系。
2. 板书的类型包括:提纲式、表格式、_图示试______、_综合试______、计算式和方程式。
3. 根据以下概念图,可以知道 __节点_____ , _连线______ , __连接词_____,___层次____
是概念图的四要素。
4. 概念转变理论是试图理解和解释那些 __先前概念_____ 是如何转变为 _科学概念______的理论。 5.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获得知识或者引起 行为_______ 、 __能力_____ 、_心理倾向______ 持久的改变的过程。
6分析教材是一个反复研究、逐步深入领会教材精神实质的过程,要注意走出“ ____以教材为中心____________ ”的误区,按照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知识基础灵活地处理教材。
7._行为主义学习理论_______________把学习看做是外显行为改变的过程,是能够有选择性强化形成的,而___认知主义学习理论_____________把学习看做是学习者对事物进行认知、辨别、和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8.教案只能反应出实际教学的 _预测______ ,因此在应用中不能 __固守_____ 教案的程式不变,要根据课堂实际发生的教学事件灵活调整使用。
9.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 _教师______ 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 __建构自己的知识__ 的过程。 10.生物学教学的特点之一是 教学用具的直观、教学语言的直观____和__教学场景的直观.
11.简易教具制作的原则_科学性原则_____、启发性原则、_实则性原则___、简易化原则、____艺术性原则____、安全性原则。
12.从生物学学科特点看,生物学实验可分为 形态学实验、__解剖学实验_____、生理学实验、__分类学实验_____。
13. 从教学评价的标准来划分,生物学教学评价可分为效标参考_____ 评价和 ____常模参考__________评价两种。 三:判断题
1. 建构主义的来源是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的思想、皮亚杰学说 ( 对 ) 2. 儿童行为主义认为,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与期望的性质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对 ) 3.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
帮助学生达到预定课堂目标的行为方式,称为教师的课堂组织技能。( 对 )
4. 概念图作为学的工具,对学生学习和理解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有很好的帮助,并且概
念图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所以可以让学生记住教师教学中的概念图以促进其学习。( )
5. 教材、学生已有的经验、家长的态度、仪器设备、科技馆都是课程资源的无形人文资源。
( )
6.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客体、表现程度都是教学目标包括的主要要素。
(教学目标要素:课程标准、学段目标、教材内容及表现形式、学生学情 )
7. 直观性教具可以用于新课的起始阶段,用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用于揭示机理,用于巩
固知识。( 对 )
8. 教学模拟是现代教学手段、教学策略及生物学教学内容内容结合的产率( 对 ) 9.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情感目标常常涉入情绪、接受和拒绝等心理倾向。( 对 )
10.教育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指一系列系统的、科学的和专业的过程,包括鉴别、获取和提供可供教育活教学决策之用的资料、意见和价值判断 )
12.纸笔表现是纸笔测验中的一种(纸笔测验教学评价的一种,包括传统的考试、教师自编成就测验、标准化成就测验、各种心理测验 ) 四:简答题
1. 怎样才能使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
1> 教学语言要体现出对学生尊重的态度,要饱含丰富的感情,以情激情。
2> 教学语言要体现新、旧知识的联系。要尽可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形象化。这样的语言,能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或者联想到其直接经验、或者联想到其间接经验,从而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
3> 教学语言要能引起学生合乎逻辑的思考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逻辑性极强。教师要善于运用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思维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教学语言,从而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训练。
4> 问题的指向,问题的难易,以及问提的顺序和时机,都直接关系到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2. 中学生物教学的教学策略是什么?其基本含义包括? (1)合作学习(1分)
(2)①学生以小组形式一起学习;②教师的角色由传播者变为了服务者或者帮助者;③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④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还要负责帮助小组中其他成员学好(每个小点一分)
3. 简述备学生的大体包括的内容。
(1) 了解学生在接受新学习任务前的预备状态。 (2) 了解学生对目标状态是否有所涉猎。 (3) 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情感态度。 (4) 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
4.教育评价的目的有哪些?
.1)了解学生的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
2) 规划教学活动,调正教学进度 3) 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 4) 评价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五:材料分析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以下为某教师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中的片段。
首先播放电影《蜘蛛侠》的片段,问:电影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展示:(1)黑寡妇蜘蛛的图片,黑寡妇蜘蛛因为它蛛丝中的“蛛丝蛋白“,使得它的蛛丝的强度异常的高。
(2)荧光水母的图片。
问:这是什么生物?为什么它们能发出美丽的荧光?
问: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应该不难发现,这些神奇的生命现象是由谁来承担的? 引出今天这节课的主题。
2.《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具体要求是:引导学生理解蛋白质是生物体结构和性状的体现者以及归纳出氨基酸的基本结构。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等,最终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蛋白质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某教材首先通过利用学生日常生活大量有关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开始,通过层层提出问题,推出蛋白质、氨基酸的探究。随后推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蛋白质结构多种多样的原因等。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 本材料中的这位教师采用了哪些基本教学技能? 答:导入技能 演示技能 提问技能
(2)依据上述,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结合确定的教学目标,围绕蛋白质功能设计一个
能够体现培养学生自主归纳的能力、教师发挥引导者作用的一个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够写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 能够解释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和功能,并且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等过程,学会归纳氨基酸的基本结构和蛋白质的功能。 2) 通过动手动脑,体验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及其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树立关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的意识,认同重大科学和应用价值。 2) 培养对生物学学习德兴趣及增强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活动:
寓教于乐——总结蛋白质的功能 引导思考:为什么蛋白质分子会有如此多的结构?你能举出生物体中蛋白质的例子吗?有什么作用?
屏幕投影蛋白质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思考、发言。从中总结蛋白质的功能。
(卷四)生物教学论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30分)
1.我国将生物科学素养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并将它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 (D )
A 1980年 B 1990年 C 2000年 D 2001年
2. 桑代克提出的一系列的学习律包括 ( C ) A 准备律、近因律、效果律 B 频因律、准备律、效果律 C 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 D 近因律、频因律、练习律 3.关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描述正确的是 ( A ) A 强调学习过程 B 强调外在动机
C 强调信息的储存 D 强调教师指示性的的语言信息 4.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的突出特点是 ( B)
A 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
B 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
C 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独立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
D 强调学习者的经验,注重以学习自己为中心,注重独立的学习方式,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
5.与课堂教学导入的主要目的无关的是 ( A) A 获得反馈信息 B 引起学习动机 C 明确学习目的 D 激发学习兴趣 6.讲解法的优点在于 (B )
A 学生有直接的感性认识 B 信息传输的密度比较高 C 学生处于主动地位 D 有利于记忆
7. 在合作学习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A 学生之间积极主动互相依赖 B 不需要每个成员都负责 C 十分需要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 D 学生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8. 生物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是 (C )
A 有针对性、有鲜明性 B 有随意性、有趣味性 C 有组织性、有计划性 D 有过程性、有完整性 9. 不属于家庭学习资源的是 ( A )
A 实验室与图书馆 B 家禽与家畜 C 家长与亲戚 D 花园与宠物 10. 下列哪项不属于知识性目标动词 ( D ) A.描述 B.识别 C.列出 D.关注 11. 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 (C ) A 教育的价值是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 B 教育的价值是促进人的潜能充分自由地发展
C 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与促进社会的发展的统一 D 教育的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
12. 在课堂教授过程中,为了提醒学生注意听课,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停顿,最适应的停顿时间是( A )
A 3秒钟 B 5秒钟 C 4秒钟 D 6秒钟
13.在讲 “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时,按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属于理解水平的问题是( C )。
A 叶绿体中含有哪两类色素 B 光反应的场所 C 光合作用的实质 D 作物栽培要合理密植 14. 根据评价的作用分期末测验属于( A ) 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定量评价
15. 不属于新课程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变化趋势的是( D) A 演示实验向学生实验转变 B 封闭式实验向开放式实验转变 C 验证式实验向探究式实验转变 D 模仿实验向独立实验转变
二、填空题(20分,一空1分)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在教育上主张运用___奖励______和__惩罚_________ 。
2.讲解技能的类型有(4种) 解释式、描述式、原理中心式和___问题中心试。
3.变化技能包括(3种)_教态的变化_________以及信息传输通道 和 教学媒体的变化。 4.强化技能的类型包括(5种) 语言强化、___标志强化__、___动作强化、活动强化 和 变换方式进行强化。
5.板书类型包括(5种)提纲式、表格式、图示式、综合试及计算式个方程式。
6.导入的结构顺序为:引起注意----激起动机----组织引导----建立联系。 7.教学策略包括(4种)___概念图教学策略____、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直观教学策略等。
8.探究学习的形式有(3种)__发现试学习__、推理式学习、实验式探究。 9.从教学活动的特点看,可以将生物学实验分为(4种):__观察实验 、验证实验_、探究实验及设计和制作实验等。
10.备课需要:了解学生_____、研读课程文件和教科书、___选择教程资源_。 11.教学评价的目的包括了(4个)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_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度、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力、评定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12.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生物学教学评价可分为四大类:配置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13.古典测验理论关于试题分析内涵主要考虑试题的两项基本指标:难度 和___区分度_。
三、是非题(10分)
1. 近因律给我们的启示:对一些重点、难点加强复习巩固的必要性。( ) 2.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对知识的本质、组成、来源、发展及应用不具有共同的假定。 ( )
3. 变化技能的类型有教学媒体的变化、教学环境的变化、教态的变化、师4. 教学基本语言技能包括语音和吐字、音色和音域、语调和节奏、词汇与
语法。(音量和语速)
5. 合作学习指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不需要每个成员都负责任。 ( ) 6. 探究教学中可以根据活动情况把探究活动分为发现式、推理式、实验式探究三种基本形式。 ( )
7. 关注、描述、列举、阐明都是属于知识性目标动词。 ( ) 8. 教学对象的需要、教学内容的规定、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都属于备课的依据。 ( )
9. 期中考试属于诊断性评价,而期末考试属于形成性评价。(期中-形成 、期末-诊断)
10.
效度指测验分数的正确性,而信度指测验分数的稳定性。 ( )
生相互作用的变化。(教态的变化、信息传输通道和教学媒体的变化)
四、简答题(25分)
1. 简述备课的依据及要求。(6分)
依据:(1)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2)教学目标的指向;(3)教学对象的需要;(4)教材内容的规定;(5)教学经验的借鉴。
要求:(1)要全面;(2)要明确;(3)要难度适中;(4)要便于检测;(5)要有弹性。
2. 简述教学评价的目的。(4分) (1)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 (2)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度; (3)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 (4)评定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3.生物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了解学生?(4分)
(1)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基础。
(2)理解学生的社会背景和班级的课堂氛围。
4. 简述运用教学语言应和运用板书技能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6分) 教学语言:(1)科学性;(2)教育性;(3)针对性; (4)简明性;(5)启发性。
板书:(1)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设计板书; (2)要注意启发性; (3)要注意条理性; (4)要注意简洁性;
(5)要注意文字语言的示范性。
5. 试论当代生物学教师角色的转变。(5分)
(1)由知识的输出者转变为人文关怀者 (2)由知识的移植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给予者 (3)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者 (4)由教学资源的垄断者转变为学生探求教学资源的引导者 (5)由学生的领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 (6)由课程开发的执行者转变为教学行动的研究者
五、案例分析题(15分,选作以下两题中的任意一题)
1.以下是一位教师在教学《保持水土》时的课堂教学结构: (1)学生通过观看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流水的录像提出问题;
(2)为学生提供黄河上流的资料(文字、录像、图片等),让学生尝试推想:“黄河水为什么会含有大量泥沙?”
(3)为学生提供模拟实验的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实验验证自己所作的推想;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 (5)通过阅读材料,结合前面研究,讨论怎样保持水土问题。 问:①该教师采用的是何种教学方式,该方式主要包含哪几个阶段? 答:探究式教学;
提出探究的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得出结论,讨论。 ②该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何积极意义?
答:①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促使教学策略发生转变。使得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向协调发展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②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促成了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目前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仍旧是班级授课制,但是由于信息媒体的介入,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赋有了新的时代内涵。
③再次,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促成了教学内容的转变。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④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促成了师生角色地位的转变。教师由原来的知识提供者、灌输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则由被动学习的接受者和被填灌对象,转变为课堂学习的认知主体。
2. 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会怎样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问:请你帮助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做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答: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王老师“身教”不利,没有“身教”,“言教”
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即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而且还 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自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
第二是言教不服。“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的“管、卡、压”,固然不行,只有言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否则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
第三是心教不诚。教育不过是为了不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而不应该把学生的错误化成 给学生的理由。如果这样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产生戒备和反感,甚至会“背道而驰”。 由此可见,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爱你,才教育你”。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才会有效果。
(卷五)中学生物学教学论试题
一、选择题(40分)
1.在义务教育实施的阶段中,生物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理念包括(C ) A.倡导独立性学习 B.突出内容趣味性
C.倡导探究式学习 D.加强逻辑与思维的能力
2.生物学课程标准价值主要表现为:(D)
A.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学素养 B.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C.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提供帮助 D. 三者都包含有
3.初中生物学的内容包括(D)
A.植物、动物;人体生理卫生;生态 B.植物、动物;生态;生物的遗传进化
C.植物、动物;人体生理卫生;生物的遗传进化
D.植物、动物;人体生理卫生;生物的遗传进化;生态
4.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都要(B) A.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 B.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中 C.单纯进行思想教育 D.从科学的角度和内容出发
5.(C)是教师上课的依据
A.学年教学计划 B.学期教学计划 C.课时计划 D.单元计划
6.考查和考试的目的是(A)
A.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B.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
C.对教师来说,可以评定学生的成绩 D.帮助教师考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7.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以什么为出发点(B)
A.课堂教学内容 B.培养实践能力 C.拓宽书本知识
8.同一个测验对同一个班的同学测验多次,测验的分数几乎相同,说明这个测验具有较高的(A)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9.布鲁姆主张学习的认知领域的六个阶层从最低到最高的依次分别是(B) A.识记、分析、理解、应用、综合、评价 B.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C.识记、分析、应用、理解、评价、综合 D.分析、理解、识记、应用、综合、评价
10.生物学教育科研的步骤依次是(A)
A.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讨论实验结果 B.确定指导思想,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讨论实验结果 C.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课题,进行研究,讨论实验结果 D.确定研究课题,选择材料,进行研究,讨论实验结果
11.教材分析的顺序是(B)
A.钻研大纲→明确目的→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方法
B.钻研大纲、明确目的→分析教材体系→分析教材重难点→确定方法 C.钻研大纲→分析教材体系→明确目的→确定方法
D.钻研大纲、明确目的→分析教材重难点→分析教材体系→确定方法
12不受时空限制,不受原物大小限制的直观手段是(D) A.活的生物 B.离体器官 C.标本 D.模型
13.调查法的特点是(C)
A.经验性、直接性、非干预性 B.间接性、直接性、非干预性
C.经验性、间接性、非干预性 D.经验性、间接性、直接性
14.有的生物学实验,所需时间较长,实验材料容易获得,操作简单,可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D)
A.参观 B.课外实验 C.演示实验 D.学生独立完成
15.发现法的提出者是谁(A)
A.布鲁纳 B.夸美纽斯 C.皮亚杰 D.赫尔巴特
16.实物直观有哪些(A)
A.活的生物、标本、模型、人为环境、自然环境 B.活的生物、生物学实验、模型、自然界、人为环境 C.活的生物、标本、自然环境。生物学实验、人为环境 D.活的生物、标本,模型、自然界人为环境、生物学实验
17.在教学文档的准备和管理中使用计算机不包括哪个(B) A.电子文本的建立与管理 B.播放视频
C.演示文稿的准备
D.利用电脑绘制概念图
18.教学评价的原则是(C)
A.依据教学大纲、兼顾多重目标、采用多元方法、进行多次评价、重视反应过程、善用评价
结果
B.遵循教学计划,采用多元方法、进行多次评价、兼顾多重目标、重视反应过程、善用评价结果
C.依据教学目标、兼顾多重目标、采用多元方法、进行多次评价、重视反应过程、善用评价
结果
19.生物教学中运用的实验材料,通常具有(B) A.永久性 B.季节性 C.随机性 D.灵活性
20.讲“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时,按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属于理解水平的问题是(C) A.叶绿体中含有哪两类色素 B.光合作用的实质 C.什么是光反应 D.作物栽培要合理栽培 二、填空题(16分)
1. 自然科学主要有四个维度构成:即科学是一个(1)_知识_体系;科学是一系列的思
维方式;科学是一套(2)探究__的方法;科学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 2. 教育心理学上的两大体系的学习理论:(3)_行为主义_和(4)_认知主义_的学习
理论。在学习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 影响生物学教育成效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莫过于(6)_课程教材、(7)教学方法与(8)教学评价__。
4. 从教学活动的特点看,可以将生物学实验分为:(9)_观察实验_、(10)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 及 设计和制作实验等。
5. 讲授法包括:(11)讲解__、(12)讲述__、(13)讲演__。
6. 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14)_注意_,激发学生(15)兴趣__,激起(16)学习动机,
明确学习目的 和 建立知识间联系 的教学活动方式。
7. 试题的分析主要考虑试题的两项基本指标:即(17) 难度__ 和(18) _区分度_。难度
值(19) _越大_,表示答对的人数(20) 越多__。区分度(21) _越大_,表示某试题发挥筛选不同能力受试者的功能越好。效度是指测验分数的准确性。
8. 现代教育观念包括教育价值观、教学过程观、(22)教师观__、(23)_学生观_、(24)教学评价观__。
9. 从教学评价的标准来划分,生物教学评价科分为(25) 效标参考_评价和(26)常模参考__评价。
10. 试题编辑考虑的主要项目是:试卷的(28) _长度_,试题的(29) _难度_,试题的排列
和测试指导语。
11. 所谓信度是指评价的结果(分数)与其拟评测的学习成就的(30) 一致性__。 12. 教师从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出发来组织自己的语言,着就形成了课堂
教学口语的特殊结构。而教师在课堂上无论讲解还是提问,从一个完整段落来看,其基本结构是由三个要素(阶段)构成的,即(30)引入__、(31) 介入_和(32)核评_。
三.是非题(10分)
1.教科书是在学科课程范畴之内或者之外系统编写的教学用书。()
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运用其已有的认知结构去认识、辨别,以及理解各个刺激之间的关系,增加自己的经验,从而改变(扩大或提升)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认知理论)
3.概念图中的概念是按分层的形式表现的。()
4.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课程相关的图片的的教学,属于直观教学。()
5.中学生物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最基本的方法。()
6.备课就是写教案。(备课包括:了解学生、研读课程文件和教科书、选择课程资源)
7..教案书写中,教师制定行为目标时,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可以是学生或者老师。()
8.设计双向细目表有助于教师自编成就测验。()
9.陶行知提出:教学应该具有教、学、做合一的原则。()
10.课堂教学环节包括:组织教学、导入、新授、小结等。()
四.简答题(22分)
1. 简述了解学生的途径。(6分) (1)随堂听课; (2)跟学生交流; (3)和班主任交流; (4)跟任课老师交流;
(5)向政教处了解纪律;(6)家访等 2. 简述课堂组织技能的目的和类型。(8分) 课堂组织技能的目的: (1)引导和维持学生的注意;
(2)引起学习兴趣和动机;(3)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4)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
(5)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类型:(1)管理性组织;(2)指导性组织;(3)诱导性组织 3. 简述教学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8分) 教学评价的目的:
(1)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 (2)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度; (3)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 (4)评定学习成就,报告学业成绩 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依据教学目标; (2)兼顾多重目标; (3)采用多元方法; (4)进行多次评价; (5)重视反应过程; (6)善用评价结果
五、教学设计题(12)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关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新课标内容标准明确说明:要求学生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某教材首先从酶的发现史中认识酶的本质;在通过实验探讨酶在代谢中的作用以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最后,通过习题来巩固、反馈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
依据上诉,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思路。
答:1)教学重难点 (4)
教学重点:酶的本质、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教学难点:理解酶的作用机理。 (2)设计思路(8) 首先,从酶的发展史认识酶的本质;再通过实验探究酶在代谢中的作用以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最后,通过习题来巩固、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导入部分:从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入手,设立新陈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能在体内常温、常压下进行,而在体外却必须在高温高压下才能进行,原因是什么?是学生一开始就认识到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接着从生活实例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探究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积极性。
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利用学生已有有关酶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启发学生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假设。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然后引导他们进行实验探究,课堂上更多的是学生的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除了让学生理解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外,更重要的是从实验出发,在介绍实验一般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从实验操作和实验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生物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的作用。
(卷六)第六组试卷
第一题:名称解释
1、提问技能: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考、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及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技能。
2、配置性评价:根据学生的背景、性向、学习兴趣和个别差异安排适当的学习过程,施予适当的教学和辅助。
3、区分度:是指试题能够区别答对和答错人数的百分比,亦即是指试题能够区别高低不同能力组群的功能。
4、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简单地说,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 5、概念图:概念图是一种能形象表达命题网络中一系列概念含义及其关系的图解。它是由节点(概念)和连接节点的线段(关系标签)
所组成的。它能形象化地表达某一命题中各概念节点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二、选择题
1、教学语言的学科性要求教师要运用本学科的语言来教学,这种语言是( C )
A.日常术语 B.专用语言 C.教学术语 D.教师术语 2、概念图的开发基础是( C )
A.布鲁纳的认知学习理论 B.桑代克的尝试错误理论 C.奥苏泊尔的教育心理学 D.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3、生物教具实物的特点是( D )
A.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B.是平面的,且传地面宽 C.可控制性强 D.真实,具体,有生命性 4、我国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技能型目标中模仿水平是指(B ) A.独立完成操作 B.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操作指导下完成操作 C.灵活运用 D.熟练操作 5、下列哪一个叙述是正确的?( A )
A 演示技能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 B 演示技能是学生小组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 C 演示技能是学生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 D 演示技能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
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需要运用强化技能的类型有( A )
A 演示强化 B 语言强化 C 动作强化 D 活动强化
7、生物学教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和( B )
A 导言 B 教学进程 C 教学板书 D 教学设计 8、哪一项不属于备课的意义?( D )
A 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动 B 加强教学的预见性 C 有利于把握教学的成功 D 增强教学经验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 B )
A 发现式 B提问式 C推理式 D 实验式 10、学习者对某种刺激的反应与其准备状态有关,这称为( B )
A预备律 B准备律 C效果律 D练习律 11、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没有强调哪一点( D )
A从学习者经验出发 B角色的调整 C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 D重视独立的学习方式 12、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这种生物学素养分为四个水平,其顺序是(D )
A 结构化的—功能化的—肤浅的—多维的 B 肤浅的—结构化的—功能化的—多维的 C 功能化的—肤浅的—结构化的—多维的 D 肤浅的—功能化的—结构化的—多维的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学评价的目的(C ) A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度
B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 C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 D 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
14、《生物学课程标准》是由谁制定的?( C ) A 教师制定的 B 国家制定的 C 学科专家制定的 D 学校领导制定的 15、下列有关教学过程中师生双边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C ) A 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主导地位 B 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主导地位 C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D 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
三、填空题
1、课程教学环节包括:组织教学、导入、_新授____、___巩固练习、___小结_____。
2、教学语言基本技能的要素有 语音和吐字、音量和语速、__语调和节奏__、__词汇语法______。
3、备课是一项长期的、多方面的工作,应该从_了解学生、选择选择课程资源___、_研读课程文件和教科书____进行备课。
4、讲解技能的类型有 解释式、_描述式__、_原理中心式___、问题中心式___。
5、教态是教师所特有用的各种外在素质的综合体现,它是通过教师的表情、态度、__姿势____、_动作_____、语言__、服饰等得到表现。
6、一个完整的教案主要由__教学重难点________、_课前准备、___课时安排___、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构成。
7、说课是教师对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进行阐述或书面显的过程,主要有:说教材、说学情、_说教学___、__说学法___、__说教学程序 __。
8、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_培养国家栋梁之才、厚德载物、成就社会和谐。
9、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具体目标包括__知识方面的目标、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能力方面的目标 等三大目标。
10、产生课堂纪律问题的原因:教师的问题、学生的问题、环境的问题。
11、教师用不同方式,鼓励、诱发和提示学生给出答案,或正确执行教师的要求。在“介入”这个要素中,主要有提示、_重复、追问等细节。
四、是非题
1、()语言直观有两方面涵义,一是利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与直观教具的使用相配合;二是语言的形象化。
2、( )把几种直观教学手段分配在不同教学环节中为横排法。 3、( )上课前就把演示物陈列在讲台上,演示结束后仍放在讲台上。 4、( )讲课中演示试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和巩固知识,从逻辑上讲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
5、(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在知识方面应具备的条件是:有较深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及较强的生物学实验能力。 6、( )课的类型决定了教学方法。
7、( )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的不同,以及生物科学发展的状况,中学生物教学的教材有变,课程设置无变。 8、( 新课程教学)注入式教学强调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9、( )教师应注意在讲述中“设疑”和“答疑”尤其是“答疑”应由教师来回答。
10、( )不论采用哪一种实验方式,在实验基本结束后,老师都应该进行小结。
第五题:简答题
1、试述讲解技能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优势:(1) 可以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
(2) 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3)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
不足: (1) 不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被动授受知识。 (2) 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3) 长时间的讲解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
2、当代生物学教师应会哪些角色转变?
(1)、由知识的输出者转变为人文关怀者 (2)、由知识的移植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给予者
(3)、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者 (4)、由学生的领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
3、试描述一个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他应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学概念的发展
(2)他应该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 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3)他应该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能够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的利用技术;能够在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运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
第六题:论述题
1、简述导入的基本结构,并用你所熟悉的生物必修一中的其中一节课进行导入举例
导入的基本结构:引起注意----激起动机-----组织引导-----
建立联系。导入在每一节课仅占数分钟,但它在教学过程中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概括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出新教材的内容、范围和重点,及前后教材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卷七)生物教学论试卷
第五组组员:谭筱彩、蒙晨怡、李季穗、梁凤娟、韦俏、李玲、黄鹏
一. 解释下列名词(共15分,每题3分)
1.提纲式板书:提纲式的板书是对一节课的内容,经过分析和提
炼,按顺序归纳出几个要点,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
2.合作学习: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达到学习效
果的最优化。
3.教育评价:指一系列系统的、科学的和专业的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包括鉴别、获取和提供可供教育或决策之用的资料、意见和价值判断。
4.变化技能:变化技能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
各种教学媒体、资料使用的转换方式。
5.概念图: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
以及概念与命题之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一分)
1、现代教育观认为,学与教并重,教师必须先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才能确定如何_施教__。
2、概念转变需要满足对现有概念的不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新概念的合理性、以及新概念的有效性四个条件。
3、广义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师设计、准备、组织、开展和评价教学活动的一切相关技能。
4、从教学取向来说,教学策略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_教师为主导__的教学取向策略,另一种是 学生自学倾向___的教学策略。 5、从生物学学科特点看,生物实验可分为(4种):形态学实验、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和分类学实验等。
6、试卷编辑阶段应该考虑_测验的目的、试题的难度、试题的排列、编制试卷指导语 四个项目。 三.选择题(共22分,每题2分)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强化技能的类型不包括(A) A.行为强化 B.标志强化 C.变换方式强化 D.动作强化
2、“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这首李宇春的歌相信大家都听过吧?为什么人会衰老呢?它和细胞的衰老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细胞的衰老与凋亡。”这种导入类型是( B ) A.复习导入 B.设疑导入 C.实验导入 D.故事导入
3、在《细胞的增殖》内容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互联网上搜索
到部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图片、视频。这个利用的课程资源是( D )
A.教师资源 B.教程资源 C.学生资源 D.网络资源
4. 课堂快接近尾声时教师采用概念图的方式来回顾本节知识,这是属于结束技能中的哪种?( A ) A.系统归纳 B.集中小结 C.巩固练习 D.领悟主题 5.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的是(A) A.奖惩分明 B. 应激性 C.接受学习 D.行为强化 6.属于生物科学素养内涵的是( D )
a.科学探究能力 b.科学的本质
c.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 d.参加社会生活、生产实践 A. ab B.abc C.bcd D.abcd
7、在哪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7—9年级《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版)》。( B ) A.2008 B.2001 C.2005 D.2003
8、课堂上老师常说,珍惜生命,珍惜资源,善于合作,认真仔细感受周围事物??老师想培养学生什么?(B)
A.能力目标 B.情感态度目标 C.知识目标 D.科学探究能力 9、生物学是一门什么学科(C)
A.统计学 B.社会学 C.自然科学 D.教育学
10、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得越多,这种行为习惯就会形成越快其中遵循什么?(B) A.近因律 B.频因律 C.果效律 D.因果律
11、什么是保证教学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的基本条件(A) A.指导性谈话 B.组织教学 C.学生实验操作 D.检查实验效果 四.简答题(共20题,每题4分)
1、课堂组织的目的是什么?
答:⑴引导和维持学生的注意。 ⑵引起学习兴趣和动机。 ⑶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⑷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 (5)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一位合格的生物教师应具备那些条件?
答:⑴具有专而深的生物科学知识和广博的知识素养,以及
较强的生物学实验能力。
⑵掌握教育科学理论,具有纯熟的教学技能和管理教育的能力。
⑶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 ⑷遵循师德要求,加强师德修养。
3、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⑴依据教学目标
⑵兼顾多重目标 ⑶采用多元方法 ⑷进行多次评价 (5)重视反应过程 (6)善用评价结果
4、教师做好实验课前应做哪些准备?
(1) 做备好实验材料
(2)准备好实验设备、用具和药剂。 (3)准备好实验教学辅助教具 (4)进行预试 (5)培养小助手
5、教学语言的应用原则有哪些?
(1 )学科性和科学性原则 (2) 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
(3) 简明性和启发性原则
五.材料分析题(共18分)
以下是某教师在讲“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的课堂实录片段。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道具,请4位同学上讲台分别扮演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的角色。具体活动如下:
扮演“核糖体”的同学把道具串成一条长链代表初步合成的“多肽链”,并交扮演的“内质网”的同学,后者用代表“小囊泡”的小桶装好后交给扮演“高尔基体”的同学;“高尔基体”将“多肽链”盘曲折叠,之后交给扮演“细胞膜”的同学;“细胞膜”把小桶放到教室外。 引导质疑:该角色扮演活动在设计上存在哪些不足?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没有涉及到线粒体的角色,该活动没有反映出线粒体在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不断提供能量的作用。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 材料中该教师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答:(1)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和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方式总和。
该教师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质疑法、角色扮演法。
(2) 简要谈谈教师课堂教学方法选取的依据
答: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2、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3、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4、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 5、依据教学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