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22 学 分) 课 学 科 基 础 课 Math534 ME501 ME503 ME504 ME517 ME518 ME561 数量分析方法 高级管理学 高级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与管理学) 战略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系统工程 财务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项目管理 生产作业管理 技术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 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 高级运筹学 化工生产安全管理 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科学研究方法论 供应链管理 电子商务 会计学 组织行为学 技术转移 现代化工进展 工程管理 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 金融工程 资源与环境管理 40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40 32 32 32 32 32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5 2.0 2.0 2.0 2.0 2.0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可在表内选择,也可在学校范围内选择,鼓励跨学科选课 至少选 6学分 学 科 方 向 课 ME515 ME570 ME514 ME525 MW591 ME531 ME502 ME528 ME581 ME506 非 学 位 课 ME520 ME575 ME571 选 修 课 MBA521 ME521 ChE581 ME519 ME583 MBA522 ME542 ME527 五、机械电子工程

本学科于2001年开始与北京化工大学全过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涉及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石油、化学工程及包装工程等领域,包括现代设计方法、智能机器与传动、机械CAD/CAE/CAM、机械设备故障诊断、非金属材料成型理论与设备、聚合物加工数值分析与CAE、石油化工机械与设备、机电一体化等方面的设计研究。

本学科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注重与相关学科的交叉和渗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和创新构思与策划的高层次人才。

硕士生的学分最低为28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不低于18学分。

《机械电子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北京化工大学)

课程性质 课程属性 课程编号 HSS501 HSS502 Eng505 公 共 基 础 课 Eng551 Math501 Math502 Math503 Math504 Math505 Math601 Mech504 学 位 课 (≥ 18 学 分) 学 科 基 础 课 Mech540 Mech551 Mech502 Mech531 学 科 方 向 课 Mech532 Mech544 Mech552 Mech563 Mech568 Mech571 Mech581 非 选 Mech501 Mech505 Mech511 Mech521 Mech528 Mech526 课程名称 自然辩证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硕士生英语(一外) 专业英语 应用数理统计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数学物理方程 数值分析 最优化方法 张量分析 弹性力学 流体力学 传热学(一) 高聚物加工流变学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 先进制造系统(CIMS/FMS)理论与技术 机械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 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及设备 有限元法 现代机械创新设计 现代数控技术与数控系统 流体机械 聚合物加工过程数值计算 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 设备状态监测与远程诊断 现代控制工程基础 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 振动力学 32 32 32 48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2.0 2.0 2.0 3.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秋 秋 秋 秋 秋 学时 54 36 72 40 40 40 50 50 40 20 48 48 48 32 32 学分 2.0 1.0 2.0 1.0 2.0 2.0 2.5 2.5 2.0 1.0 3.0 3.0 3.0 2.0 2.0 开课时间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秋 春 秋 秋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选8-10学 选2-4 学分 选6-8 学分 选2-5 学分 必修 备注 学 位 课 修 课 Mech506 Mech513 Mech516 Mech527 Mech533 Mech535 Mech553 Mech554 Mech555 Mech566 分析力学 流动与传热的数值计算 摩擦学原理 机械参数测试技术 工业机器人 流体润滑与密封基础 高聚物混合理论与设备 高聚物注射理论与设备 聚合物精密挤出原理及设备 转子动力学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32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秋 秋 秋 秋 春 春 春 春 春 春 分,亦可在全校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任选,鼓励跨学科选课。 第三节 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研究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教学、科研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硕士生达到:

1.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实事求是,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 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宽的知识面;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动向;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任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具有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习年限

1. 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为2~3年。

2. 在职人员及特殊情况,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延长期一般不超过半年,在职硕士生可延长1年。

3. 特别优秀的硕士生,提前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撰写工作,并符合提前毕业的条件,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学院同意后,报研究生院(筹)审批,可提前答辩。

三、培养方式

培养工作要遵循如下原则:

1. 政治理论学习与经常性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硕士生除学习政治理论课外,还要参加政治学习和学校的各项活动。

2.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并重的方式,分为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两个阶段,两者在时间上可以有一定的交叉,其有效时间均不得少于一年。

3. 在指导研究生上,实行导师负责制,充分发挥导师和科研群体集体指导研究生的作用。

四、 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

招收硕士生的学科、专业,应制定硕士生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研究方向;(2)学分要求;(3)课程设置;(4)必修环节

培养方案由各院校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制定,由各院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执行。

个人培养计划由研究生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应包括下列内容:(1)研究方向;(2)拟修课程科目及时间安排;(3)学术活动及实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