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章节练习题 - 图文

A. 单独由工件 B. 单独由刀具,

C. 分别由工件和刀具 D. 分别由刀具和工件 3. 在切削加工中主运动可以是( )。

A. 工件的转动 B. 工件的平动 C. 刀具的转动 D. 刀具的平动 4. 切削用量包括( )。

A. 切削速度 B. 进给量 C. 切削深度 D. 切削厚度 5. 在正交平面Po中测量的角度有( )。

A. 前角 B. 后角 C. 主偏角 D. 副偏角 6. 目前在切削加工中最常用的刀具材料是( ) 。

A. 碳素工具钢 B.高速钢 C. 硬质合金 D. 金刚石

7. 主切削力Fc垂直于基面,与切削速度方向一致,作用于工件切线方向,是( )的主要依 据。

A. 计算机床功率 B. 设计夹具 C. 设计刀具 D. 设计和校验机床进给机构强度 8. 影响切削力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 )。

A. 工件材料 B. 切削用量 C.刀具材料 D. 刀具几何形状与几何角度 9. 切削过程中影响散热的因素有( )。

A. 工件材料的导热系数 B. 刀具材料的导热系数 C. 冷却润滑液 D. 刀具主刀刃与工件接触长度

10. 磨削是工件表面温度可达1000℃以上,在工件表层形成极大的温度梯度(600~1000℃/mm),并会出现( )等缺陷。

A. 尺寸形状偏差 B.表面烧伤 C. 加工硬化 D. 残余应力

11.合理地控制切削条件、调整切削参数,尽量不形成中温区就能较有效地抑制或避免积屑瘤形成。一般可采用的措施包括( )

A. 适当的切削速度 B. 减小刀具前角 C. 使用高效切削液 D. 提高工件材料硬度 12. 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有( )。

A. 塑性变形效应 B. 里层金属弹性恢复 C. 表层金属的相变 D. 热变形 13. 当( )时易发生前刀面磨损。

A. 切削塑性材料 B. 切削速度较高 C. 切削厚度较大 D.切削深度较大

14. 当( )时易发生后刀面磨损。当( )时,由于形成崩碎切屑,也会出现后刀面磨损。

A. 切削脆性金属 B. 切削塑性材料 C. 切削速度较低 D. 切削厚度较薄 15. 决定粘结磨损程度的因素主要有( )。

A. 接触面间分子活动能量 B. 刀具材料与工件材料的硬度比 C. 中等偏低的切削速度 D. 刀具材料与工件的亲和能力 16. 视优化目标不同,常见的切削用量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有( )。

A. 按最高生产率标准评定的目标函数 B.按最大刀具耐用度标准评定的目标函数 C. 按最大利润率标准评定的目标函数 D按最低成本标准评定的目标函数 三、填空题

1. 直角自由切削,是指没有 参加切削,并且刃倾角 的切削方式。

2. 在一般速度范围内,第Ⅰ变形区的宽度仅为0.02~0.2mm。切削速度 ,宽度愈小,因此可以近似视为一个平面,称为剪切面。

3. 靠前刀面处的变形区域称为 变形区,这个变形区主要集中在和前刀面接触的切屑底面一薄层金属内。

3. 在已加工表面处形成的显著变形层(晶格发生了纤维化),是已加工表面受到切削刃和后刀面的挤压和摩擦所造成的,这一变形层称为 变形区。

4. 从形态上看,切屑可以分为带状切屑、 、 和崩碎切屑四种类型。

5.. 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