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环保产业

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三废综合利用、自然生态保护等环境保护活动向市场行为转变。要逐步引导、鼓励建立专业性的环境治理公司,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为保护、治理环境提供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一条龙服务。

三、培育骨干企业,建立示范工程,努力造就环保产业的主力军、生力军

要选择有一定经济基础、技术实力、竞争优势、管理水平高、市场意识强、经济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重点环保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培育成为具有科技转让能力,有技术、设备、工程应用配套能力的环保产业的主力军,让其成长壮大以后带动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要选择一批示范工程,把其当作样板,来引导、规范其他环保工程的建设和运营。要根据情况和需要,引导环保企业之间的联合和环保企业与非环保企业的联合,促进形成具有适当规模的、有科研、生产、营销、营运综合能力的环保企业集团。努力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环保企业规模小、水平低、质量差、服务不配套的局面。要加快调整环保产业的地域布局,努力形成若干个区域性的生产中心、技术服务中心、设施运营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促进全国环保产业均衡发展。

四、加强法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搞好环保产业的市场监督和服务

国家要在原有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迅速制订促进、规范环保产业发展的新的法律和法规,使环保产业发展有法可依。要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做好环保产业的市场监督和服务。通过引导、规范、监督、服务,重点做好对环保产业的市场监督和技术引导,严格推行环保产品认定制度,逐步实施环保工程建设招投标和工程监理制度,并对环保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设施运营、排污监测。环保咨询的单位实施资质认可制度,推进环保产品、设备、工程质量的标准化并监督实施。逐步制订和完善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推广先进的环保产业技术和产品,组织环保示范工程的实施和推广。要根据环保产业市场的需求,引导建立环保产品市场、技术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形成一个集环保产业技术开发、产品生产、技术产品展示和交易、工程招投标、信息与服务、人才交流等一体化的多功能全方位的市场网络。逐步完善环保产业市场服务体系,促进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加强国际合作,努力争取外援,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尽快同国际环保产业接轨。

21世纪的环保产业大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历史潮流,发达国家在原有的基础上,肯定还会有新的大动作和新的大突破。中国环保产业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强国际合作,在技术、产品、人才、市场、管理等各个方面努力同发达国家进行交流,学习、借鉴、移植,把人家好的东西拿来为我所用,尽快使中国环保产业全方位同国际环保产业接轨。能同步的尽量争取同步,暂时还不具备条件的,要力争紧跟。另外,要努力争取各种方式、各种优惠条件的外援,以弥补我们在资金、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的不足,壮大我们的力量,发展我们的事业。

日本是环保产业发展较快、成就显著的发达国家的代表,又与我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加之两国在环境问题上利益休戚相关,近20年来其他产业已经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在本世纪开始以后,努力发展同日本环保产业的国际合作应当成为中国首选的国际合作战略之一。《中日两国面向21世纪的环境合作的联合公报》已经为此指引了方向,只要中日两国政府和实业界能认清大势,友善相待,同舟共济,就一定能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中国环保产业如何做大

一向引领产业投资导向的浙江企业最近又将投资的热点转向了极具增长潜力的环保产业。短短半年时间,仅杭州市就新组建了3家环保企业。3家公司的注册资本都在数千万元,并以污水处理设备、城市垃圾处理设备和环保设施营运服务为主攻对象。

这一切都让人感到,环保产业如同一块诱人的蛋糕。那么,中国能在这块大蛋糕中获得怎样的份额?

有怎样的优势和机遇? 潜在市场巨大

有关资料显示,从1988年到1997年的10年间,中国环保投资累计只有1619亿元,而 1998年一年的环保投资就达800亿元。

去年,全国所有污染源达标排放计划和一些重点区域的治理,将极大地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国家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中将有200亿元用于环境保护项目。

有专家预测,今年世界环保市场交易额将达到6000亿美元,而我国环保产品将以年均 23%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将达到472亿元,远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这些,都预示着环保产业具有非常大的潜在市场机遇。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教授所言,我国规划要建上千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市场产值达3000亿元。 总体水平落户要准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环保产业的技术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只占4%,总体水平至少落后20年。 要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鼓励和扶持一些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市场潜力大的新兴产品。不久前,诸暨市宏宇曝气机由于产品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独创性,在美国匹茨堡世界发明新产品新技术展上获得金奖,引起世界环保界同行的关注,同济大学环保设备研究中心已与宏宇公司达成协议,联合成立技术开发中心,在污水处理领域开发更多系列成套产品。诸暨市也正从资金、人才等方面努力扶持这家企业。 而且资金投向上,要积极引导社会民间资本投资环保产业。事实上,我国现有环保企业也以中小民营企业居多,如何在更具体的优势项目上引导资金投向,集中精力发展具有技术优势或市场优势的产品,应该成为有关部门制订产业发展规划时需要研究的课题。 低门槛严监管

在环保企业采访,企业反映最困扰的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进入市场的“高门槛”。

浙江有一家企业,费了好几年时间开发成功一套污水处理设备,但由于没有经营业绩,客户对产品性能、质量缺乏信任,不愿意冒险当第一个用户。有的设计单位对“新面孔”心存顾虑,一是不愿冒险,二是怕影响效益,因为造价越高,设计单位可提取的设计费用也就越高。因此,他们宁愿使用价格高得多的进口设备,也不愿意使用性能相当的国产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国产设备要参与一些大项目建设,难上加难。

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对于节能型环保产品,只要对社会、对国家有利,政府不但要奖励这些发明产品的企业,还要出钱鼓励表彰率先使用先进产品的单位。他们所营造的氛围,就是引导人们尊重创新,鼓励创新,最终给客户、给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如何为“第一次”入市企业创造一种“低门槛,严监管”的机制?恐怕是发展环保产业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不少城市和城镇都在上一些环保项目,那么,在一些污水厂及垃圾焚烧发电厂等项目的招标过程中,在质量、价格相当的情况下,是否可以给还没有过业绩的企业一次同台竞争的机会。一旦踏进门槛,企业获得的就不仅是某个项目的利润,而是未来市场竞争的无限商机。

八部委联合发布意见环保产业优先发展三大领域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近日,有关部门确定了当前国家优先发展的环保产业三大重点领域,即环保技术与装备、环保材料和环保药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服务。

据了解,“九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1万多家企事业单位专营或兼营环保产业,从业人数超过180万人。去年,全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已达1080亿元,其中环保产品制造产值为300多亿元,资源综合利用年产值约680亿元,环境服务年营业额达100亿元。

为了促进我国环保产业加速、健康发展,保护资源和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近日国家经贸委会同国家计委、科技部、财政部、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要强化产业政策导向,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环保产业升级,切忌一哄而起;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环保技术装备水平,加快环保产业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国产化进程;加强监督管理与规范,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环保产品市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执法监督部门一律不得成立环保生产和经

营单位;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拉动环保产业市场的有效需求;同时发挥有关部门和中介组织的作用。

另据了解,国家经贸委目前正在组织制定《全国环保产业“十五”规划》。预计到2005年,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将超过15%,总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其中环保设备产品产值约550亿元,资源综合利用产值约950亿元,环境服务营销额达500亿元。

弟子不必不如师

工业和信息化部不久前推出了《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实施方案》,要求到2011年年底前钢铁行业新增烧结烟气脱硫能力20万吨。而截至2009年5月底,我国形成烧结烟气脱硫能力只有8.2万吨。

从8.2万吨到20万吨,至少要增加两倍以上的脱硫能力。有专家预测,未来三年烧结脱硫的市场总容量约为85亿~130亿元。这意味着,钢铁烧结机将有望再次引发脱硫设备建设热潮。然而,市场上并没有出现期待中的热潮。这其中,技术壁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已经进入烧结机脱硫市场的企业(或单位)有12家。而这些企业大多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者具有很强的自主研发能力。这是由于火电和烧结烟气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能将用于电厂烟气脱硫的技术直接应用于烧结烟气脱硫。而欧洲与中国国情不一样,在钢铁烧结机脱硫方面研究几乎是空白。因此,虽然竞争压力不大,但是企业面临更大的技术门槛,并且如果没有成功实施的工程案例的话将更难进入这个市场。

在烧结机脱硫领域,一些电力业绩领先的脱硫公司,只有龙净环保从2006年开始涉及这个领域的研发,攻克了烧结烟气脱硫的道道技术壁垒,拥有了一系列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2008年,公司脱硫的收入已由

2005年的1.75亿元达到了13.68亿元。

龙净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偶然。技术上坚持自主研发,是其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在进入市场之初,与其他脱硫公司一样,龙净最初是从国外引进烟气脱硫技术。而今年年初,德国鲁奇公司与龙净签订合作协议,向昔日的学生——龙净学习脱硫技术。技术上的优势很快转化成为市场上的优势,龙净很快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且处处抢占先机。

目前,中国脱硫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行业前4名市场份额已经达到46%。那些技术薄弱的企业,已经逐渐被市场淘汰。

经历了电力脱硫市场的盲目发展,钢铁烧结机脱硫市场更加成熟与稳重。天道酬勤,中国脱硫市场的未来是属于那些致力于技术进步,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的企业。

西安社区自建中水回用系统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的龙凤园社区是国家级绿色社区,社区自己投入资金建设环保设施,改善和保护居住环境,取得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为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染排放,龙凤园社区投资284.9万元修建了生活污水处理及中水回收利用装置,将部分污水深度处理后,用于冲洗道路及喷灌八、九区6.7万平方米绿地。

据了解,利用这套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社区每年可减少15吨左右废水排放,减少排放化学需氧量13吨左右。同时减少新鲜自来水用水15万吨左右,每年节约水费37.5万元,除去每年运行费用15万元,每年直接产生经济效益22万余元。

我国环保产业的“十五”发展思路 中国石油网消息,2001年7月5~6日,国家经贸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环保产业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环保产业的新思路、新机制、新方法,研究部署了“十五” 环保产业发展工作。国家经贸委王万宾副主任作了题为“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

环保产业是近十几年来迅速成长起来的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不仅对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当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迎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目前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2000年,全国环保产业总产值1080 多亿元,环保产业产值占同期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77%;环保设备(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达到250多万台(套),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量达到了3亿多吨,综合利用率为48%。“九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年增长率为15%~20%,高于我国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虽然我国环保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总体而言,尚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存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显示、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开发能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低、未完全形成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投入不足及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为此,我国确立了“十五”环保产业发展基本思路: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强化政策引导,依靠技术进步,培育规范市场,加强监督管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环保产业宏观调控体系及统一放开、竞争有序的环保产业市场运行机制,促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并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预计到2005年,我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其中环保设备(产品)生产550亿元,占27.5%;资源综合利用产值950亿元,占47. 5%;环境服务产值500亿元,占25%。“十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5%左右。

“十五”期间,我国要研究开发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和产品;推广和应用一批先进、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巩固和提高一批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国内市场需求量大的环保技术和产品;依法淘汰一批设计不合理、性能落后、高耗低效、市场供大于求的技术、工艺和产品。 到2005年,形成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环保产业的龙头企业,在环保产业各个领域形成若干家骨干企业。

“十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一是发展先进的环保技术、装备和材料,如烟气脱硫技术与装备、机动车尾气污 染防治技术、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与处理处置技术和装备、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技术、工业废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工艺技术、清洁生产技术与装备、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与装备、污染防治装备控制仪器、在线环境监测设备等;二是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主要以“三废”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为重点;三是发展环境服务,以环境咨询、信息和技术服务、环境工程、污染防治设施运营及总承包等为主要内容。

为实现“十五”环保产业发展目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适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求,大力开拓环保产业市场。“ 十五”期间,国家将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加大对重点流域、区域、海域和城市的治理,对环境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为实现“十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预计投资7000多亿元。

——以市场为导向,培育有竞争力的环保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大、中、小企业要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尽快形成一批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