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份试卷汇总)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考第六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碘升华 C.NaHSO4溶于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碘升华,只是碘状态发生变化,发生物理变化,共价键未被破坏,A错误; B、NaOH为离子化合物,熔化时破坏的是离子键,B错误;

C、NaHSO4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共价键被破坏,C正确;

D、酒精溶于水,酒精在水溶液里以分子存在,所以共价键未被破坏,D错误; 答案选C。

2.把1.4g铁粉完全溶解于某浓度的硝酸中,如反应只收集到2.3 mol NO2和2.2 mol 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生成的盐只为Fe(NO3)3 B.反应后生成的盐只为Fe(NO3)2

C.反应后生成的盐为Fe(NO3)3和Fe(NO3)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反应后生成的盐为Fe(NO3)3和Fe(NO3)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3∶1 【答案】C 【解析】 【详解】

1.4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1.4g÷56g/mol=2.4mol;收集到2.3 mol NO2和2.2 mol NO过程中得到电子物质的量为:2.3mol×[(+5)-(+4)]+2.2mol×[(+5)-(+2)]=2.9mol;若反应生成的盐只有Fe(NO3)3,Fe失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1.2mol≠2.9mol,若反应生成的盐只有Fe(NO3)2,Fe失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2.8mol≠2.9mol, 所以可得1.4g铁粉反应后生成了硝酸铁和硝酸亚铁,根据Fe守恒n[Fe(NO3)3]+n[Fe(NO3)2]=2.4mol,根据得n[Fe(NO3)2]=2.3mol,Fe失电子相等可得3n[Fe(NO3)3]+2n[Fe(NO3)2]=2.9mol,解得n[Fe(NO3)3]=2.1mol,(NO3)

3和

B.NaOH熔化 D.酒精溶于水

Fe(NO3)2物质的量之比为1∶3,答案选C。

3.下列物质名称和括号内化学式对应的是( ) A.纯碱(NaOH) C.熟石膏(CaSO4?2H2O)

B.重晶石(BaSO4) D.生石灰[Ca(OH)2]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A项错误; B.重晶石结构简式为BaSO4,B项正确;

C.生石膏的化学式为CaSO4?2H2O,而熟石膏的化学式为2CaSO4?H2O,C项错误; D.生石灰的化学式为CaO,D项错误; 答案选B。

4.将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用NaCl溶液湿润后,置于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此实验过程中铁元素被还原 B.铁腐蚀过程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C.活性炭的存在会加速铁的腐蚀

D.以水代替NaCl溶液,铁不能发生吸氧腐蚀 【答案】C 【解析】 【分析】

A、该装置中发生吸氧腐蚀,Fe作负极,Fe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 B、铁腐蚀过程中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Fe、C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加速Fe的腐蚀; D、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铁腐蚀吸氧腐蚀。 【详解】

A、该装置中发生吸氧腐蚀,Fe作负极,Fe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被氧化,故A错误;

B、铁腐蚀过程发生电化学反应,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且该过程放热,所以还存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变化,故B错误;

C、Fe、C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Fe易失电子被腐蚀,加速Fe的腐蚀,故C正确;

D、铁在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以及碱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水代替NaCl溶液,溶液仍然呈中性,Fe发生吸氧腐蚀,故D错误;

故选:C。

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变化可以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酸性:HCl>H2S>H2O C.沸点:NH3>AsH3>PH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HCl、H2S、H2O分别是Cl、S、O的氢化物,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酸性的强弱; B、密度属于物理性质,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

C、NH3分子间形成氢键,沸点:NH3?AsH3?PH3,沸点属于物理性质,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 D、非金属性:F?Cl?Br,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Br,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元素的性质是: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元素的金属性表现在金属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表现在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注意用元素周期律不能解释物理性质、气态氢化物水溶液酸性的强弱。

6.下列解释事实或实验现象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硫酸酸化的KI淀粉溶液久置后变蓝:4I-+O2 + 4H+ = 2I2+2H2O B.铁和稀硝酸反应制得浅绿色溶液:Fe + 4H+ + NO3-= Fe3+ + NO↑+ 2H2O C.水垢上滴入CH3COOH溶液有气泡产生:CaCO3+2H+=Ca2++CO2↑+ H2O D.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SO2+Ca2++2ClO-+H2O=CaSO3↓+2HClO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硫酸酸化的KI淀粉溶液久置后变蓝,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4I-+O2+4H+=2I2+2H2O,故A正确;

B.铁和稀硝酸反应产物与量有关,铁少量时变成三价铁,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离子方程式为Fe + 4H+ + NO3

B.密度:Na>K>Li D.稳定性:HF>HCl>HBr

=Fe3+ + NO↑+ 2H2O;铁过量时变成二价亚铁,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离子方程式为:3Fe + 8H+ + 2NO3= 3Fe2+ +2 NO↑+ 4H2O,故B错误;

C.醋酸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3COO-,故C错误;

D.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SO2+Ca2++2ClO-+H2O = CaSO3↓+2HClO,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钙,故D错误。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实验现象的解释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解题时需注意B选项铁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铁少量时变成三价铁,铁过量时变成二价亚铁,产物不同溶液的颜色不同;D选项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亚硫酸钙。

7.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硫和氮的氧化物而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对烟气可同时进行脱硫、脱硝。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测定结果如下表。 离子 c/(mol·L-1) SO42- 8.35×10-4 SO32- 6.87×10-6 NO3- 1.5×10-4 NO2- 1.2×10-5 Cl- 3.4×10-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O2溶液脱硫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2O+ClO2-+2SO2=2SO42-+Cl-+4H+ B.脱硫反应速率大于脱硝反应速率

C.该反应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提高c(Cl-)和c(Na+),都加快了反应速率 D.硫的脱除率的计算式为8.35×10-4/(8.35×10-4+6.87×10-6) 【答案】B 【解析】 【详解】

A.NaClO2溶液显碱性,离子方程式4OH-+ClO2-+2SO2=2SO42-+Cl-+2H2O,选项A错误;

B.脱去硫的浓度为(8.35×10-4+6.87×10-6) mol·L-1,脱去氮的浓度为(1.5×10-4+1.2×10-5) mol·L-1,且在同一容器,时间相同,脱硫反应速率大于脱硝反应速率,选项B正确;

C.加入NaCl固体,提高c(Cl-)加快了反应速率,提高c(Na+),不影响反应速率,选项C错误; D.不知硫的起始物质的量,且SO42-、SO32-都是脱硫的不同形式,无法计算,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8.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B.向饱和硼酸溶液中滴加

溶液,有

气体生成

C.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D.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 【答案】B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