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的作文理念与做法

⑤自由式立意。此种技法适用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一般来说,这样的题目都很“大”,有的看起来也浅显,比较便于立意。此时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立意的深度与高度,不要太肤浅,不要太俗套。 (3)斟酌比较,精心选材。

没有好的材料,就没有好的作文。所以作文的选材与构思紧密相连,与表达紧密相连,也与作文的得分紧密相连。

一般地说,作文的选材有“四要”:材料要真实,材料要新鲜,材料要精致,材料要有味。

然而仅仅知道这“四要”还不行,还要知道如何选材。 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选材的工作。

①选材要“合”题。大量的作文题都是让我们自由选材,所以选材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合乎题目的表达要求。如此才能支撑题目,才能顺利成文。如文题“我最好的朋友”、“把 写在 ”,都要在选材上仔细斟酌,以“口子小,角度新”为原则,反复比较,筛选出自己最熟悉、最有意义、最容易写好的材料,完成题目并进行写作。 ②选材要“扣”题。即所选材料要紧扣题目的表达要求,不能顾左右而言他。如文题“春节里的故事”,所有的材料必须扣住“春节”二字才有意义,否则费力不讨好。

③选材要“就”题。也就是要就着题目的意思来选材,而不要与之相别扭。如题目“有那么一次”,出题者所要求的只是写好一次经历,写好一件事情,写好一个故事。我们应当而且只能或者记叙一次经历,或者表现一个事件,或者讲述一个故事,而不能去写“几”次,“几”个。凡写几次、几个的,一律是“自作多情”,不合题目要求。 ④选材要“美”题。有的题目从表面看是平淡的,是没有什么感情色彩的,我们所选的材料就应当让这个文题活跃起来,美好起来,生动

5

起来。如以“少年时代”为话题写作文,就应力求避免再现校园中那种沉重的、繁忙的学习生活,力争发现一些新鲜的、有意义的内容,撷取中学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根据自己命题、立意的需要将它们连缀、组合在一起,从多个侧面表现“少年时代”特有的生活,表达出自己真切的感受。

然而仅仅做到上面这四“要”还不行。选材的功夫,还在于积累。如:①积累自身的材料,包括“我”、“我与学校”、“我与家庭”、“我与社会”四大方面具有“闪光点”、“美点”、“感点”性质的精彩片断。 ②供引用的材料。主要是与自己特别的生活、学习、思想修养、世界观形成有关的真人真事、名言、警句、诗词、例证等,以便需要时引用。

③供借鉴用的材料。主要是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类短小精美的范文,仔细阅读、分析、揣摩、领悟,学习其构思、表达的技巧。 ④要非常关注重大事件材料的积累。它们对于作文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材料。

还要经受一些运用材料的训练。如:

①训练自己从单一角度运用材料。这是较低层次的训练,要求将材料用好、用准、用实。

②训练自己多角度地运用材料。这是较高层次的训练。目的是培养多方位、多角度思考的习惯,训练思维的敏锐和选材时的变通能力。此时要求将材料用活、用巧。 (4)结构精致,思路流畅。

下面是常用的作文结构模式,它们能让作文结构既规范,又好看。 ①循序推进式。这一类的文章表现出层层推进、顺流而下的特点。运用这种模式,可以写单纯性情节推进的文章,如小小说、小童话、寓

6

言等;可以写移步换景的游记;可以写按时间顺序组合材料的记叙文、通讯报导;还可以写一些随自己性情自由挥洒的随想类的文章。其结构上总的特点就是段与段之间、层与层之间表现出承接推进的关系,少有穿插,少有过渡,少有大段的点题文字。

②夹叙夹议式。其结构上总的特点就是边叙边议,经常用来叙事、写人、咏物。在记事时常常穿插议论以充分表达感受与情感,在写人时穿插议论以充分表现对人物的评价,在咏物时穿插议论以充分表达对生活或哲理的感悟。此类文章因叙中有议而显现出清晰的脉络层次,给人以清朗的感觉。

其实,在作文中,这个“议”往往是被抒情性的语言所代替了的。 ③卒章显旨式。从行文布局看,它是一种结构文章的构思方式;从突出主旨看,它也是常用的一种结尾的方法。大量的精美的叙事、抒情、哲理短文都是用这样的模式进行写作的。运用这种模式可以记事,可以写人,可以写景,可以记游;可以写现实,可以写梦境??可以说寓言,可以写童话。其结构上的鲜明特点就是叙后有议,比起夹叙夹议类文章,它在写作上显得更加轻松自然。

④板块连缀式。就是或将几个情节、或将几个故事、或将几个生活片断、或将几次活动安排、或将几种说明内容、或将角度不同的几个议论、或将几个方面的联想??围绕着一个中心、一个主题、一个话题组合起来,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横式结构法”。其总的特点就是,充分地多角度地表现人物、记叙事件、描写景物、说明事物、论说道理、表现思想、表达感情。它文面清晰,各个“板块”的内容可以一目了然。

⑤小段铺展式。小段铺展,是说一篇文章由短小的细密的段落铺展而成。有时甚至一句话就是一段。

7

小段铺展式的结构方式,可用于散文诗、散文、随笔、小小说、散文式议论文、思想小品等文体的写作。用“小段连缀”之法写成的文章,其文面的重要特点是段落短、细、密,由于文章全由小段构成,读起来给人一种流畅清新,一气呵成的感觉,具有散文式的韵味。比起那些用大而长的段落构成的文章,它显得秀美而抒情。

⑥引入深化式。此种写作形式的表达特点就是从一个“点”出发,进行拓展,进行延伸,进行深化;全文由此及彼,文中的那个“点”,只是一个引子,只是一个展开话题的由头。此种写作模式常常用于一事一议、一事几议、读后感、观后感、小评论、咏物抒情小品以及联想类文章等。

(5)适度抒情,锦上添花

作文中的情感抒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语言表达中渗透情感,也就是让语言富于诗意,富于情意;另一种是在文章中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作者的情感。 先了解为什么要在记叙中穿插抒情。

一般来讲,记叙中的抒情主要有如下作用:第一,表达作者的观点;第二,抒发作者的情感;第三,表现人物形象;第四,深化文章的主题;第五,严密文章的结构;第六,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有时候抒情用得好,可以对上述这几种作用进行综合的表现。 然后,我们再来学习如何在记叙之中穿插抒情。

第一,在记叙中穿插抒情,应有明确的目的。这种目的,大体上表现在上面所说的六个方面。但在具体运用中,就要注意:要着重对最典型的事例进行抒情,要着重在最动人之处进行抒情,要着重在作者感情最激动的时候进行抒情,要着重在揭示全文的意义时进行抒情。 第二,在记叙中穿插抒情,应掌握一定的方法。如:

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