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浅议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4)会计工作的组织体制不同。在手工会计中,会计工作组织体制以会计事务的不同性质作为主要依据。一般手工会计中划分如下专业组:材料组、成本组、工资组、资金组、综合组等等,它们之间通过信息资料传递、交换,建立联系,相互稽核牵制,使会计工作正常进行。[8]

电算化会计中,会计工作的组织体制以数据的不同形态作为主要依据。一般电算化会计中划分如下的专业组:数据(信息)收集组,凭证编码组,数据处理组,信息分析组,系统维护组等等。很明显,这两种工作组织体制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在电算化会计中不存在记账和过账上的差错,输入的凭证都经过计算机的逻辑检验,所有的日记账,明细账、总账都出于同一数据源,不会发生账证、账账不符的情况[8]。如果要确保输入凭证本身的正确性,那么控制重点应放在输入凭证的审核上。

2.5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对现行会计工作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不仅仅是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也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是促进会计工作的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同时也是一个观念更新、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会计工作实施电算化后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5.1 会计的核算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有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两类。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自制原始凭证可以按电算化的要求设计成标准格式。采用联机多用户结构或网络结构的单位还可以通过网络或现场终端直接输入计算机。有些需要手工采集原始会计数据的,可通过填制原始凭证后直接集中到计算机房进行加工处理。也可以将原始凭证按电算化输入要求,先设计出会计帐户的名称、记帐方向和金额。再填制记帐凭证。

(2)帐簿:实现电算化以后,日记帐、明细帐和总帐都是根据机内凭证文件生成的。总帐与明细帐之间失去了传统的控制与核对关系,日记帐与总帐之间也失去了原有的核对关系。所以,电算化系统并不一定要按照传统会计设置日记帐、明细帐和总帐三套帐簿。以纸张为载体的原有帐簿体系在电算化系统中主要是起查询作用。如果不设置这些传统帐簿体系,只是根据机内凭证文件生成的科目汇总表、汇总凭证等凭证也可快速支持我们的各种查询要求。

11

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3)会计报表:电算化系统中,只要我们初始设置好报表的格式、数据采集公式和审核公式等,系统就可以从帐务处理模块自动采集帐务数据传递到报表中,并自动审核报表数据的合法性。日常报表编制瞬间就可以完成。这样,会计报表就可以不受手工操作的限制,能及时、动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其经营成果。

(4)会计核算形式:实现会计电算化以后,不必再根据记帐凭证或科目汇总表等凭证手工重复登记二套帐,也不必手工对帐后,重复编制各类报表。电算化系统的帐簿记录和报表数据都是通过共享数据库自动传递会计数据实现的。

2.5.2 会计为加强企业日常管理提供的信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由于电子计算机不仅能够大量存储信息,并且可以以极高的速度和准确性,自动进行数据处理,从而打破了手工操作的局限性,为日常管理提供了更为详细、及时的信息。例如,通过数据的实时处理,可以跟踪经济活动,提供最新信息以满足及时控制的需要;在数据的批处理中,可以根据需要把间隔期缩短到理想的程度,以取得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中更多时点上的数据,为管理提供更充分的信息;运用计算机特有的数据处理功能,并通过直接采集和自动控制、校验等方法,可以把发生误差的可能性压缩到最低限度。在运算中,数据的精确度可以大幅度提高,以满足各项业务管理的需要。

2.5.3 会计的工作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实现了会计工作电算化的企业,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和存储数据的强大功能,不仅可以建立起过去经济活动的详细记录,而且通过实时处理,能够及时掌握当前经济活动的最新数据。在建立起管理信息系统的单位,还可以广泛引证和运用其它专业管理子系统大量经济、技术方面的数据,从而为正确开展分析、预测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还使会计工作能广泛运用数学模型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深入地认识和掌握经济活动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为寻求最佳经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这些都是手工操作下的会计工作难以实现的。

2.5.4 会计人员的主要精力用于会计管理和监督

会计工作应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后,原来繁杂的登帐和报表编制工作可由计算机瞬间完成,手工操作主要就是凭证输入工作。会计数据处理工作绝大部分由计算机来承担,使会计人员从原来抄写、计算等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转向加强会计管理和监督方面,更好地发挥会计人员应有的作用。

2.5.5 改变了传统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手工会计操作主要靠会计人员手工重复转抄,难免有串行、错位等技术错误。为了

12

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保证会计记录的真实可靠,会计业务规定了详细的内部控制制度,强调对人的控制,规定一项经济业务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员共同完成,在分工协作过程中相互牵制。为了达到上述要求,分散采集会计数据,多环节分工处理会计信息;并设置多套帐簿,重复记录,以便相互核对,相互制约。而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强调对计算机软、硬件的控制,其次是对操作人员权限的控制。电算化系统集中采集会计数据,而且会计数据一经输入计算机,所有数据处理工作都在机内完成。会计电算化改变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方式、控制对象和许多具体制度。

13

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3 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和有组织、有计划地稳步发展阶段,到目前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许多会计软件已经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轨道,财务软件的种类相当多,对于企业来说可选择的范围也很广。比如“用友”、“金碟”等会计系统都是国内非常好的会计信息软件。

3.1.1 财务软件问题

由于会计制度的改革,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等等,一些先进的、现代化的事物不断出现,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而由于电算化本身的缺陷,企业管理工作薄弱,新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存在着很多不足,以至会计电算化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工作要做,有许多问题要及时解决,因而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新型财务系统是刻不容缓的。

(1)财务软件的运用普及,但发展不平衡

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全国数以万计的企业单位已经用财会软件代替手工核算。会计电算化以其高效、准确、方便等优点赢得了广大财会人员的欢迎,并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10]但由于各地区、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导致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不平衡,通常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效益越好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程度越高,对会计工作的帮助也越大。而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型企业,经济状况不好的企业利用电算化的程度越浅,会计电算化的作用越不明显[11]。

(2)会计软件通用性差

近几年不少财务软件厂商基本是一套软件使用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用户,对行业特征和单位的核算特点考虑不够,导致不少施行电算会计的单位,仍要会计人员做大部分的辅助工作,致使一些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处于观望状态。

①系统初始化工作量较大,系统体积大,企业难以增加自己所需要的功能等等,而仅就会计电算化系统看,其材料、工资等各核算子系统之间又彼此分隔,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用性、一致性和系统性。

②企业在一个公司购买的会计软件不能与从另一个公司购买的其他软件联系在一起,结果导致会计电算化系统往往独立于其他子系统,无法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控制管理,不能与企业内其它管理子系统(库存、销售、人事等)融为一体,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③由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未能实行统一的标准,再加之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各自向

1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