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第一章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容纳的新内容,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再次,社会历史领域里的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体现在它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和潮流,符合人类的发展需要和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新事物一定要战胜和取代旧事物,这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趋势。但是,这并不是说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一帆风顺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新事物在最初阶段总是比较弱小甚至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历曲折甚至会有挫折。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正确的看待新事物,坚定而热情地支持新事物。

6.如何理解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存在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和发展是以另一方存在发展为条件的,失去了与自己对立的一方,自己也就失去了存在发展的条件。其二,同一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重要动力。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相互利用和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推动各自的发展。其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使得矛盾双方存在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同时,由于矛盾双方各自包含着对方的因素,这就使得事物发展的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地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其次,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存在和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矛盾斗争性是促进事物矛盾双方量变的力量。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使矛盾双方的力量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事物的质变和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创造条件。其二,矛盾斗争性是推动事物质变的决定力量。矛盾双方在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过程中,使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推动事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再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交互作用,共同推动事物发展。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存在和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不能把同一性作用和斗争性作用割裂开来或孤立起来,也不能把事物的发展看成是二者作用的简单相加。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是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所以,矛盾双方的又同一又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7.如何正确认识矛盾特殊性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有其特点。矛盾特殊性的情况极其复杂,要求人们必须具体深入地分析矛盾特殊性的各种情况。

首先,矛盾存在的性质具有特殊性。其一,不同事物包含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事物的特殊矛盾是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及其运动之所以是千差万别的,就是因为各种事物内部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其二,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的矛盾也各有其特殊性。复杂事物在其发展中往往要经历若干过程或阶段,为了了解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和各个阶段的特点,要了解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基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本质的矛盾。非基本矛盾是指不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不规定事物及其过程基本的矛盾。在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由于非基本矛盾的变化,从而使得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的矛盾各有自己的特殊性。

其次,各种矛盾的地位和作用具有不平衡性。复杂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多种矛盾,各对矛盾以及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一,在诸多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各对矛盾发展不平衡,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主要矛盾是指在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是指在事物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存、相互用的,因此,在研究存在多种矛盾的复杂事物时,要集中力量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处理好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我们的工作重心也要随之转化。其二,每个矛盾的双方发展不平衡,有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矛盾双方中起主导作用、居支配地位的矛盾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矛盾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抓好矛盾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但同时又要注意解决好非本质和非主流的问题。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之发生变化。其三,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要求人们在观察和解决矛盾时,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原则。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要坚持两个方面看问题,防止和反对只顾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形而上学“一点论”。“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事物两个方面时,要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防止和反对把事物两个方面等量齐观的“均衡论”错误。

最后,矛盾解决的形式具有多样性。解决矛盾的方法取决于矛盾的性质和解决矛盾的历史条件,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和所处的条件不同,决定了解决矛盾的形式和方法也是多样的。 其一,矛盾的一方克服、战胜另一方。这是解决矛盾较为普遍的形式。其二,矛盾的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矛盾统一体所代替。其三,有些矛盾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最后达到对立面的“融合”,即融合成为一个新的事物,使矛盾得到解决。在解决社会矛盾时,还要特别注意严格区分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这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对抗性矛盾是指对立双方在根本利益相冲突基础上的矛盾,这种矛盾一般采用外部对抗的形式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非对抗性矛盾是指对立双方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这类矛盾只能采取非对抗的方式去解决。

8.怎样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形式或状态,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相互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量变和质变在现实中还呈现出各种复杂多样性的特点。

第一,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的变化,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质变的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第二,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联结。表现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事物量变的积累,事物的质变就不会发生。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就是说事物单纯的量变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一定的质总是建立在一定量的基础之上的,量的增加或减少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会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着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首先,在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包括两种情况:局部性部分质变和阶段性部分质变。局部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在全局上是处于量变过程,但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某些局部首先发生了质变。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没有变化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阶段性部分质变是事物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变化不平衡性的一种表现。事物的部分质变不同于事物的根本质变,因为它并不意味着事物的根本性质完全发生变化。另外,部分质变也不同于单纯的量变,因为它意味着事物比较次要的性质或者某些局部已经发生变化。其次,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是指质变过程中新质在数量上迅速增长和扩充。事物在发生质变时,新质不是同时在事物全体上出现,而是在旧质范围内首先突破旧质的一点或几点,然后在数量上迅速扩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新质代替旧质的过程。事物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不同于单纯的量变。量变在一定限度内并不产生新质,而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则每一步都产生新质。另外,它也不同于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部分质变是在根本质变开始以前发生的,是根本质变的准备,仍属于总的量变过程。而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则是在根本质变开始以后发生的,是新质要素的扩张,属于根本质变的过程。

9.如何把握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有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维持其事物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肯定和否定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一方面,肯定中包含着否定,渗透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对某一事物的肯定,必然转化为对另一事物的否定。另一方面,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否定中渗透着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对某事物的否定,必然转化为对另事物的肯定。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说明,在考察具体事物时,必须同时把握它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不断发展。辩证法否定观在唯物辩证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唯物辩证法的批判的革命的实质之所在。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事物内部包含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二者经过此消彼长的斗争,最后导致事物的自我否定。所以辩证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这种否定,实现事物自身运动和自我发展。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的这种变化只有通过否定才能实现。所以辩证的否定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是对事物根本性质的否定,因此,新旧事物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但是,任何新事物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从旧事物内部产生的,它对旧事物不是全盘的否定,而是要继承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并把它们发展到新的阶段。所以否定是新旧事物之间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在批判、克服旧事物中消极、腐朽因素的同时,又继承和保留了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加以改造和发扬,使之适合发展的需要。 坚持辩证否定观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的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上,既要反对那种割断历史、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那种借古否今、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批判和剔除传统文化的糟粕,吸取其精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服务。在对待外来文化问题上,既要反对闭关锁国、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西化、妄自菲薄的崇洋媚外错误倾向,坚持“洋为中用”的方针,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先进文化成果,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10.正确理解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其相互对立和作用过程中,推动事物从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事物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在否定之否定阶段重复了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使得事物仿佛“回归”到出发点,但这是事物在更高阶段上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总趋势。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这是因为每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倒新的阶段,事物发展经过两次否定,克服了前两个阶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继承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并增加了新的内容,从而推动事物不断前进和上升。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这是因为事物发展不是直线的,而是一种仿佛回归到出发点的运动,所以呈现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特征。另外,事物发展的曲折还由于新事物战胜取代旧事物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有时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