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落实训练:专题八语言知识与表达题 针对提升五 短话长说长话短说——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用一个场景描绘这个特点。要求:①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②120字左右。

答: 解析:本题要求先用一个形容词概括某一季节的风的特点,再用一个场景来描绘这个特点,描绘时至少要运用两种修辞手法,120字左右。春风,又称东风,它柔和、温暖,所谓吹面不寒杨柳风;夏风,又称南风,它凉爽又热烈;秋风,又称西风、金风,它萧瑟,所谓秋风扫落叶;冬风,又称北风、朔风,它凛冽。描写时,抓住各个季节的风的特点,借助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反复渲染这一特点。

答案:(示例)(冬风)凛冽 冬天到了,朔风毫不客气地蹿了过来。它掠过荒漠,越过湖海,奔向城市,像是饿急的猛虎从四面八方呼啸而来。街边枯树在狂风中颤抖,不时发出“呜呜”的呻吟声,似乎在乞求风对它手下留情。人被逼得蜷缩在门窗紧闭的屋内,有一种天要塌下来、地要翻上去的恐惧,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5.以下面的文字为开头,为纪录片《水墨江南》中的一个片段“诗意春雨”配上画外音。要求: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语言表达连贯、鲜明、生动。100个字左右。

春天的江南,烟雨迷蒙,如诗如画。 解析:所谓画外音,就是影片中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亦借指文艺作品中外加于人物或事件的议论。本题中,画外音的主题是“诗意春雨”,主要意象是江南烟雨,手法上要求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进行正面描写的时候,可以适当选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侧面描写注意以其他意象进行衬托。

答案:那雨丝,轻轻柔柔,随风飘散,无处不在,无隙不入。花瓣湿漉漉的,眉底含情眼含笑;柳枝披上了一层薄纱,体态更加婀娜;小鸟在雨雾中呢喃,它在寻找什么?小姑娘虽然撑着伞,可那雨点儿早就亲在她的发上、脸上了。

6.根据下面内容,给“微公益”下一个定义,不超过50个字。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答:

解析:微公益是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包括:寓善于乐方式参与、利他性、微小的爱心汇集、普通人或草根,然后组合成句。

答案:(示例)微公益指普通人用寓善于乐方式参与的、将微小的爱心汇集并形成很强利他性的社会力量的活动形式。

7.阅读下面几句话,给“飘色”下一个定义,不超过100个字。 ①飘色是一种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 ②飘色在不同地区又有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各种名称。

③飘色的表演者站在被称为“色柜”的小舞台上,以巡游的形式表现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的片段。

④其神奇之处就在于,演员们通过精心伪装的钢枝凌空而立,利用巧妙的力学原理,营造出“飘”的效果。

答: 解析:首先找到邻近属概念“古老民间艺术”,然后找到种差“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以巡游的形式表现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的片段”“凌空而立,利用巧妙的力学原理,营造出‘飘’的效果”,然后将这些句子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答案:飘色又叫抬阁、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等,是一种运用巧妙的力学原理凌空表演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片段,以巡游的形式,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

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两个方面概括荸荠的功用,每点不超过8个字。

荸荠有什么功用呢?明朝王世懋《学圃杂疏》说,荸荠“吴中最盛,远货京师,为珍品,色红嫩而甘者为上”,连京城里的人也喜欢吃它。许多医书里讲它是一种味甘性寒的良药,具有清热、润燥、开胃、化痰之类功效,可治黄疸、止痢疾等。现代人认为,荸荠富含蛋白质、脂肪、糖、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是一种物美价廉的食品。

答: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要求概括荸荠的功用,所以要先从文段中找出关于荸荠功用的内容,然后分点概括。“连京城里的人也喜欢吃它”“是一种物美价廉的食品”,说的是它的第一个功用;“许多医书里讲它是一种味甘性寒的良药”,说的是它的第二个功用。

答案:①可作为食品食用;②可作为药品治病。 9.阅读下面的语段,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在天山高处,可以看到一个面积很大的天然湖。湖面明净如镜,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把湖山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在这幽静的湖中,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人家说山色多变,而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的。你站在高处瞭望湖面,眼前是一片赏心悦目的茫茫碧水,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的视线的是那闪闪的粼光,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镜,没有一点儿纤尘或者一根游丝的侵扰。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界线非常分明。

答: 解析:对象是“天然湖”,分层概括出其特点。第一句是总括,其余部分分为三层,分别写了湖水的明净与清澈,周围环境的幽静,湖色的变化。概括时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天山高处的天然湖湖水明净,环境幽静,湖色多变。 10.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字数不超过25个字。

太阳怨云:“你为什么总是匆匆跑掉?”云怨风:“你为什么吹得我站不住脚?”风怨太阳:“你为什么总是用灼热的鞭子赶着我跑?”

最后,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

答: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故事寓意的能力。由果溯因不难得出答案,本则故事的结果是“雨一直下不来,禾苗干死了”,原因是“太阳”“云”“风”互相“怨”。

答案:(示例)讽刺那些不承担责任、互相推诿而误事的现象。

1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重大决策终身追责”为开头,概括“重大决策终身追责”的主要目的。要求:①要点全面;②不超过55字。

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最终需要通过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实现公民权利、公众权利对公权力的有效制衡,切实加强对公权机关决策权的监督制约,特别是要震慑、消解那些干预责任追究的“背景”,约束、驯服那些妨碍责任倒查的“实力”,扫除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严格执法、严厉追责的各种阻力和障碍,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才能成为“活”的制度。

重大决策终身追责 解析:文段涉及“重大决策终身追责”的目的的内容是“实现公民权利、公众权利对公权力的有效制衡……扫除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严格执法、严厉追责的各种阻力和障碍”,这些内容显然已超过了55个字。可采用动宾结构对有效信息进行提取:一是有效制衡公权力,二是监督制约公权机关的决策权,三是震慑、消解干预责任追究的“背景”,四是约束、驯服妨碍责任倒查的“实力”,五是扫除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严格执法、严厉追责的各种阻力和障碍。三与四是对前面内容的进一步解释,只需考虑一、二、五即可。明确了这些后,用凝练的语言将主要信息表述出来即可。

答案:是为了有效制衡公权力,加强监督制约公权机关的决策权,扫除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严格执法、严厉追责的阻力和障碍。

12.下面是诗人席慕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的一段话,请以“诗不会式微”为开头概述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60个字。

如果有一首诗,不小心地进了一个人心里,它可以从隋唐一直传到当代。诗本身是可以脱离诗人而存在的,因为它把那个时代完成了,它代表那个时代。一首诗能把那个时代的感觉抓住了,把那个时代的人的生命感觉抓住了,那首诗就留下来了。所以诗不会不见,诗不会式微,诗本来就是安静的。一个压抑的时代,诗替人们说话;一个平安的时代,诗人到一边去吧。只是诗人到一边去,并不是式微,诗人是在安静地完成这个时代。

答: 解析:作答本题,首先要把握题干要求,明确题干要求以“诗不会式微”为开头概述所给文段的主要内容。其次要分析文段,明确文段主要讲的是“诗不会式微”的理由。最后从中找出原因并用概括性的语言作答即可。

答案:诗不会式微的原因是诗能抓住一个时代的感觉以及这个时代的人的生命感觉,诗只要能完成一个时代,就可以脱离诗人而安静地存在。

13.为下面的文字拟写一个醒目的标题,不超过18个字。

稳增长,促发展,为改革争取空间和时间,承压前行的中国经济显然需要“兴奋”起来。不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已经不能再走以前靠一轮接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来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老路:一旦感觉经济增长乏力,就立即打开货币政策的闸门,制造新的投资增长点,刺激房地产市场——这种注射“兴奋剂”式的增长方式,虽然让中国经济能够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