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进行特点。再听,用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分组练唱。2、听唱歌曲《夜歌》了解歌曲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拍子:四四拍、四五拍、四三拍。频繁的拍子变换,使歌曲更具摇曳、动荡的感觉。3、老师带领学生朗诵歌词,然后以整体听唱法学唱歌曲,让学生和着旋律的流动体会那种思乡与离愁。分组巩固练唱。 4、听《向阳花》——钢琴独奏 找出与歌曲《李玉莲调》相似的旋律,再听,启发学生发现与感受其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的微妙变化。感受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三、巩固练唱:1、唱一唱。再听歌曲《向阳花》,学生轻声跟唱。再听歌曲《李玉莲调》《夜歌》,感受旋律。2、再唱歌谱体会一下,然后唱歌词3、分组练唱,结合录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1、复习巩固歌曲《向阳花》《李玉莲调》《夜歌》等音乐。2、完成作业,在乐谱相似的地方画上记号。
六、板书设计:听:《向阳花》唱:《李玉莲调》《夜歌》
第六单元 溯流探源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1、听:《小白菜》2、唱:《青羊传》
教学目标:1、在欣赏歌剧小提琴协奏曲《小白菜》、《夜歌》等音乐活动中,感受民歌特点。找出经音乐家加工后的音乐作品在音调上与民歌的异同,了解中国歌剧音乐、钢琴独奏作品等与民歌、戏曲等之间密切的联系3、民歌进行创作的情景。
教学重点难点:弱起节奏、一音多字的演唱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录音机、教学磁带、乐谱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3、复习上节课的歌曲
二、新授歌曲:1、听:《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从远古始终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音乐情景逐步展开的线索。最后化蝶的描写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反映了人民的愿望与理想。2、在聆听主题时,学生可轻声哼唱,着重感受旋律富有起伏性的特点,感受乐句之间的衔接及语句的特点。3、哼唱主题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委婉、清丽的特色,相像
音乐旋律的变化与动人故事情节发展之间的联系。4、学唱歌曲《苏格兰的蓝铃花》。听范唱:感受苏格兰民歌的清丽流畅,语气轻柔婉转,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5、再听,学生可轻声哼唱,重点练唱一音多字的演唱。6、分组练唱,互相点评。
三、巩固练唱:1、唱一唱。再听歌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学生轻声跟唱。再听歌曲《苏格兰的蓝铃花》,感受旋律。2、再唱歌谱体会一下,然后唱歌词3、分组练唱,结合录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1、复习巩固歌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苏格兰的蓝铃花》。2、掌握并熟练节奏。
六、板书设计:听:《小白菜》2、唱:《青羊传》
教学后记:通过歌曲的学唱,使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中外民歌,通过比较演唱,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歌艺术的了解,弘扬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代代相传。
第七单元 彼岸新潮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白兰鸽》 听:《密西西比河》、《捷瑞克之役》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密西西比河》、《捷瑞克之役》,了解黑人历史和美国音乐发展之间的关系。2、歌曲演唱时能表现诙谐、乐观的情绪。 教学重点:歌曲中附点的演唱 教具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欣赏
1、初听歌曲《密西西比河》,讨论:从这首黑人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2、请学生介绍有关美国黑人的知识。3、教师介绍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以及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4、复听歌曲,让学生说说对歌曲的速度、音色、节奏、旋律有什么特别的感受。5、初听歌曲《捷瑞克之役》,无伴奏合唱中“静中有动,动中有序”的特点。6、复听歌曲,从歌曲的节奏入手,感受歌曲所表现的人们团结而紧张的情绪,体会歌曲强烈的动感、默契的声部配合以及强弱变化的处理效
果。
三、歌曲教学 1、听范唱录音,从歌曲奔放、跳跃的旋律中体验歌曲诙谐、乐观的情绪。2、听教师弹奏旋律,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4、自学歌词并上台演唱,其他同学作出评价。5、集体演唱。6、介绍歌曲7、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