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笔记

我国植物线虫危害的情况:

---在我国温暖地区的根结线虫(花生,黄瓜等蔬菜) ---东北和黄淮区的大豆胞囊线虫

---甘薯茎线虫、小麦粒线虫和水稻干尖线虫在生产上均造成严重的危害。 ---1982年松材线虫传入我国造成流行和危害。 1、植物寄生线虫的形态与结构: 形态和大小:

1) 虫体透明、很细、线状、不分节的低等动物;肉眼不易发现 2) 大小差异大:

3) 植物线虫较小:0.3 – 1 mm,最长4mm;宽0.015-0.035mm。 4) 动物线虫较大,最长可达8 m

5) 线虫细长呈线形,因此得名为线虫;有的呈纺锤形。

6) 大多数植物线虫体形为雌雄同形;少数为雌雄异形,雌虫成熟膨大后成柠檬形或梨形。 结构:

1)体壁(几乎透明)

---角质层:最外层,保护作用 ---下皮层:

---分泌角质层(蜕皮) ---营养贮存:糖原、脂肪

---肌肉层:虫体蠕动 2)体腔(假体腔):肌肉直接和内部器官相接触,没有体腔上皮,有体腔液,湿润各个器官,起着呼吸和循环系统的作用,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可算是一种原始血液。(缺乏真正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口孔至肛门的直通管道,包括口孔、口腔、食道、肠和肛门,口针(吻针)穿刺植物组织、分泌消化酶、吸取营养物质。

---神经系统:自神经环通往虫体各部位,向前6股神经通到口唇区的突起、刚毛和侧器;向后6股延伸到腹部和尾部的侧尾腺等。

---生殖系统:非常发达,雌虫:1-2卵巢,雄虫:1个精巢

---排泄系统:单细胞,神经环附近可看到排泄管和位于虫体腹部的排泄孔。 2、植物寄生线虫的主要食道类型:

1) 垫刃型食道:整个食道可分为四部分,靠近口孔是细狭的前体部,往后是膨大的中食道

球,之后是狭部,其后是膨大的食道腺。背食道腺开口位于口针基球附近,而腹食道腺则开口于中食道球腔内;

2) 滑刃型食道:整个食道构造与垫刃型食道相似,但其背、腹食道腺均开口于中食道球腔

内,中食道球方圆形,大于体宽3/4 ;

3) 矛线型:口针强大,食道管前部较细薄,向后加宽厚,呈瓶状齿针和齿针延伸部。 雌虫生殖系统由卵巢、受精囊、子宫和阴门等组成。 雄虫生殖系统由睾丸、精囊、交合刺等组成。 3、植物线虫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寄生性:

----寄生性:专性寄生;部分可以真菌为食(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菌丝体繁殖松材线虫)

----口针的功能

1)穿刺 2)分泌唾液和酶类 3)吸收液态氧分

----寄生部位:

1)90%寄生在植物根内(或土壤环境中)2)10%寄生在植物的地上部 ---植物的根、地下茎、鳞茎和块茎等(地下部) ---植物的茎、叶、芽、花、穗等(地上部) --根寄生 --茎寄生

----寄生方式(取食习性):

1) ---外寄生:虫体在外,仅头部刺入寄主组织取食(蚜虫);矛线目的线虫。 2) ---内寄生:虫体进入组织内取食

1)定居性:胞囊线虫和根结线虫 2)迁移性:短体(根腐),穿孔线虫 --寄生方式可发生改变 ----寄主范围:因种类而异

---小麦粒线虫仅寄生小麦、黑麦,很少寄生大麦 ---大豆胞囊线虫仅侵染大豆等豆科植物 ---根结线虫和茎线虫寄主范围极广 ---有些线虫还有生理小种等

----趋化性:植物寄生线虫通过头部的化感器,接受植物根分泌物的刺激,向根部游动的特性

致病性:

线虫单独为害:

1) 穿刺吸食和组织内创伤;食道腺分泌物(有助于口针穿刺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