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衡阳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达标测试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5月10日,50多个市镇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C.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2.36.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B.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在途的寒冬。

C.都市里的升沉荣辱,振颤着长期迟顿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D.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要塞(sài) 气氛(fēn) 不逊(xùn) 深恶痛疾(wù) ....B.颁发(bān) 翘首(qiáo) 诘责(jié) 悄无声息(qiǎo) ....C.溃退(kuì) 教诲(huǐ) 滞留(zhì) 颔首低眉(hàn) ....D.轩昂(xuān) 解剖(pōu) 炽热(chì) 黯然失色(àn) ....4.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凝惑 劳碌 好意难却 谆谆教诲 B.真谛 小憩 黯然失色 举步唯艰 C.丑陋 酝酿 筋疲力尽 颔首低眉 D.熔液 沸腾 诚惶诚恐 器宇轩昂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若(ruó) 翘首(qiào) 瞬间(shùn) 潇洒(xiāo) ....B.优雅(yǎ) 屏息(píng) 飘浮(piāo) 由衷(zhōng) ....C.掠过(lüè) 酷似(kù) 敛声(liǎn) 慷慨(kǎi) ....D.刹那(chà) 旋风(xuàn) 悄然(qiāo) 缭乱(liáo) ....二、名句默写

6.(9分)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②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③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⑥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⑦月黑雁飞高, 。(卢纶《塞下曲》) ⑧愿将腰下剑, 。 (李白《塞下曲》)。

⑨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三、字词书写

7.给下列字注音。

阙( ) 湍( ) 涧( ) 曦( ) 巘( ) 四、诗歌鉴赏

8.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上阕通过哪些景色描写来营造意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虽我之死”中的 “之”相同的一项是( ) A.本在冀州之南 B.汝之不惠 C.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D.告之于帝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吾与汝毕力平险(__________) .②方七百里(____________) .③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__________) .④何苦而不平(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结局的作用是什么?

5)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愚公的身上,我们可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10.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啸( )

溯( ) 漱( )

嶂( ) 襄( ) 奔( ) 属( )

(1)答谢中书书(__________) .(2)晓雾将歇(__________) .(3)实是欲界之仙都(__________)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本报讯(记者鲍道苏)

①4月24日下午,在春光明媚的清华园里,随着乐队奏响由我国著名科学家李四光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行路难》,清华大学庆祝建校88周年中外艺术歌曲演唱会开始了。

②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盛行欧洲的一种抒情歌曲,“五四”时期传入中国后,以李叔同等为代表的文化人、音乐家选用外国音乐填词,创作了一批学堂乐歌,成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先驱。以后,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优秀的词、曲作家创作下许多佳作。从广义上说,现在提倡的艺术歌曲是发声方法科学,内容健康、抒情、优美、艺术性较高而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古今中外优秀歌曲。

③这次演唱会是在教育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等单位承办的。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和清华大学万余师生员工欣赏了演唱会。关牧村、杨洪基、潘淑珍、付海燕等著名歌唱家演唱了《渔光曲》《延水谣》《三套车》等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博得阵阵掌声。

④清华大学有关人士认为,这次演唱会之所以在师生中产生强烈共鸣,是因为清华大学有着重视艺术教育的优良传统。当年,从清华校走出了洪琛、赵元任、黄自、张肖虎、曹禺等一大批艺术界名人。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开设了数十门人文社会科学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的艺术类课程现在已经形成了以普及音乐舞蹈知识为目标的限定性选修课,以扩大艺术知识面、增加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为目标的艺术类选修课,以深化艺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为目标的音乐辅修课等三个层次;欣赏性的理论课,实践性的技巧课,合作性的排练课等三种类型,倍受清华学子青睐。清华大学已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据悉,教育部已确定在全国高校广泛开展中外艺术歌曲演唱活动。 1)请为上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主标)。 2)对于“艺术歌曲”理解不正确的是( ) A.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 B.五四时期的学堂乐歌

C.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古今中外优秀歌曲 D.发声方法科学、内容健康、抒情、优美的歌曲

3)新闻的标题有:A引标, B主标, C副标。如果把下面的话作为这则新闻的标题之一,应是什么标题?(_______)(将序号写在括号内)

教育部确定在全国高校开展中外艺术歌曲演唱活动

4)从新闻的结构上看,第①段属于___________,第②至⑤段属于______,其中第②段属于__________。

5)“清华大学有着重视艺术教育的优良传统”,其具体表现是什么?请作简要说明。 1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1分)

①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咐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②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a( )地走到铁道边,慢慢b(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c(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d(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请在上面选文括号内依次填入适当的动词,并说说使用这些动词对描写父亲又什么妙处?(6分) a. b. c. d.

好处:

2)选文第①段中划波浪线句子一连用了两个“聪明”,“聪明”的意思是“智力发达”,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2分)

3)请体会选文第②段中画线句父亲的语言描写蕴涵的情味? (1分) ....4)生活中,你有过为父亲而流泪的经历吗?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在空白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2分)

“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这泪中有理解,有关怀,更有无限的感激;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让这泪化作一把雨伞,为父亲遮住外面的风雨。让这泪化作__________, 。 七、语言表达

13.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环而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委而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恒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下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14.生活中,感动无处不在。一个人、一件事、一次经历、一本书或一处美景,往往都要让我们感动不已。快乐的,我们热血沸腾;苦痛的,我们潸然泪下……感动给我们心灵以巨大冲击,给我们灵魂以深度触动,它让我们终生难忘。以“感动”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