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汽车空调控制系统设计1毕业论文

1 绪论

1.1 论文背景及意义

汽车空调作为一种舒适性空调,不仅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也是提高汽车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空调的温度控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外一些大汽车公司的高档汽车上纷纷装有全自动的空调系统,而国内大部分高档汽车的空调控制器是进口的,目前还没有自主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空调自动控制器。总体来看,我国目前汽车空调系统的电子化程度较低,大多数仍采用手动控制或简单的位式控制。

手动控制一方面会出现车内温度与乘员舒适要求相差很大,不能满足舒适性和节能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容易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降低行车的安全性。手动控制己成为汽车空调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而国外一些高档汽车上已经配有全自动汽车空调系统,并且对这些先进的技术率先申请了专利,对知识产权进行了保护,因此无法破解其核心技术,这样就形成了引进-落后-再引进-落后的恶性循环,严重阻碍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贸易大市场的形成,国外先进的汽车空调控制技术对国内汽车工业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压力,汽车工业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只有自主开发适合我国交通、气候的汽车空调全自动控制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制订出汽车空调控制器的产品标准,才能提高我国汽车工业整体水平,否则就会在竞争中失败,因而 加紧汽车空调全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己超过1亿万辆,汽车年产量约18000万辆,

汽车空调市场有着广阔前景。而现在进口汽车空调控制器的价格较高,而实际的生产成本较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全自动控制的空调汽车由于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和节能性以及方便驾驶员操作等优点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因而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个机遇,自主开发研制先进的汽车空调控制系统,不仅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汽车工业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

在对全合一空气混合型的汽车空调系统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模糊控制策略和软硬件系统的研究,设计出汽车空调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智能温控系统。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分析

我国现有主要汽车空调生产厂家多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引进国外技术生产线和生产设备,还有些是中外合资企业,国内汽车空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特别在自动控制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很大,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难以满足整车企业的系统化、模块化采购。另外在温度控制方法方面,学术界普遍认为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等理论适用于描述非线性系统。对模糊理论与传统控制理论的关系学术界进行了很多的讨论

[1]

国外一些大汽车公司的汽车空调系统代表了全自动空调的最高水平。

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汽车公司已经相继开发出各自的自动空调系统[1]。

通用汽车公司某型汽车车身计算机模块(BCM)控制的空调系统是较典型自动空调系统。高模块监视高压管路、低压管路的温度以及蓄压罐的压力发动机冷却水温等信号。如果系统不在设定的范围内工作,BCM将压缩机电磁离合器脱离。该系统用一个双向电动机调节混合风门开度,并用5

个操纵机构分别控制各个模式风门和加热器热水阀,还用功率模块控制鼓风机的转速。根据驾驶员输入的温度、车室内外温度及制冷剂低压管路温度,BCM计算出气流分送模式,鼓风机转速及混合风门开度,然后进行相应的控制

[2]

而克莱斯勒公司的某些汽车空调还以占空比的方式对压缩机离合器进

行控制。日本丰田某型汽车自动空调监测车内外温度、蒸发器温度、冷却水水箱温度以及阳光辐射强度、压缩机转速等参量,通过控制压缩机磁吸、风机转速和温度混合风门、新风风门和模式风门的伺服电机,进行车室温度调节。自动功能下该空调ECU(电子控制单元)首先计算送风温度,并根据送风温度控制风机转速、混合风门开度、压缩机启停及送风模式[2]。

模糊控制在国外发展非常迅速,在IEEE上有关于模糊系统的专刊,而且定期举行模糊系统协会国际会议。在欧美、日本等地,模糊控制理论迅速应用到了商业产品中去,其中就包括日本把模糊控制成功应用到地铁和各种家电产品的实例[2]。

现在在国外的模糊控制理论研究基本上在每个领域上都取得了成功,当中包括工业温度控制,大型空调系统控制和电冰箱温度等。在多输入输出非线性系统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功,突破了传统控制方法的局限[2]。

从市场占有情况看,由于目前大多数汽车空调生产未上规模,加上总类繁多,国内汽车空调销售市场仅为几家所垄断。比较而言,国内的汽车空调控制要稍逊一些。广州标致汽车空调的电子控制系统根据车内温度、环境温度、蒸发器温度、送风温度及人为设定值、通过控制风机转速、压缩机离合器开合及热水阀大小来进行温度调节。奥迪100汽车的空调系统模式风门是手控的,鼓风机转速由继电器控制,压缩机离合根据蒸发器温度控制。奥拓汽车空调就更为简单,没有舒适性控制用的传感器,对室温

靠人为控制。另外一些形式的汽车空调还未产品化。有人认为光线的入射角会对热负荷影响很大,而对此制定了一套相适应的控制策略。也有这种研究如何通过计算确定送风量、送风温度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并且均匀分布的温度场也会由于人的舒适感不同而产生舒适性差异。对此有人研究针对前排、后排车座的双蒸发器运行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控制。还有人针对司机和乘客的个体舒适性用不同出口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压缩机启停来控制车厢内温度也需进行相应的控制才能达到更优。

国内80年代就参加到模糊控制领域的研究讨论当中,到了90年代和最近几年,己经在模糊控制等智能控制领域得到了较成熟的发展。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研究涉及了基于传统PID的模糊控制,基于神经模糊网络模糊控制和时空混沌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等。可以说国内的理论研究已经朝纵深发展,理论体系也比较完善。

而在实践应用领域,模糊控制在近几年几乎涉及到各个重、轻工业领域。在空调制冷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各种家庭小电器中都可以看见用模糊控制方法实现优化处理的应用文章[5]。

国内汽车空调生产企业如何利用电子技术提升传统空调产品的技术含量走上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之路,将成为我国未来几年汽车空调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

1.3 汽车空调的特点

与一般建筑空调相比,汽车空调有其特殊性。首先,汽车是个移动物体,外界气候条件变化大,车外热负荷变化大,以至于难以确定标准的车外设计参数。其次,由于汽车车室内乘员密度大,人体热量大,要求的制冷能力大,汽车开启空调与乘员进入车内往往是同一时刻,乘客要求一进入车室,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享受到空调效果;而汽车车身在开空调之前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