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离体牙的不同,确定磨片的剖开方向。磨牙在近中根处作颊舌切面观,前磨牙作颊舌切面观,前牙作近远中切面观。
(2)根据离体牙的外形,确定中线,平分整个牙体,铅笔标记。 (3)用磨石(电机)或钻针(涡轮机)沿中线剖开牙体。 (4)将剖面磨光,观察。
3.描绘上颌中切牙的髓腔形态
(1)绘制近远中剖面髓腔形态:根据冠长(10.5mm)、根长(13.Omm)用铅笔画a、b、C三条平行线,ab=10.5mm,bc=13.Omm,过三条线作垂线d,以d为中线,根据牙冠近远中径(8.5mm)、牙颈近远中径(7.Omm)分别作冠宽线和颈宽线(图2一llA)。注意唇面颈缘曲度不超过冠长1/3(图2一llA虚线所示)。
A B C D 图2-ll上颌中切牙近远中剖面髓腔形态
A.画线B.画外形轮廓C.画髓腔形态D.修改完成
在图2-1 1A的基础上,根据上颌中切牙唇面冠根外形特点,画出唇面冠根外形轮廓(图2.11B)。 根据冠观察的上颌中切牙近远中剖面髓腔形态特点髓腔与牙体外形的关系,画出近远中静面髓腔形态。要求髓室顶最宽部位于牙冠中部,并且向根尖逐渐变细(图2-1IC)。
对照标本检查并修改,完成上颌中切牙近远中剖面髓腔形态(图2-11D)。
(2)绘制唇舌剖面髓腔形态:用上述方法首先画出a、b、C三条横线,然后根据唇舌 径(7.0 mm)、牙颈唇舌径(6.0 mm)分别画出牙冠和颈根的唇舌向宽度,再根据上颌中切 牙邻面外形特点,画出邻面冠根外形轮廓(图2-12A)。 根据上颌中切牙唇舌剖面髓腔形态特点,髓腔与牙体外形关系画出唇舌剖面髓腔形态。要求髓腔最宽处位于颈部,髓腔分别向切端和根尖方向逐渐变细(图2.12B)。 对照标本检查并修改,完成唇舌剖面髓腔形态。(图2-12C)
A B C
图22l2上颌中切牙唇舌剖面髓腔形态
A.画外形轮廓 B.画髓腔形态C.修改完成 4.在下颌第一磨牙剖面图上,填写各结构名称。 【思考题】
1.前牙髓腔形态与牙体外形有何关系? 2.磨牙髓腔与牙体外形的关系?
12
3.多根牙与单根牙的髓腔形态有何不同?
【实验报告与评定】 评定学生绘制的上颌中切牙及下颌磨牙剖面图。
实验七 牙合 型观察(3学时)
【目的和要求】 了解牙列的形态;掌握覆牙合,覆盖,牙尖交错位,正中关系牙合,下颌姿势位等概
念与意义。
【实验内容】 口腔检查与牙合型观察。
【实验用品】 口腔治疗盘,镊子,口镜,探针,卡尺,咬合纸。 【方法和步骤】 每2人一组,根据检查表内容,互相检查。 1.首先检查正中牙合正中牙合是指上下牙弓牙合面接触最广,牙尖相互交错的位置。 (1)测量前牙的覆牙合:测量上颌中切牙盖过下颌中切牙唇面的垂直距离。 (2)测量前牙的覆盖:测量上颌中切牙切缘到下颌中切牙唇面的水平距离。 (3)检查第一磨牙的牙合关系: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正对下颌第一磨牙的颊沟,上颌第一磨 牙的近中舌尖位于下颌第一磨牙的中央窝内,此为中性牙合。如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磨牙颊沟的远中,此为近中错牙合。如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磨牙颊沟的近中,此为远中错牙合。 2.检查颌位
(1)牙尖交错位:又称正中牙合。 (2)正中关系牙合:也称下颌后退接触位。
(3)下颌姿势位:又称息止颌位,观察颌位是否位于正中,测量息止牙合间隙。 (4)肌接触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