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作为从国外引进技术、设备以及与国外厂商谈判签约的依据 9. 与项目协作单位签订经济合同的依据 10. 作为项目后评价的依据。 四、可行性研究的深度要求
1. 应能充分反映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成果 , 内容要齐全 , 结论要明确 , 数据要准确 , 论据要充分 , 要满足决策单位或投资人的要求
2. 选用主要的设备 , 参数应能满足预订货的要求 , 引进技术设备的资料应满足合同谈判的要求
3. 重大技术经济方案 , 应对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比选 4. 确定的主要工程技术数据 , 应满足初步设计依据的要求 5. 投资估算深度应满足投资控制准确度要求
6. 构造的融资方案应能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决策的需要
7. 应反映在可行性研究中出现的某些方案的重大分歧及未被采纳的理由 , 以供委托单位或投资人权衡利弊进行决策 ;
8. 应附有评估、决策审批所必需的合同、协议、意向书、政府批件等。 五、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与项目建议书的审批相同. 1Z101060 设备更新分析
lZlOl061 掌握设备磨损的类型及补偿方式 一、设备磨损的类型
设备磨损分为两大类 , 四种形式。 ( 一 ) 有形磨损 ( 又称物理磨损 ) 1.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实体产生的磨损、变形和损坏,称为第一种有形磨损 2. 设备在闲置过程中受自然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实体磨损,称为第二种有形磨损 △考试大一级建造
上述两种有形磨损都造成设备的性能、精度等的降低,使得设备的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增加,效率低下 , 反映了设备使用价值的降低。 ( 二 ) 无形磨损 ( 又称精神磨损、经济磨损 )
1. 设备的技术结构和性能并没有变化,但由于技术进步,设备制造工艺不断改进,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 同类设备的再生产价值降低,致使原设备相对贬值。这种磨 损称为第一种无形磨损。
2. 第二种无形磨损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创新出结构更先进、性能更完善、效率更高、耗费原材料和能源更少的新型设备,使原有设备相对陈旧落后,其经济效益相对降低而发生贬值。
两者是相同点:有形和无形两种磨损都引起机器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 不同的是,遭受有形磨损的设备,特别是有形磨损严重的设备,在修理之前,常常不能工作;而遭受无形磨损的设备,即使无形磨损很严重 , 其固定资产物质形态却可能没有磨损,仍然可以使用,只不过继续使用它在经济上是否合算,需要分析研究。 二、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
设备有形 磨损的局部补偿是修理,设备无形磨损的局部补偿是现代化改装。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完全补偿是更新
lZl0l062 掌握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原则 一、设备更新的概念
设备更新是对旧设备的整体更换,就其本质来说,可分为: 原型设备更新
新型设备更新
二、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原则
1. 不考虑沉没戚本。沉没戚本是既有企业过去投资决策发生的、非现在决策能改变( 或不受现在决策影响)、已经计入去投资费用回收计划的费用。由于沉没成本是已经发生的费用,不管企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 这项费用都不可避免地要发生 , 因此决策对它不起作用。 例如 , 某设备4年前的原始成本是 80000 元,日前的账面价值是 30000 元,现在的净残值仅为 15000 元。在进行设备更新分析时 , 4 年前的原始成本为 80000 元是过去发生的而与现在决策无关 , 因此是沉没成本。目前该设备的价值等于净残值 15000 元。 2. 逐年滚动比较。
会计的职能
lZl02011 熟悉会计的职能 一、会计的概念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个基本职能。 ( 一 ) 会计核算职能
是指会计对客观经济活动的表述和价值数量上的确定,为管理经济提供所需的信息。 记账、算账和报账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 会计核算具有以下特征 :
1.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2. 会计是核算已经发生的事实,具有可验证性 3. 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综合性 ( 二 ) 会计监督职能
是指会计在其核算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审查。 会计监督具有以下特征 :
1. 会计监督是一种经常性的监督,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
2. 会计监督主要利用各种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3. 会汁监督是以法律、法规和制度为依据的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IZl02012 熟悉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也称之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是指进行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主要是规定会计核算的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 即法人 ) 的区别: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也就是说法人是会计主题,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二、持续经营
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元限期地延续下去 , 在可预见的未来 , 不会进行清算。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和延续。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会计年度可以是日历年,也可以是营业年。我国通常以日 历年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以公历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为一个会计年度。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会计期间。
会计期间的划分为会计工作确定了一个阶段性的时间范围,从而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
四、货币计量 △考试大一级建造
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 规定,在会计核算中,企业会计应通常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按规定选择其他货币作为记账 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lZl02013 熟悉会计核算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
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即真实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 二、可比性原则
第一,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第二,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三、相关性原则
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经济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首先满足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 其次才是其他的会计信息使用者。 四、及时性原则 五、明晰性原则 六、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又称应计制或应付会计基础,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人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 , 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 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人和费用。
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是收付实现制。在收付实现制下,对收入和费用的人账,完全按照款项实际收到或支付的日期为基础来确定它们的归属期。 七、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 , 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 , 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 , 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配比原则包括收入和费用在因果关系上的配比和时间意义上的配比。 八、谨慎性原则
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或审慎原则 , 是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汁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 ,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 , 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九、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的计量。
十、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考试大一级建造
收益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 , 即仅仅与本期收益的取得有关 , 必须
反映于本期的损益之中。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一般修理费等。 资本性支出则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不是仅仅为了本期收益,而是与本期和以后几期的收益有关系。因此,应当在以后逐步分配计入各期的费用。如购建固定资产、开发无形资产 等。 十一、重要性原则
十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比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业务.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工具
lZl04012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般认为 ,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四个。 ( 一 ) 持续均衡的经济增长 ( 二 ) 充分就业 ( 三 ) 物价水平稳定 ( 四 ) 国际收支平衡 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常用的有需求管理政策、供给管理政策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 一 ) 需求管理政策
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二 ) 供给管理政策
供给管理包括控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 , 指数化政策 ,人力政策 ,增长政策。 ( 三 ) 国际经济政策
1Z104013 了解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银行制度规定,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调节利率,影响投资和整个国民经济以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
货币政策一般分为以扩大总需求为目的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以减少总需求为目的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逆经济风向执行的。 一、银行制度与货币创造机制
银行系统分为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是一国的银行的银行、发行银行和国家的银行。 我国的中央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 , 它的主要职责是 :
第一,作为商业银行的银行,接受商业银行的存款,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并领导与监督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
第二 , 代表国家发行纸币。
第三 , 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考试大σ一级建造师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信贷业务而获取利润的经济单位。它的性质和一般的企业一样。我国现有的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都属于商业银行 , 其从事的业务包括 :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代客结算等。
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存款中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商业 银行在吸收存款后 , 必须按法定准备率保留准备金 , 其余的部分才可以作为贷款放出。
而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多少 , 则取决于法定准备率的大小。 D=R/r
可以看出 , 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 , 与最初存款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