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组内或与同桌互相提问题并列式解答。然后再全班讨论交流。 2、完成教材第40页的“课堂活动”的第2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要解决“二年级有学生多少人”,先要解决“一年级学生有多少人”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计算三位数的加法应注意: 1、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五、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中,应先复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和十位满十进1的计算,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沟通和运用迁移的方法,为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做铺垫。教学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运用迁移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从而,学生在捕捉联系和发现窍门的“顿悟”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经验的迁移与同化,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拓展。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时也体验了成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
教科书“练习八”的部分习题和思考题,其中第1、2、7题是计算题,巩固计算方法。第3、4、5、6、8、9、10题都是应用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ll题是加法竖式填空题.有一定的思考性,分析的方法比。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2、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理解题意与思维的能力。 学习学重难点
理解题意,提高思维能力。 学习方法
学生通过算式的对比分析,发现算理的所在,通过设置有价值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现矛盾,构建新知来学习本课的内容。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计算卡片、计数器。
学生准备:直尺、计数器。 板书设计
13
第三课时
计算: 解决问题 数位对齐 读取数学信息
从个位加起 理解题意(画图、抓关键语句) 哪一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解答并检查
??
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学习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时间约5分钟) 通过巩固旧 1、三位数加三位数应该怎样计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知,理清本单元算? 然后全班交流,总结:数位对的的知识重点; 2、出示知识要点并引导学生总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通过讨论交流培结算理及注意事项。 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八” 在算一算的 第1题。 过程中,激发学 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例 生的求胜、求对 如男生完成第一行,女生完成第二 的心理,释放学 行,或者开火车口算,看谁算的又 生的求知欲望, 对又快等等。 倡导不进位加法 2、出示教材第41页“练习八” 计算的多样化, 第2题。 激发学生的兴 这是什么计算?列竖式计算加 趣。 法应该注意些什么?你能不能又快 在计算之 又准确地计算这些题?说一说你是 余,让学生找一二、计算练习 怎样算的? 学生自主交流,集体评找不同。既训练(时间约10分钟) 3、师导语:你们喜欢找不同吗?议,完成练习。 了学生的计算能 下面我就来练一练大家的眼力! 力又培养了他们 出示教材第41页“练习八”第7 的观察、分析、 题。安排原来的4位同学进行板演, 判断等数学能 其余自主练习。质疑:这些计算题 力,更重要的是 与第2题有什么 巩固了本单元的不同?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重点知识。
14
学习环节 学习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巩固练习 (时间约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