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31心理学笔记及练习题

一般来说,智力的发展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即增长阶段、稳定阶段、衰退阶段。

从出生到15岁左右,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增长,之后以负加速方式增长,增长逐渐减慢。一般在18到25岁之间,智力的发展达到高峰。

在成人期,智力表现为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保持期,可持续到60岁左右。 进入老年阶段(60岁以后),智力的发展表现出迅速下降现象,进入衰退期。

但由于智力是由许多不同的成分组成的,智力的各种成分的发展轨迹各不相同,达到顶峰的年龄以及增长与衰退的过程也各不相同。

[简答]斯皮尔曼有关智力研究中的g因素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在20世纪初最早对智力问题进行了探讨。他发现,几乎所有心理能力测验之间都存在正相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一个测验上得了高分,那么,在其他测验上,他的得分往往也较高。斯皮尔曼提出,在各种心理任务上的普遍相关是由一个非常一般性的心理能力因素或称g因素所决定。在一切心理任务上,都包括这个一般因素(g因素)和某个特殊因素(或称S因素)两种因素。这就是斯皮尔曼提出的智力二因素理论。他认为,g因素是人的一切智力活动的共同基础。s因素只与特定的智力活动有关。一个人在各种测验结果上所表现出来的正相关,是由于它们含有共同的g因素;而它们之间又不完全相同,则是由于每个测验包含着不同的S因素。斯皮尔曼认为,g因素就是智力,它并不能直接由任何一个单一的测验题目度量,但是可以由许多不同测验题目的平均成绩进行近似地估计。 [简答]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这七种智力为:(1)言语智力。(2)逻辑—数学智力。 (3)空间智力。(4)音乐智力。(5)身体运动智力。(6)人际智力。(7)内省智力。

[简答]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活动可以区分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物,这三个维度的各个成分可以组成为一个三维结构模型。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和行为。它们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智力操作指智力活动的过程,它是由上述种种对象或材料引起的包括认知、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智力活动产物是指运用上述智力操作所得到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以按单元计算,可以分类处理,也可以表现为关系、转换、系统和应用。由于三个维度和多种形式的存在,人的智力可以在理论上区分为5 x5 x6=150种。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模型同时考虑到智力活动的内容、过程和产品,这对推动智力测验工作起了重要的作用。

[简答]达斯的PASS模型:

加拿大心理学家达斯结合鲁利亚的神经生理学成果提出了研究认知活动的PASS模型。PASS是指“计划一注意一同时性加工一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其中注意系统又称注意一唤醒

系统,它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系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三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力活动的运行。PASS模型认为,注意、信息编码和计划之间是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影响的,计划过程需要一个充分的唤醒状态,以使注意能够集中,进而促使计划的产生。编码和计划过程也密不可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任务往往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编码,个体如何加工这些信息也是计划的功能,所以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也要受到计划的影响。 [简答]智力测验可以划分为:

(1)根据施测对象的数目,智力测验可以划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个别测验指那种在同一时间内主试者只能对一个受测者进行施测的测验。如比内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等大多数儿童智力测验都属于个别测验。团体测验,指能够在同一时间内由一位主试者对多名受测者进行施测,如一般的教育测验,各种人格量表,以及团体智力测验等都是集体进行的。

(2)根据智力测验时题目内容的呈现的方式不同,智力测验可以划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文字测验的题目以文字材料组成并呈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