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有的人听觉能力特别好,能够听出远处的轻微声音,这说明他的听觉( ) 、 A.差别阈限高 B.差别阈限低 C.绝对阈限低 D.绝对阈限高 20.常看到有人对老年人讲话要放大声音,这说明老人的听觉的( ) A.差别阈限高 B.差别阈限低 C.绝对阈限低 D.绝对阈限高 21.感觉阈限和感受性成( )
A.正比 B.反比 C.没有关系 D.平行关系
22.在视觉后象中,所保持的形象与原有的刺激性质相反时,这种后象被称作为( ) A.正后象 B.负后象 C.后象 D.遗觉象 三、多项选择题
1.人的感觉根据它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 )
A.近距离感觉 B.内部感觉 C.远距离感觉 D.超感知觉 E.颜色感觉
2.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是个临界值。它包括( )
A.绝对刺激量 B.差别刺激量 C.绝对感受性 D.绝对感觉阈限 E.差别感觉阈限 3.视觉的适应现象最常见的有( )
A.明适应 B.暗适应 C.大小适应 D.形状适应 E.距离适应 4.颜色感觉的属性有( )
A.冷色 B.温色 C.色调 D.饱和度 E.亮度 5.声音感觉的属性有( )
A.音强 B.音高 C.音色 D.音域 E.音量
6.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特性,可把知觉分成( ) A.视知觉 B.听知觉 C.触知觉 D.嗅知觉 E.味知觉
7.根据知觉所反应的事物的主观特性,知觉可分为( )
A.空间知觉 B.时间知觉 C.运动知觉 D.社会知觉 E.颜色知觉 8.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E.集中性
9.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也称格式塔原则,主要包括( ) A.接近性 B.相似性 C.连续性 D.封闭性 E.良好图形 10.知觉恒常性包括( )
A.大小恒常性 B.形状恒常性 C.颜色恒常性 D.亮度恒常性 E.味觉恒常性 11.人们对时间知觉的形式主要表现为( )
A.对时间的分辨 B.对时间的确认 C.对持续时间的估量D.对时间的预测 E.对时间的回忆
12.形成人的时间知觉的主要线索包括( )
A.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B.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 C.借助计时工具 D.客观事件的数量和性质 E.主观生活经历的多少
13.引起人们产生深度知觉的属于客观刺激方面的线索有( )
A.视野中的高度 B.物体有无遮挡 C.线性透视 D.纹理变化 E.光照与阴影 14.影响人们时间知觉的因素主要有( )
A.感觉通道的性质 B.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C.个体的兴趣和情绪 D.经历丰富还是经历简单 E.对事件的期待还是厌恶
15.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它包括( )
A.对他人的知觉 B.对自我的知觉 C.对社会事件的知觉 D.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E.对距离的知觉
16.人在社会知觉的信息整合过程中会产生(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效应 E.第一印象效应
四、简答题
1.简述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2.什么是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3.简述颜色感觉的三种属性。 4.简述主要的色觉理论。 5.简述声音的属性。 6.简述听觉理论。
7.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8.什么是知觉组织的格式塔原则? 9.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哪些方面? 10.简答影响深度知觉的线索。
11.简述形成社会刻板印象的主要原因. 12.简述社会知觉有哪些独特性。
五、论述题
1.论述晕轮效应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良影响。 2.结合实际论述社会认知过程中信息整合的特点。
六、案例分析
1.分析吉姆的故事。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吉姆是一个学生,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热情而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将吉姆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例如,第一段中说吉姆与朋友一起去上学,走在洒满阳光的马路上,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与新结识的女孩打招呼;第二段中说吉姆放学后一个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他没有与新近结识的女孩打招呼等。实验中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让四组被试各阅读一段文字,然后问他们:“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热情的;第二组大部分认为吉姆是孤独内向的,只有1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95%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外向的;第四组只有3%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另外,心理学家又在呈现两段文字之间增加了一些其他活动,结果发现,大部分被试会根据活动以后得到的材料对吉姆的个性进行判断。
(1)以上实验的情况可以说明,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这种社会知觉的现象叫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2)在呈现两种材料当中,由于增加了其他的活动,所以被试对新近获得的信息印象更深,这种社会知觉的现象叫近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请用心理学的有关社会知觉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2.通常人们会对不同职业、性别、民族、地区、国家等群体的人们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比如:人们通常觉得英国人有绅士风度、聪明、因循守旧、爱传统、保守;美国人民主、天真、乐观、友善、热情;日本人善于模仿、进取、尚武、有野心;法国人爱好艺术、轻率、热情、开朗。我国大多数人认为,北方人直率、豪放、粗扩、大方、但缺乏灵活性和耐心等;南方人精明、心细、开放、思维灵活、但有点斤斤计较等等。 请用心理学中有关社会知觉的理论知识分析以上现象,并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以上情况说明,在对人的社会认知中确实存在着社会刻板效应的现象。社会刻板效应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一群人作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的偏见,阻碍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往。社会刻板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1)认知者总是希望根据较少的信息作出全面的推论;
(2)每一个群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目标,因而同一群体中的个体就会有许多相似之处; (3)接触机会的限制,人们通过间接方式得到的信息形成了刻板印象难以改变; (4)社会刻板印象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可以快速补充社会认知过程中的缺失信息; (5)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确实会对人产生影响。
第四章 记忆与学习 同步练习
一、名词解释
1.记忆 2.陈述性记忆3.情景性记忆 4.图式5.组块 6.前摄干扰与倒摄干扰7.记忆术 8.学习9.接受学习10.发现学习11.意义学习12.机械学习13.知识学习 14.技能学习15.社会规范学习
二、单项选择题
1.信息处理的观点认为,记忆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的( )
A.识记和保持 B.接受和储存 C.储存和提取 D.编码、储存和提取 2.从向脑内存储信息到再次把它提取出来应用,这个完整的过程总称为(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记忆
3、人们把来自感官的信息变成记忆系统能够接收和使用的形式,这种记忆的第一基本过程被称为( ) A·编码 B.保持 C.储存 D.提取
4、记忆的内容可以用言语表达,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等知识,这种记忆是( )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记忆 D.语义记忆
5、记忆的内容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又可称为技能记忆。如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等情况,这种记忆是( )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记忆 D.语义记忆
6.托尔文认为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可以称为( )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记忆 D.语义记忆
7.托尔文认为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有什么联系的记忆可以称为( )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记忆 D.语义记忆
8.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可以按照它去拨号,但打过以后,再问你该号码,你又不记得了。这是( ) A.瞬时记忆表现 B.感觉记忆表现 C.短时记忆表现 D.长时记忆表现 9.感觉记忆是感觉信息到达感官的第一次直接印象,又被称为( ) A.瞬时记忆 B.情景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10.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是以怎样的编码形式储存( )
A.语义编码 B.视觉编码 C.情景编码 D.听觉编码 11.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研究结果表明其平均数量是( ) A.五加减二 B.六加减二 C.七加减二 D.八加减二
12.复述是使信息保存的必要条件,有一种复述是指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这是( )
A.保持性复述 B.精细复述 C.形象性复述 D.注意性复述
13.人的各种知识经验在长时记忆中,构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心理网络结构,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 ) A.图式 B.命题 C.内化 D.建构
14.首先系统地对长时记忆和遗忘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A.冯特 B.弗洛伊德 C.巴甫洛夫 D.艾宾浩斯
15.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完全消失,这是( ) A.干扰理论 B.消退理论 C.强化理论 D.抑制理论
16.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他刺激信息的影响。这种理论是( ) A.干扰理论 B.消退理论 C.强化理论 D.抑制理论 17.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属于(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 D.强化
18.长时记忆中的信息遗忘主要是由干扰造成的,被干扰所破坏的主要是( )
A.编码能力 B.存储能力 C.提取能力 D.保持能力
19.一般来说,环境上的相似性有助于或有碍于记忆的现象被称为( )
A.情境依存性记忆 B.状态依存性记忆 C.情绪依存性记忆 D.形象依存性记忆
20.同外部环境一样,学习时的内在心理状态也会被编入长时记忆,作为一种提取线索,这种记忆叫做( ) A.情境依存性记忆 B.状态依存性记忆 C.情绪依存性记忆 D.形象依存性记忆 21.在视觉后象中所保持的刺激形象与原有的刺激性质相反时,这种后象被称为( ) A.正后象 B.负后象 C.后象 D.遗觉象 22.完整的记忆过程包括( )
A.再认和回忆 B.保持和遗忘 C.识记、保持和遗忘 D.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23.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的,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这是一种(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24.学习者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学习过程,是(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25.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信息的学习过程是(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26.学习者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进行的学习是(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27.着重强调学习是一个行为改变的过程,是建立某种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这种观点是( ) A.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C.社会观察的学习理论 D.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
28.强调学习即个体头脑内部认知结构的形成与改变的过程。这种观点是( ) A.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C.社会观察的学习理论 D.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
29.注意观察学习,强调通过观察、模仿他人而间接地进行学习。这种观点是( ) A.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C.社会观察的学习理论 D.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 30.认为学习是个体潜能的自我实现的过程的观点是( ) A.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B.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C.社会观察的学习理论 D.认知心理学派的学习理论
三、多项选择题
1.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 )
A.编码 B.存储 C.提取 D.应用 E.遗忘
2.依据记忆的内容分类,可以将记忆分为( )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记忆 D.语义记忆 E.形象记忆 3.记忆的三存储模型认为记忆加工的阶段有( )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陈述性记忆 E.程序性记忆 4.对遗忘原因的解释主要有( )
A.消退说 B.干扰说 C.时间说 D.情景说 E.意义说 5.遗忘的干扰理论认为,干扰现象可以分为(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同时干扰 D.交互干扰 E.暂时干扰 6.按记忆保持时间长短分类,可以将记忆分为( )
A.有意记忆 B.形象记忆 C.感觉记忆 D.短时记忆 E.长时记忆 7.按记忆时有无自觉目的可以将记忆分为( )
A.有意记忆 B.形象记忆 C.感觉记忆 D.短时记忆 E.无意记忆 8.长时记忆的遗忘理论有( )
A.消退说 B.干扰说 C.抑制说 D.重构说 E.选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