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 7 —
B.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是统一的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统一的 D.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
18、“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C.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D.旧唯物主义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19、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 )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20、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指的是: ( )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21、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 ( )
A.人们适应外部环境的本能活动 B.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C.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 D.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22、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 )
A.生产实践 B.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 C.科学实验 D.艺术创作活动
23、“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腊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已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句话突出地说明了实践具有: ( )
A.客观物质性 B.自觉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
2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C.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25、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它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是:
(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唯心主义诡辩论的错误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 8 —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26、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指的是: (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原理 27、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D.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2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的绝对运动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9、区分新旧事物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