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摊皮。摊皮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制皮方法,主要用于制春卷皮。制春摊皮卷皮的面团,是稀软的面团,拿起要往下流,所以必须用摊皮的方法。方法是:将平锅置于中小火上,锅内抹少许油,右手持柔软下流的面团不停地抖动(防止下流),顺势向锅内一摊,锅上就被粘上一张圆皮,等锅上的皮受热成熟,面皮边缘略有翘起,即可取下,再摊第二张。摊皮的要领:要掌握好火候的大小,动作要连贯,所用锅一定要洁净,并适量抹油。摊皮的要求:皮子形圆,厚薄均匀,无沙眼,大小一致。
6.压皮。压皮也是一种特殊的制皮的方法,主要用于澄面点心的制皮。压皮方法是:将剂子按在案板上,用手略揿,案上抹少许油,右手持刀,将刀平压在剂子 上,左手按住刀面,向前旋压,将剂子压成圆皮。压皮的要领:右手持刀压皮时用力均匀,否则皮子不圆。
(二)制皮的要领
制皮的要求:圆整、平展,四边较薄,中间稍厚,大小一致。 六、上馅
上馅也叫包馅、打馅、塌馅等,是指在坯皮中间放上调好的馅心的过程。这是包馅品种制作时的一道必要的工序。上馅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成品的包捏和成形质量。如上馅不好,就会出现馅的外流、馅的过偏、馅的穿底等缺点。所以,上馅也是重要的基本操作之一。根据品种不同,常用的上馅方法有包馅法、拢馅法、夹馅法、卷馅法、滚粘法等。
(一)包馅法
包馅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包子、饺子等品种。但这些品种的成形方法并不相同,根据品种的特点,又可分为无缝、捏边、提褶、卷边等,因此,上馅的多少、部位、手法随所用方法不同而变化。
1.无缝类。无缝类品种一般要将馅上在中间,包成圆形或椭圆形
21
即可。关键是不无缝类 要把馅上偏,馅心要居中。此类品种有豆沙包、水晶馒头、麻蓉包等。
2.捏边类。捏边类品种馅心较大,上馅要稍偏一些,这样将皮折叠上去,才能使捏边类皮子边缘合拢捏紧,馅心正好在中间。此类品种有水饺、蒸饺等。
3.提褶类。提褶类品种因提褶面呈圆形,所以馅心要放在皮子正中心。此类品种 提褶类 有小笼包子、狗不理包子等。
4.卷边类。卷边类品种是将包馅后的皮子依边缘卷捏成形的一种方法,一般用两 卷边类 张皮,中间上馅,上下覆盖,依边缘卷捏。此类品种有盒子酥、鸳鸯酥等。
(二)拢馅法。拢馅法是将馅放在皮子中间,然后将皮轻轻拢起,不封口,露一部分馅,如烧卖等。
(三)夹馅法。夹馅法主要适用糕类制品,即一层粉料加上一层馅。要求上馅量适当,上均匀并抹平,可以夹上多层馅。对稀糊面的制品,则要蒸熟一层后上馅,再铺另一层。如豆 沙凉糕等。
(四)卷馅法。卷馅法是先将面剂擀成片状,然后将馅抹在面皮上(一般是细碎丁馅或软馅),再卷成筒形,做成制品,切块,露出馅心,如豆沙卷、如意卷等。
(五)滚粘法。此种方法较特殊,即是把馅料搓成形,蘸上水,放人干粉中,用簸箕摇晃,使干粉均匀地粘在馅上,如橘羹圆子等。
22
第三章《常用设备与工具的使用和保养》系列教案
第一节 常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
在面点制作中,各品种的最后完成,都必须通过使用不同的器具才能实现,而每一种器具,都有其不同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设备、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是面点制作技术中十分重要的技术,掌握各种设备、工具的使用技术,可以使面点制作更加规范化,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数量。 一、蒸汽蒸煮灶
蒸汽蒸煮灶是目前厨房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加热设备。一般分为蒸箱和蒸汽压力锅两种。它们的特点是:炉口、炉膛和炉底通风口都很大,火力较旺,操作便利,既节省燃料又干净。
(一)蒸箱的使用
蒸箱是利用蒸汽传导热能,将食品直接蒸熟。它与传统煤火蒸笼加热方法比较,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劳动强度低,清洁卫生,热效率高等特点。
使用方法:将生坯等原料摆屉后推入箱内,将箱门关闭,拧紧安全阀门,打开蒸汽阀门。根据熟制原料及成品质量的要求,通过蒸汽阀门调节蒸汽的大小。制品成熟后,先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