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揉面的要领
1.揉面时要用“巧劲”,既要用力,又要揉“活”,必须手腕着力,而且力度要适当。
2.揉面时要按照一定的次序,顺着一个方向揉,不能随意改变,否则不易使面坯达到光洁的效果。
3.揉发酵面时,不要用“死劲”反复不停地揉,避免把面揉“死”,而达不到膨松的效果。
4.揉匀面坯后,要将面坯盖上湿布或保鲜膜静置一段时间,一般为 10 分钟左右。 三、搓条
搓成条状的一种手法,是下剂的准备步骤。 (一)搓条的手法
操作时,将醒好的面团,通过拉、搓等方法使之成条状,然后双手的掌跟压在条上,来回推搓,边推边搓,必要时可拉伸,使条向两侧延伸,成为粗细均匀的圆形的长条,为下剂做准备。
(二)搓条的要求
搓条要求条圆,光洁,粗细一致。 (三)搓条的要领
1.两手用力均匀,两边使力平衡。
2.要用掌跟推搓,不能用掌心。因掌心发空,压不平,压不实,不但搓不光洁,而且不易搓匀。 四、下剂下剂
下剂又称掐剂,就是将搓条后的面坯分割成大小一致的剂子。下剂直接关系到点心成形后的规格大小,是成本核算的标准。
(一)下剂的手法
根据各种面坯性质,常用的下剂方法有摘剂、挖剂、拉剂、切剂、
17
剁剂等。
1.摘剂。摘剂又称揪剂。这种技法主要用于水饺、蒸饺等较细的剂条。方法是:摘剂左手握住搓好的剂条(不能握得太紧,防止压扁剂条),让剂条从左手虎口处露出坯子 大小的截面,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顺势用力揪下一个。每揪一次,剂条翻一次身,这是因为剂条性软,剂条握住手中,无论用力如何轻,剂条也会扁一些,翻一个身,即可恢复原形,这样揪下的剂子比较圆整、均匀。摘剂的要领: 左手不能用力过大,揪下一个剂子后,左手将剂条转90。然后再揪。
2.挖剂。挖剂又称铲剂,多用于较粗的剂条。这种方法适用于剂量较大的品种。挖剂如大包、馒头、烧饼等。方法是:搓条后,剂条放在案板上,左手按住,右手四指弯曲成铲形,从剂条下面伸人,四指向上一挖,就挖出一个剂子。然后把左手向左移动,让出一个剂子截面,右手再挖,一个一个挖完。挖剂的要领:右手在挖剂时用力要猛,要使截面整齐、利落。
3.拉剂。多用于较为稀软的面坯,因面坯较软,不宜将剂条拿在手中下剂。方法拉剂是:左手按住剂条,右手五指抓住剂子,用力拉下一个,如此反复再拉。拉剂的要领:动作要快、猛,避免粘连。
4.切剂。切剂就是将剂条用刀切成均匀的剂子。方法是:将剂条放在案板上,右切剂手拿刀,从剂条的左边一头开始,切时左手配合,切成大小一致的面剂。如圆酥的剂子。切剂的要领:下刀准确,刀要锋利,切剂后剂子截面成圆形。
5.剁剂。剁剂就是将搓好的剂条放在案板上,根据品种要求的大小,用力均匀地 剁剂 将剂子剁下,如花卷、馒头等。
(二)下剂的要求
无论采用哪种下剂手法,都要求剂子大小均匀,质量一致,剂口利落,不带毛茬。
18
五、制皮制皮
(一)制皮的手法
制皮就是将剂子制成薄片的过程。面点制作中有很多品种都需要制皮,制皮技术性较强,操作方法较为复杂。制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包捏和点心的成形。由于各类品种的要求不同,制皮方法也有所不同。常用的方法有按皮、拍皮、擀皮、捏皮、摊皮和压皮等。
1.按皮。按皮较为简单,方法是:将下好的剂子,截面向上,用手掌按皮 根将其按扁,再按成边薄中间厚的圆形皮。如制作包子皮,按时手掌根用力要重。按皮的要领:按皮时必须用掌根按,否则按得不平不圆。
2.拍皮。就是将摘好的面剂截面向上,用右手先揿压一下,然后用手拍皮掌沿着剂子周围着力拍,边拍边顺时针方向转动皮子,将剂子拍成中间厚、四周薄的圆形皮子。拍皮的要领:拍皮时用手掌着力,边拍皮子手掌边转动,否则皮子不圆整。
3.擀皮。擀皮是应用最广的制皮方法,操作技术性强,必须借助于各擀皮种工具,要求较高。根据使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