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单向、双向、横向 18. 蛋白质、糖类
7.源→库 19.可运态、非可运态
8.压力流动学说、M?nch 20.IAA、GA、CTK、ABA
9.原生质环流 21.提供蛋白质、提供RNA、维持筛细 10.对被装载物(如蔗糖)的选择、供能 胞间渗透平衡、调节同化物向筛管
(ATP)、饱和效应 的装载与卸出
11.电渗学说、细胞质泵动学说、P蛋 22.温度、光照、水分、矿质
白收缩学说 23.温差小
12. 库容、供源、源库互作型 24.电中性载体模型、电负性载体膜型 25.源、库、输导系统 29.IAA
26.贮藏型、扩大型 30.生物产量、经济产量
27.棉子糖、水苏糖、毛蕊花糖 31.15mg·cm-2
28.转运 32.源的推力、库的拉力、输导组织的运输能力 (二)选 择
1.(2) 8,(2) 14.(4,5) 21.(1,3,4,5) 2.(3) 9.(2) 15.(1,3,5) 22.(2,3,4) 3.(1) 10.(4) 16.(2,4) 23.(1,2,3) 4.(4) 11.(3) 17.(1,3) 24.(1,2,3,4) 5.(3) 12.(4) 18.(1,2,3) 25.(2,3,5)
6.(3) 13.(1) 19.(3,4) 26.(1,2,3.4,5)
7.(1) 20.(1,2,3,4,5)
(三)判 断 l. × 4.√ 7.× 10.√ 2.× 5.× 8.× 11.√ 3.× 6.√ 9.× 12.√
(四)名 词
转运细胞:也叫转移细胞,是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其内富含细胞质与细胞器,细胞壁与细胞膜向内伸入细胞质中,形成许多皱折,或呈现片层或类似囊泡,扩大了质膜的表面积,其主要功能是将蔗糖装入或卸出筛管,
出胞现象:指转运细胞通过囊泡运动,挤压胞内物质向外分泌到输导系统的现象。 环割或环剥:环割指将树木的韧皮部绕茎切割一段,上下断离,叶片的光合产物不能下运。环剥是环割的应用,即在果树开花期,将枝条的韧皮部割断,使光合产物运向花果,利于座果及果实膨大。但环剥要注意切口的深度与宽度。
比集运量:指有机物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韧皮部横截面积的量(g·cm-2·h-1)。 三元复合体:指由膜上载体与蔗糖、H+相结合而形成的复合体,依靠膜两侧电势差与化学势差而起到装载和卸出蔗糖的作用。
压力流动学说:由德国学者M?nch于1930年提出。其要点是,从源到库的筛管通道中存在着单向的呈密集流动的液流,其动力是源库之间的压力势差。即在源端(叶片)光合产物源源不断地装入筛细胞,浓度增加,水势降低,细胞吸水膨胀,压力势升高,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