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差异。 塔顶液相回流 塔底上升气流
15、均相液体混合物,挥发性差异, 造成气液两相系统 16、相等,大于,杠杆规则 17、大于
18、易挥发组分,难挥发组分,不能用普通蒸馏方法分离 远离 19、多次部分气化, 多次部分冷凝, 回流 20、提供气液接触进行传热和传质的场所
21、精馏段 提浓上升蒸汽中易挥发组分 提馏段 提浓下降液体中难挥发组分 22、平衡 温度 组成
23、塔顶易挥发组分含量高 塔底压力高于塔顶 24、R=
LD ∞ 全回流 Rmin
25、五种 冷液体 小于 26、∞ 零 yn+1=xn 27、y1 y2 x1 x2
28、大于 大于 等于 大于 小于 大于 小于 等于 小于 小于
29.相等,大于,杠杆规则 30.大于
31、易挥发组分,难挥发组分,不能用普通蒸馏方法分离,远离 32、增大,减小,减小 提供气液接触进行传热和传质的场所。
33、精馏段 提浓上升蒸汽中易挥发组分 提馏段 提浓下降液体中难挥发组分 34.平衡 温度 组成
35塔顶易挥发组分含量高 塔底压力高于塔顶 36. 0.86, 500 kmol/h 37. ∞ 零 yn+1=xn
38. y1 >y2>x1>x2 39. 恒摩尔流假设 40答案:
LD ∞ 全回流 Rmin
41. 12层 (7-1)/0.5=12
42. 釜残液中易挥发组分含量增高。
43. 与对角线重合 最优加料位置
44. xD增大、D减小、xW增大 解:
L?L?qF?L不变????W? D=F-W F不变?D?
V?L?W V???L不变 V减小?L/V? L不变 D减小?L/V?L/(L?D)?1/(1?D/L)?
假设xD减小,则xW减小,此时塔板数将小于实际板数,假设不成立;同理,xD不变也不成立,所以xD增大,xW也增大。 45. 增加 增加 减小 46. 减小 增加
47. 0.0392 0.000705 0.000706 48. 0.0916 ; 0.101 49. y=mx ;0.894
50. p=Ex ;680mmHg ;0.894
51. NA=kG (p-pi) NA =KG(p-pL*) 52. NA =kL(Ci-CL) NA=KL(CG*-CL) 53. NA =ky(y-yi); NA =Ky(y-y*)
54. NA= kx (xI-x) NA=Kx(x*-x) 55. NA=kY(Y-Yi); NA=KY(Y-Y*)
56. 1/Ky=1/ky+m/kx; 1/Kx=1/(m.ky)+1/kx
57. 1/KY=1/kY + m/kX; 1/KX=1/(m.kY)+1/kX 58. 1/KG=1/kG+1/H.kL; 1/KL=H/kG+1/kL 59. 1.733
60. 0.01685 ; 0.0001429; 3.5; 7.12
61. 制备产品 ; 分离气体混合物 ; 除去气体中的有害组分 6 拉西环; 鲍尔环; 矩鞍环; 阶梯环;波纹填料;丝网填料. 63吸收、蒸馏、萃取、吸附、干燥。
64 用液体吸收剂吸收气体, 液相中的吸收质向气相扩散。 65(1)吸收剂,吸收质。(2)吸收质,吸收剂。(3)吸收剂,吸收质。66. 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 喷淋吸收、鼓泡吸收、膜式吸收。 67. (1)解吸; (2)吸收。
68. JA= - DdcA/dz, JA组分A的扩散通量kmol/(m2s ); D扩散系数m2/s, 度梯度kmol/m4
69. 双膜的扩散速率, 减少气膜、液膜厚度。 70 扩散组分的性质及介质、温度、压力、浓度。 71. Y-Y* X*-X
72. 表面积大、空隙大、机械强度高价廉,耐磨并耐温。 73. ↑; ↓; ↓; 小 ; 大 ; 大于 ; 平衡
74. 大于 上方 增大 远离 增大 75.
dcA/dz组分的浓
C>B>A; 在同一平衡分压下CC>CB>CA 76 不变; 减少; 不变
77. 2.0 ; 1.0; 4.0 atm; 14 kmol/(m3.atm) 78. 减少; 靠近; 79. 增加; 增加 80. 不变; 增加
81. 液封作用;空气倒灌和塔内气体跑出;吸收效果达不到要求;吸收率增大,出口气体浓度降低
83.平衡线、操作线、传质系数。 或者 平衡关系、物料衡算、传质速率。 84. 气膜, 增大气相侧的传质分系数或气流湍动程度。 85. 溶解度大、 选择性好、 腐蚀性小、 挥发度小。 86. m/kL; kG 87. 气; 99.95%≈100%
88. 连续;分散;分散;连续。 89. 相平衡; 液气比 90. 气膜、 液膜 91 气膜
92. 使两相传质平均推动力大,从而可减小设备尺寸;提高吸收效率和吸收剂使用率。 93. 分子扩散, 涡流扩散
94. 单位塔截面上单位时间内下流的液体量(体积)。 95. 填料吸收塔,板式吸收塔
96.操作线与q线的变化
97.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的现象同时发生。 98. 饱和液体 1 99.减小 升高
100. 为达到指定的分离要求,所需理论板数为无穷多时的回流比。 101、少 增加 102、减小
103、普通精馏分离
104、萃取精馏或恒沸精馏
105、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差异 106、塔顶液相回流 塔底上升蒸气 107、液体 108、易挥发 109、难挥发
110、简单蒸馏 精馏 特殊蒸馏 间歇精馏 连续精馏任意三种 111、ω x 112、分体积
113、理想溶液 非理想溶液 114、容易 115、挥发度
116、饱和蒸汽压 117、相对挥发度 118、普通蒸馏方法 119、相差较大
120、气液两相 热和质 121、易挥发 122、难挥发 123、全 最小
124、有降液管 无降液管
125、欲处理的物料 蒸馏釜 126、易挥发 127、两 128、气体 129、吸收质
130、惰性气体或载体 131、吸收剂或溶剂 132、溶液 133、吸收塔
134、物理吸收 化学吸收 135、单组分吸收 多组分吸收 136、非等温吸收 137、动态
138、温度、压强
139、P*=Ex P*=C/H y*=mx Y*=mx动 140、吸收剂
141、气体 液相 142、湍动 143、Xw 144、X或Y
144、亨利系数 溶解度系数 分子扩散系数 145、增大 146、Et
147、设备尺寸
148、单板效率 全塔(总板)效率 149、精馏段 150、X或Y 二、选择题
1. A、B
2. (1) 3.(2) 4 (4) 5. C 6.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