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
(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 目标
观察、了解常见生活物品造型特征与功能,认识对比、对称等表现形式*。使用多种材料,尝试进行简单装饰,表现自然与生活。
2. 内容
▲ 观察和区别身边常见生活物品的形状、颜色、材质以及用途,并简单描述。
▲ 初步感受身边常见生活物品造型对比、对称的形式美感。* ▲ 运用简单的图形和半成品材料,模仿制作。 ▲ 选择合适的材料,模仿和制作简单的生活用品。 3. 评价要点
▲ 了解简单的设计,有兴趣地参与活动。
▲ 能简单描述常见生活物品的形状、颜色、材质以及用途。 ▲ 运用图形、模板制作简单的生活用品。*
▲ 能安全地使用工具和材料,适应较长时间的活动。
(三)“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 目标
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进行简单描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识图形,了解其作用,提高辨识能力。
2. 内容
▲ 从内容、形象、色彩等方面欣赏儿童美术作品,尝试用表情、动作、语言进行表达。
▲ 欣赏中外美术家作品,尝试表达自己的感受。
▲ 辨识生活中常见的标识图形,用多种方式进行简单描述。 3. 评价要点
▲ 对作品感兴趣,积极参加欣赏活动。 ▲ 能用多种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 能辨识生活中常用的标识图形。 ▲ 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交流。
129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绘画与手工课程标准(2016年版)
(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 目标
结合多学科知识,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综合表现。运用绘画、手工等多种表现方式,进行有主题的造型活动。在综合探索活动中,发展视觉和手部运动的整合能力。
2. 内容
▲ 结合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唱游与律动等学科开展有主题的活动。 ▲ 使用多种材料开展综合探索活动。 ▲ 使用刀剪类、捆绑类等工具进行制作。*
▲ 尝试使用照相机、计算机等进行简单造型表现活动。*
▲ 通过讨论、交流,结合日常生活需要,寻找适合的主题并尝试表现*。围绕国庆、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开展综合表现活动。
3. 评价要点
▲ 对综合探索活动感兴趣,并乐于与同学互动。 ▲ 喜欢用多种材料以及制作方法进行综合探索活动。 ▲ 使用照相机、计算机等进行造型活动。* ▲ 在活动结束时对物品进行收拾整理。
第三学段(7~9年级)
(一)“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 目标
尝试运用线条、色彩、形状、肌理*、明暗* 等造型元素,选择不同材料和工具进行造型表现,运用多种制作方法,表现组合造型。通过造型表现活动,提高肢体的协调性。
2. 内容
▲ 初步认识明暗等造型元素*,尝试运用不同的线条、色彩、形状、肌理* 等进行有一定画面构成的练习。
▲ 尝试使用绘画颜料等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表现。
▲ 运用简单的构图知识、色彩知识和对比、渐变等表现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 使用各种废旧物品、黏土、秸秆等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
130
│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
▲ 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尝试运用添加、组合、夸张、变形等装饰手法,进行组合造型。*
▲ 在造型表现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辨别物品的形状、大小、色彩、肌理和材质等。
3. 评价要点
▲ 运用3 种以上造型元素进行造型表现,合理安排画面,颜色表现丰富,有一定的空间关系。*
▲ 使用常见的绘画材料和工具进行表现。
▲ 用各种废旧物品、黏土、秸秆等材料,围绕主题进行造型活动。 ▲ 手眼协调,能安全、灵活地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