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变频原理实验

第三章 变频原理实验

本章节主要完成的实验为三相SPWM、SVPWM、及马鞍波变频原理实验及在各种变频模式下V/F曲线的测定等。

异步电机转速基本公式为:

n=

其中n为电机转速,f为电源频率,p为电机极对数,s为电机的转差率。当转差率固定在最佳值时,改变f即可改变转速n。为使电机在不同转速下运行在额定磁通,改变频率的同时必须成比例地改变输出电压的基波幅值。这就是所谓的VVVF(变压变频)控制。工频50Hz的交流电源经整流后可以得到一个直流电压源。对直流电压进行PWM逆变控制,使变频器输出PWM波形中的基波为预先设定的电压/频率比曲线所规定的电压频率数值。因此,这个PWM的调制方法是其中的关键技术。

目前常用的变频器调制方法有SPWM,马鞍波PWM,和空间电压矢量PWM等方式。 一、SPWM变频调速方式:

正弦波脉宽调制法(SPWM)是最常用的一种调制方法,SPWM信号是通过用三角载波信号和正弦信号相比较的方法产生,当改变正弦参考信号的幅值时,脉宽随之改变,从而改变了主回路输出电压的大小。当改变正弦参考信号的频率时,输出电压的频率即随之改变。在变频器中,输出电压的调整和输出频率的改变是同步协调完成的,这称为VVVF(变压变频)控制。

SPWM 调制方式的特点是半个周期内脉冲中心线等距、脉冲等幅,调节脉冲的宽度,使各脉冲面积之和与正弦波下的面积成正比例,因此,其调制波形接近于正弦波。在实际运用中对于三相逆变器,是由一个三相正弦波发生器产生三相参考信号,与一个公用的三角载波信号相比较,而产生三相调制波。如图6-1所示。

二、马鞍波PWM变频调速方式

前面已经说过,SPWM信号是由正弦波与三角载波信号相比较而产生的,正弦波幅值与三角波幅值之比为m,称为调制比。正弦波脉宽调制的主要优点是:逆变器输出线电压与调制比m成线性关系,有利于精确控制,谐波含量小。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要求调制比m<1。当m>1时,正弦波脉宽调制波中出现饱和现象,不但输出电压与频率失去所要求的配合关系,而且输出电压中谐波分量增大,特别是较低次谐波分量较大,对电机运行不利。另外可以证明,如果m<1,逆变器输出的线电压中基波分量的幅值,只有逆变输入的电网电压幅值的0.866倍,这就使得采用SPWM逆变器不能充分利用直流母线电压。

60f(1?s) p

图3-1 正弦波脉宽调制法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正弦参考信号上叠加适当的三次谐波分量,如图6-2所示。 图中:u=ur1 +ur3 =sinωt+1/6sin3ωt

图3-2 马鞍波的形成

合成后的波形似马鞍形,所以称为马鞍波PWM。采用马鞍波调制,使参考信号的最大值减小,但参考波形的基波分量的幅值可以进一步提高。即可使m>1,从而可以在高次谐波信号分量不增加的条件下,增加其基波分量的值,克服SPWM的不足。目前这种变频方式在家用电器上应用广泛,如变频空调等。

三、空间电压矢量PWM变频调速方式

对三相逆变器,根据三路开关的状态可以生成六个互差60°的非零电压矢量V1—V6,以及零矢量V0,V7,矢量分布如图6-3所示。

当开关状态为(000)或(111)时,即生成零矢量,这时逆变器上半桥或下半桥功率器件全部导通,因此输出线电压为零。

图3-3 空间电压矢量的分布

由于电机磁链矢量是空间电压矢量的时间积分,因此控制电压矢量就可以控制磁链的轨迹和速率。在电压矢量的作用下,磁链轨迹越是接近圆,电机脉动转矩越小,运行性能越好。

为了比较方便地演示空间电压矢量PWM控制方式的本质,我们采用了最简单的六边形磁链轨迹。尽管如此,其效果仍优于SPWM方法。

实验一 三相正弦波脉宽度调制(SPWM)变频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SPWM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2)熟悉与SPWM控制有关的信号波形。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序号 型 号 备 注 1 2 3 TKDD-1型 电源控制屏 DK28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控制 双踪示波器 该控制屏包含“三相电源输出”,“励磁电源”等几个模块。 三、实验方法

(1)接通挂件电源,关闭电机开关,调制方式设定在SPWM方式下(将控制部分S、V、P的三个端子都悬空),然后开启电源开关。

(2)点动“增速”按键,将频率设定在0.5Hz,在SPWM部分观测三相正弦波信号(在测试点“2、3、4”),观测三角载波信号(在测试点“5”),三相SPWM调制信号(在测试点“6、7、8”);再点动“转向”按键,改变转动方向,观测上述各信号的相位关系变化。

(3)逐步升高频率,直至到达50Hz处,重复以上的步骤。

(4)将频率设置为0.5HZ~60HZ的范围内改变,在测试点“2、3、4”中观测正弦波信号的频率和幅值的关系。

四、实验报告

(1) 画出与SPWM调制有关信号波形,说明SPWM的基本原理。

(2) 分析在0.5HZ~50Hz范围内正弦波信号的幅值与频率的关系。 (3) 分析在50HZ~60Hz范围内正弦波信号的幅值与频率的关系。

实验二 三相马鞍波脉宽调制变频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马鞍波脉宽调制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2)熟悉与马鞍波脉冲宽度调制有关的信号波形。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序号 1 2 3 型 号 TKDD-1型 电源控制屏 备 注 该控制屏包含“三相电源输出”,“励磁电源”等几个模块。 DK28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控制 双踪示波器 自备 三、实验原理

马鞍波PWM调制技术是VVVF变频器中经常采用的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基波正弦信号注入三次谐波,形成马鞍波。采用马鞍波做为参考波信号进行PWM调制,与SPWM调制方式相比,马鞍波调制的主要特点是电压较高,调制比可以大于1,形成过调制。

四、实验方法

(1)接通挂件电源,关闭电机开关,并将调制方式设定在马鞍波方式下(将控制部分V、P两端用导线短接,S端悬空),然后打开电源开关。

(2)点动“增速”按键,将频率设定在0.5Hz。用示波器观测SPWM部分的三相正弦波信号(在测试点“2、3、4”),三角载波信号(在测试点“5”),三相SPWM调制信号(在测试点“6、7、8”);再点动“转向”按键,改变转动方向,再观测上述各信号的相位关系的变化。

(3)逐步升高频率,直至50Hz处,重复以上的步骤。

(4)将频率设置为0.5Hz~60Hz的范围内改变,在测试点“2、3、4”观测马鞍波信号的频率和幅值的关系。

五、实验报告

(1)画出与马鞍波调制PWM有关的主要信号波形,说明马鞍波PWM调制的基本原理。 (2)为什么采用马鞍波调制后的PWM输出电压比采用正弦波脉宽调制的PWM输出电压有较高的基波电压分量?

六、注意事项

由于马鞍波PWM调制技术是在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调制的原理与正弦波脉宽调制完全一致。故与正弦波脉宽调制共用其波形测试点。

实验三 三相空间电压矢量变频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空间电压矢量控制方式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2)熟悉与空间电压矢量控制方式有关的信号波形。 二、实验所需挂件及附件 序号 1 2 3 型 号 TKDD-1型 电源控制屏 DK28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控制 双踪示波器 三、实验方法

(1)接通挂件电源,关闭电机开关,并将调制方式设定在空间电压矢量方式下(将控制部分S、V两端用导线短接,P端悬空),然后打开电源开关。

(2)点动“增速”按键,将频率设定在0.5Hz,用示波器观测SVPWM部分的三相矢量信号(在测试点“10、11、12”),三角载波信号(在测试点“14”), PWM信号(在测试点“13”),三相SVPWM调制信号(在测试点“15、16、17”);再点动“转向”按键,改变转动方向,再观测上述各信号的相位关系的变化。

(3)逐步升高频率,直至50Hz处,重复以上的步骤。

(4)将频率设置为0.5Hz~60Hz的范围内改变,在测试点“13”中观测占空比与频率的关系(在V/F函数不变的情况下)。

四、实验报告

(1)简述空间电压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的原理。 (2)画出在试验中观测到的所有波形。 (3)简述注入“零矢量”的作用。

备 注 该控制屏包含“三相电源输出”,“励磁电源”等几个模块。 实验四 SPWM、马鞍波、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方式下V/f曲线测定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SPWM调制方式下V/f曲线变化规律。 (2)通过实验,了解马鞍波调制方式下V/f曲线变化规律。 (3)通过实验,了解空间电压矢量PWM方式下V/f曲线变化规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