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 离子半径 :
① Mg2 > Al3 电子层数相同 ,但Al3有效核电荷数较高 。
+
+
+
② La3 > Ce2 镧系收缩 。
+
+
③ F > Na 电子构型相同 ,但Na的有效核电荷数高 。 ④ S2 > Cl 电子构型相同 ,但Cl的有效核电荷数高 。
-
-
-
-++
⑤ K > Cu 同一周期 ,但Cu的有效核电荷数高 。
126.⑴ 电离能 : P > S > Al > Mg
它们是同一周期元素 ,P和S的有效核电荷数高于Mg和Al 。P的电子构型是p
轨道半满 ,比较稳定 ,电离能偏高 ,而S是失去一个电子后变成较稳定的p轨道半满构型 ,电离能偏低 ;Mg是s轨道全满 ,电离能偏高 ,Al是失去一个电子后变成s轨道全满 ,电离能偏低 。 ⑵ 电子亲合能 : Cl > F > C > N
F的原子半径特别小 ,电子密度特别大 ,对外来电子的排斥力特别大 ,所以加合
一个电子放出的能量反而不如Cl ;C的半径大于F ,有效核电荷数不如F ;N的电子构型是p轨道半满 ,加合电子要消耗电子成对能 ,而C是加合一个电子才达p轨道半满 ,无需消耗电子成对能 。 ⑶ 电负性 : S > P > As > Ge
P 和 S 都是第三周期元素 ,S的核电荷数大于P ,而原子半径小于P ;P和 As
都是ⅤA族元素 ,As虽然核电荷数较多 ,但原子半径大许多 ;Ge和As是同周期元素 ,As 的原子半径小于Ge ,核电荷数大于Ge 。
127.⑴ 错 。根据径向分布函数D (r)-r图 ,任何电子都有在原子核附近出现的机会 。 ⑵ 错 。元素周期表中每周期元素的数目 ,等于相应能级组所能容纳的电子数 。 ⑶ 对 。
+
⑷ 对 。Li2离子已是单电子离子 ,轨道能量只决定于主量子数 n 。
+
⑸ 对 。Be3离子已是单电子离子 ,无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 ⑹ 错 。通常原子半径是由相邻原子核间距离来测定的 。
⑺ 错 。电离能大小仅反映气态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而金属的活泼性常以固体
金属在溶液中反应的难易程度来比较 ,此时会涉及晶体的升华能、电离能、离子水合能等多方面因素 。
33
+++
128.当稀薄的氢气在高压下放电时 ,发出的光经棱镜或光栅分光后成为一系列波长不同的单
色光条纹 ,称为氢原子光谱 。它是氢原子的核外电子被激发到高能轨道后跃迁回低能轨道时辐射能量而产生 。它主要有如下几个线系 :
当n1=1 ,n2=2,3,4,5 …… 时 ,赖曼系 (紫外区,1906年) 当n1=2 ,n2=3,4,5,6 …… 时 ,巴尔麦系 (可见区,1883年) 当n1=3 ,n2=4,5,6,7 …… 时 ,帕邢系 (近红外区,1908年) 当n1=4 ,n2=5,6,7,8 …… 时 ,布喇开系 (远红外区,1922年) 当n1=5 ,n2=6,7,8,9 …… 时 ,珀芬德系 (远红外区,1925年)
任何一个谱系 ,谱线的分布总是越来越密 。因为n越大 ,其能级相互越靠近 ,因此跃
迁至同一能级时的辐射能相差不大 ,形成的光的波长也相近 ,即谱线的分布越来越密 。
129.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可作如下表述 :
对于微观粒子要同时准确地决定出它的位置和动量是不可能的 。动量的不准量?P和位
置的不准量??的乘积有如下测不准关系 :??·?P≥ 式中?P=m?? ,h为普朗克常数 。
对于宏观物体 ,由于质量m很大 ,所以??·??之积很小 ,即可以同时准确地测量
位置和速度 。而微观粒子非常小 ,要想观测它只有间接地对它进行扰动才有可能 ,如
施加电力或磁力以便通过它的运动来测量 。但这样必然要很大程度上改变它的位置或速度、方向 ,所以不可能两者兼得 。测不准原理并不表示微观粒子运动的不可知性 ,只是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有其特殊性-即波粒二象性 ,因此不能用经典力学处理 ,而应当用统计的方法作出几率性的判断 。
130.⑴ 当主量子数n=4时,角量子数l 可取 0,1,2,3 。 ⑵ 角量子数l=3时,磁量子数可取 0,±1,±2,±3 。 ⑶ s ,p ,d ,f 亚层上分别可容纳 2,6,10,14 个电子 。 ⑷ 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3的原子轨道上的电子数目最大值为 2 。 ⑸ 具有f 亚层的最小电子层为第4电子层 。
34
h 。 2?(三)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⑴ 两个Cl原子的3 px-3 px轨道重叠 。
⑵ 两个N原子的2 py-2 py 、2 pz-2 pz 轨道重叠 。 ⑶ C原子和O原子的2 px-2 px轨道重叠 。 ⑷ H原子的 1 s 和Cl原子的3 px 轨道重叠 。
--
2.H 因为氢原子为1 s 1 构型 ,1 s轨道尚可容纳一个电子 ,所以H可以存在 。 H2 分子轨道式为[(?1s)1] ,键级为0.5 ,可以存在 。
+
H2 分子轨道式为[(?1s)2(?1s)1] ,键级为0.5 ,可以存在 。
-
? H22分子轨道式为[(?1s)2(?1s)2] ,键级为0 ,不可以存在 。
-
?
3.⑴ BrF2 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共4对 ,有2孤对 ,电子对呈四面体形 ,离子呈V
字形 : ‥
Br F ∶ F ⑵ BrF3 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共5对 ,有2孤对 ,电子对呈三角双锥形 ,分子呈T
字形 : F
‥ Br F ‥ F
⑶ BrF5 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共6对 ,有1孤对 ,电子对呈八面体形 ,分子呈四方
锥形 : F
F F Br F F ‥
4.⑴ XeOF4 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共6对 ,有1孤对 ,电子对呈八面体形 ,分子呈四
方锥形 : O
F F Br F F ‥
35
+
⑵ ClO2 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共4对 ,有2孤对 ,电子对呈四面体形 ,离子呈V
字形 : ‥
Cl O ‥ O
⑶ IO65 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共6对 ,没有孤对 ,电子对呈八面体形 ,分子也呈
-
-
八面体形 : O
O O Br O O O
⑷ I3 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共5对 ,有3孤对 ,电子对呈三角双锥形 ,分子呈
直线形 : I
‥ I ∶ ‥ I
⑸ PCl3 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共4对 ,有1孤对 ,电子对呈四面体形 ,分子呈三
角锥形 : ‥
P Cl Cl Cl
5.因为在乙醇分子间形成了氢键 ,大大增强了分子间作用力 ,所以沸点远高于分子间没有
氢键的二甲醚 。
6.由于卤素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 ,分子间作用力只有色散力 ,而色散力随分子量增大而增
大 。因为分子量越大 ,分子中的电子数目增加 ,外层电子离核较远 ,分子的变形性增大 ,则色散力增大 。所以卤素单质的熔点 、沸点随原子序数增加而递增 。
7.由于SiCl4 是非极性分子 ,而SiH3Cl 是弱极性分子 ,它们的分子间作用力都是以色散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