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 书 设 计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1/3×圆柱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V=1/3Sh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锥的体积=1/3×圆柱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V=1/3Sh 错题搜集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 内容安排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基本性质 解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成正比例的量 例的意义 成反比例的量 例题安排 例1:比例的意义 以例1中的比例式为例 例2:解比例(一) 例3:解比例(二) 例1:正比例的意义 例2:正比例的图像 例3:反比例的意义 比例尺的概念 比例尺 比例的应用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用比例解决问题 整理和复习 综合应用 自行车里的数学 例1: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 例2: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例3:综合运用比例尺及有关知识作图 例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例5: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 例6:用反比例的意义解决问题 练习十 1课时 1课时 练习九 练习八 5课时 练习七 4课时 练习六 4课时 练习 安排 课时 安排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实验教材与人教版大纲教材相比:增加了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将实际尺寸放大的比例尺实例、综合运用比例尺及有关知识作图、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教学内容。新增内容的“课标”依据:“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基本认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比原来多,教学要求比原来高。
本单元的“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等,是“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把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是教材编排的特色。
学生已有的经验:图形相似放大或缩小的生活现象(例如:第32页、第56页的情景,这些相似放大或缩小的现象学生都见过,也知道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只是没有从比例的角度去认识这些生活中放大或缩小现象的数学含义),画折线统计图的经验(它可以迁移到画正比例关系图像的教学活动中),生活中的地图(例如,学生都知道中国地图是把祖国的实际版图缩小后的样子,有的学生可能知道它是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的,还有的学生可能留意过上面的比例尺,只是不可能全班学生都准确、全面地理解比例尺的数学含义)。
学生已有的知识:比的有关知识(比的意义、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等,在以前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时,学生也曾见过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如,15:10=3:2),不过当时只是从比的基本性质的角度认识这样的等式而已),解方程(解比例本身就是解方程,只是比例形式的方程与以前学习的方程形式不同,需要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它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形式罢了),常见的数量关系(常见的数量关系是学生理解正、反比例意义的重
要基础,例如,学生知道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并会运用这一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但学生并没有从把其中一个量看做常量、另外两个量看做变量的角度,去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用归一、归总的方法解决问题(用正、反比例解决的问题,学生已经会用归一、归总的算术方法解答)。 三、本单元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第一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导学案
学 习 目 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学习判定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判定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教学准备 比值相等的比 (一)教师提问复习. 1.什么叫做比? 2.什么叫做比值? (二)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4.5∶2.7 10∶6 教师提问:上面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三)教师小结 4.5∶2.7和10∶6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说两个比是相等的,因此它们可以 用等号连接. 教师板书:4.5∶2.7=10∶6 (一)比例的意义(课件演示:比例的意义) 例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32页图。 1.教师提问:从上面两图中可以看到,这些国旗的长和宽都相同吗? 但不管大小,它们的长与宽的比值分别是多少? 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两个比的比值都是都相等) 2.教师明确:两个比的比值都是,所以这两个比相等.因此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 2.4:1.6= 60:40= 所以2.4:1.6=60:40 也可写成竖式: 3.揭示意义:像2.4:1.6=60:40、 5: =15:10 这样的等式,都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关键:两个比相等 4.练习 ①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10和9∶15 (2)20∶5和1∶4 (3):和6∶4 (4)0.6∶0.2和4 ∶3 ②教材的做一做第2题 5.填空 (1)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 )比例. (2)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和等号右边的比一定是( )的.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演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师以60∶40=15∶10为例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板书)
预 习 学 案 导 学 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