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1)卡车受到的牵引力多大? (2)卡车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考点】重力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分析】(1)根据G=mg求出车重,根据卡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车重的0.1倍求出受到的阻力,卡车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牵引力的大小;

(2)卡车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又知道受力面积,根据p=求出卡车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解:(1)卡车受到的重力:

3

G=mg=8×10kg×10N/kg=8×104N,

因卡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卡车受到的牵引力:

43

F=f=0.1G=0.1×8×10N=8×10N; (2)卡车对地面的压力: F压=G=8×104N, 卡车对地面的压强: p=

=

=2×106Pa.

3

答:(1)卡车受牵引力的大小为2.5×10N;

5

(2)卡车对地面的压强为2.5×10Pa.

29.悬浮在海水中的潜艇排开海水的质量为3×106kg(ρ海水=1×103kg/m3g=10N/kg).问: (1)潜艇所受浮力多大? (2)潜艇所受重力多大?

(3)潜艇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大?

【考点】浮力的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潜水艇在水中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根据悬浮条件G=F浮可求得潜艇所受重力.;

(3)知道排开海水的质量,利用密度的公式变形可直接计算排水的体积. 【解答】解:

(1)根据基米德原理可得:潜艇所受浮力: F浮=G排=m排g=3×106kg×10N/kg=3×107N; (2)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7

G=F浮=3×10N;

(3)根据ρ=得潜艇排开海水的体积:

V排===3×103m3.

故答案为:(1)潜艇所受浮力为3×107N; (2)潜艇所受重力为3×107N;

(3)潜艇排开海水的体积是3×103m3.

21

30.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图甲的方案中研究对象是 卡片 (卡片/钩码),实验中拉力的大小是通过 钩码的数量 来反映的.

(2)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处于平衡状态,在本实验中让研究对象处于 静止 (静止/匀速直线)状态进行研究.

(3)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旋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不能 (能/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同一直线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主要是因为图乙中木块相比于卡片在水平方向还受到 摩擦 力,不方便得出二力平衡的条

件.

【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1)通过研究小卡片的受力情况进行实验.

(2)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3)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上受到的两个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是验证不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是否平衡.

(4)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和水平桌面之间是存在摩擦力的. 【解答】解:(1)图甲中的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实验中拉力的大小是通过钩码的数量来反映的.

(2)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为了便于操作在本实验中应让卡片处于静止状态进行研究.

(3)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纸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4)小明把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和水平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故答案为:(1)卡片;钩码的数量;(2)静止;(3)不能;同一直线;(4)摩擦. 3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那个小车从如图所示的三种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记下车停下的位置,测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路程并记录. 实验序号 “路面”材料 小车运动的路程(m) 1 毛巾 40 2 棉布 70 3 木板 110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句话是: 小车从如图所示的三种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 . (2)纠正错误后重新进行试验,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如果有一种“路面”材料比木板更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路程将 大于 (大于/小于/等于)在木板“路面”上运动的路程,小车的运动状态改变更 慢 (快/慢).

(3)设想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路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 做匀速直线运动 .

22

(4)在实际实验中,常常发现小车会滑出水平桌面,无法记录其滑行距离,在不添加试验器材的基础上,通过 降低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高度 ,使其不再滑出水平表面.

(5)现实生活中,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与上述的物理定律 不矛盾 (矛盾/不矛盾),比如: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可以沿直线匀速下降的原因是: 运动员受到平衡力作用 . (6)通过该实验可以 B (填写序号).

A.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考点】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分析】(1)在实验中,为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应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2)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推理,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速度减小得越慢;

(3)当运动的小车不受阻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小车滑出木板,说明其初始速度太快,可降低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来减小其到底水平面的速度;

(5)现实生活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现实生活中,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物体也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实验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此实验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解答】解:

(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应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斜面顶端高度不一定相等;

(2)由表格中数据知,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大于在棉布上滑动的距离,由上知,路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所以如果有一种“路面”材料比木板更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路程将大于在木板“路面”上运动的路程,小车的运动状态改变更慢; (3)车在斜面上静止时,小车不受任何外力,小车将静止;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路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会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4)为了不使小车或木块会滑出木板,可适当降低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所以可以降低小车在斜面上的下滑高度;

(5)物体受到平衡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保持不变,所以生活中受到平衡力的物体和牛顿第一定律不矛盾;

如图乙所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可以沿直线匀速下降,是跳伞运动员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6)实验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同时,此实验的探究过程也表明,通过实验无法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必须要在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科学推理.故AC错误、B正确.

23

故答案为:(1)小车从如图所示的三种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2)大于; 慢;(3)做匀速直线运动; (4)降低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高度;(5)不矛盾;运动员受到平衡力作用;(6)B.

32.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操作:

(1)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深度 的关系.

(2)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乙丙 两图进行对比.

(3)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相等 .

(4)由丙、丁两图进行试验对比可知,如图2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A、B、C三个底面积相同的薄壁空杯(质量可不计),高度相同,在三个杯中都装满水后,水对杯底产生压强分别是PA、PB、PC,则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PA=PB=PC .

(5)在学习完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后,小花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简易装置,玻璃管的两端开口,并在开口处蒙层橡皮膜,且橡皮膜的紧绷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哪幅图能反应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 B . 【考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 【分析】(1)液体的压强可能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方向、容器形状相同;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深度、方向、容器形状相同;探究液体压强跟方向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深度、容器形状都相同;探究液体压强跟容器形状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深度、方向都相同.

(2)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橡皮膜的形状由玻璃管所受的液体压强大小决定,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解:(1)甲、乙两图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方向、容器的形状都相同,液体的深度不同,所以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的.

(2)要想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即应选择相同的容器、深度、方向,不同的液体密度,故选乙丙两次实验即可.

(3)在图乙中,保持液体的密度、深度相同,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2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