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册精品课时跟踪检测(含答案)

15.禽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其病毒呈球状,表面有两种糖蛋白突起,具有抗原特性,分别是红细胞凝结素(简称HA蛋白)和神经氨酸酶(简称N蛋白)。HA蛋白可以使病毒轻松附着在生物细胞的受体,使其感染;N蛋白会破坏细胞的受体,使病毒在宿主体内自由传播。图示H7N9禽流感病毒正在识别并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请分析回答:

(1)膜上的蛋白质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其分布形式通常与其功能相适应,如①与多糖结合后的功能是________;贯穿在结构②中的蛋白质⑦的功能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2)H7N9禽流感病毒在复制时,直接参与合成红细胞凝结素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能量系统)。假设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由m个核苷酸构成的8个单链的RNA片段组成,则该病毒基因组中含有___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3)H7N9禽流感病毒在正确识别并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后,随后完成的生命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禽流感病人通常表现为头痛,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病人服用头孢霉素________(填“有效”或“无效”),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与多糖结合成为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如结构蛋白;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如酶;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的功能,如载体(通道蛋白、Na+-K+泵)等。(2)红细胞凝结素是蛋白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蛋白质加工、运输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RNA是单链结构,每条链上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禽流感病毒基因由8个单链的RNA片段组成,所以含有8个游离的磷酸基团。(3)H7N9禽流感病毒在正确识别并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后,先由神经氨酸酶破坏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受体,然后病毒蛋白质外壳与受体细胞膜融合,病毒将遗传物质RNA释放进入受体细胞。(4)服用头孢霉素没有效果,因为头孢霉素是抗生素类药物,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从而达到抑制细菌繁殖的目的。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不起作用。

答案:(1)识别 载体、酶(离子泵、催化) (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8 (3)神经氨酸酶破坏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受体,随后病毒蛋白质外壳与受体细胞膜融合,病毒将遗传物质(RNA)释放进入受体细胞 (4)无效 头孢主要作用于细菌(细胞壁),能抑制细菌的繁殖,但不能抑制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

课时跟踪检测(六)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选择题

1.(2018·唐山一模)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不能产生CO2

B.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组成 C.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的成分相同 D.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解析:选C 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不产生CO2,而有氧呼吸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CO2;组成细胞质基质的物质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多种酶等;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质基质的成分有所不同;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2.(2018·韶关一模)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糖体是所有细胞长期存活所必需的细胞器 B.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型蛋白

C.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合成或分泌的物质不同 D.溶酶体富含水解酶、突触小泡富含神经递质是高尔基体分类包装的结果

解析:选B 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核糖体是所有细胞长期存活所必需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蛋白质,但不一定能合成分泌型蛋白;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分泌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溶酶体富含水解酶、突触小泡富含神经递质是高尔基体分类包装的结果。

3.(2018·成都模拟)前成红细胞是哺乳动物的未成熟红细胞,该细胞内有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下列所述生理现象可发生在前成红细胞内的是( )

A.肌动蛋白基因转录出相应的信使RNA B.[H]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并释放能量

C.从内环境中吸收葡萄糖时,无须载体蛋白协助

D.染色体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同步进行

解析:选B 肌动蛋白是肌肉细胞中的蛋白质,不会在前成红细胞中表达;前成红细胞具有包括线粒体在内的多种细胞器,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葡萄糖属于较大的分子,进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前成红细胞不再分裂,不会发生染色体的复制。

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与去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只形成一种化学键 B.合成的蛋白质都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C.合成的蛋白质都用于细胞膜蛋白的更新 D.核糖体在细胞中的存在部位会影响蛋白质的去向

解析:选D 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可以形成多种化学键,如胰岛素形成过程中产生了肽键和二硫键;合成的有些胞内蛋白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合成的蛋白质除用于细胞膜蛋白的更新外,还可构成其他结构及在细胞内或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细胞内的核糖体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在细胞质基质和附着在内质网上,它们分别合成胞内蛋白和分泌蛋白。

5.(2017·北京昌平区二模)小胶质细胞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可被激活增殖,吞噬受损神经元,并分泌细胞因子(小分子蛋白质)促进修复。下列关于受刺激后的小胶质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

A.含有溶酶体 C.发挥效应T细胞作用

B.具有细胞周期 D.高尔基体丰富

解析:选C 小胶质细胞受刺激后能吞噬受损神经元与溶酶体有关;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小胶质细胞可被激活增殖,具有细胞周期;受刺激后的小胶质细胞吞噬受损神经元,并分泌细胞因子(小分子蛋白质)促进修复,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裂解靶细胞;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有关。

6.如图为分离得到的几种细胞器模式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④三种细胞器都参与抗体合成和分泌的过程 B.④和脂质的合成有关,性腺中④的含量非常丰富

C.葡萄糖在①中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D.③能合成ATP,不能为其他一些细胞器的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源

解析:选C 图中①为线粒体、②为高尔基体、③为叶绿体、④为内质网,抗体属于分

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参与该过程;脂质的合成主要与内质网有关,性腺主要合成性激素,性激素属于脂质,因此性腺细胞中内质网含量丰富;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而不是在线粒体中;叶绿体中合成的ATP一般用于暗反应,不为其他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7.采用一定手段破坏细胞中的内质网,下列各项受影响最小的是( ) A.浆细胞合成加工抗体 B.性腺细胞合成并分泌性激素 C.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D.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解析:选C 内质网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脂质合成的车间,故浆细胞合成加工抗体与内质网有关;性腺细胞能合成和分泌性激素,而性激素属于脂质,内质网与脂质的合成有关;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依赖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成分为乙酰胆碱等,其形成不依赖内质网;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与内质网密切相关。

8.人大量进食糖类后,下列哪一现象在胰腺细胞中不会出现( ) A.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增加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联系加强 C.细胞核中DNA复制加强 D.核糖体的功能增强

解析:选C 人大量进食糖类后,不会导致胰腺细胞进行分裂,即胰腺细胞的核DNA不会发生复制。

9.下表是某动物肝细胞和胰腺外分泌细胞不同膜的相对含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质膜 甲 乙 2 5 内质网膜 粗面 35 60 滑面 16 1 高尔基体膜 7 10 线粒体 外膜 7 4 内膜 32 17 核膜 0.2 0.7 其他 少量 少量 A.细胞甲呼吸强度大于细胞乙 B.细胞乙为胰腺外分泌细胞

C.细胞乙合成的分泌蛋白多于细胞甲

D.细胞中各种膜含量的差异取决于所含基因不同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