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册精品课时跟踪检测(含答案)

一方面可以促进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进入线粒体产生大量的ATP。(3)据图2所示,当环境中营养物质或胰岛素缺乏时,mTor失活,酵母细胞通过启动自噬提供ATP;如果上述过程无法满足代谢需要,酵母细胞则启动凋亡程序。(4)由题干信息可知,酵母菌的液泡中含有大量水解酶,这与动物细胞中的溶酶体功能相似。由野生型和突变型酵母菌可看出,本实验可说明酵母菌自噬与液泡中水解酶有关。

答案:(1)异养型 (2)AKT 丙酮酸和[H](写全才对) (3)自噬 凋亡 (4)酵母菌自噬与液泡中水解酶有关 溶酶体

课时跟踪检测(七)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一、选择题

1.(2018·乐山摸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基础是其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小 B.体验制备细胞膜时,破裂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利用的是渗透作用的原理 C.生物膜选择透过性是指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选择性的允许物质通过 D.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是由细胞壁、细胞膜和液泡膜共同组成的

解析:选B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把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放在清水里,由于渗透作用,水会进入细胞,使细胞涨破,从而得到纯净的细胞膜;生物膜选择透过性就是让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自由扩散),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共同组成的。

2.(2018·赣州一模)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B.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 D.物质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

解析:选B 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膜蛋白的不对称性包括外周蛋白分布的不对称以及整合蛋白内外两侧氨基酸残基数目的不对称;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膜蛋白);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使被运输离子在细

胞内外浓度不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根据相似相容原理,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细胞膜。

3.如图为渗透平衡时的装置(糖类不能通过半透膜),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观测指标,正确的是( )

A.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 B.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则平衡时m不变 C.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酶,则平衡时m不变 D.达到新的平衡时,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

解析:选D 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渗透压降低,吸水能力减弱,则平衡时m将减小;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和蔗糖酶,渗透压增大,则平衡时m值将增大;达到新的平衡时,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液面不再升高。

4.(2018·漳州八校联考)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分子可以进入细胞;如果细胞需要,它们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只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 B.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C.葡萄糖只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被动运输能顺浓度梯度和逆浓度梯度进行

解析:选B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葡萄糖既可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也可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说明葡萄糖既可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也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主动运输需载体且消耗能量;被动运输只能顺浓度梯度进行。

5.科研人员将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培养在适宜条件下,检测到物质X被不断地运输到细胞外,且该过程是一个耗能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低温和缺氧必定会影响物质X的运输速率 B.物质X的运输必定需要相应载体的协助 C.细胞外物质X的浓度不一定大于细胞内

D.细胞膜上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相对运动为X的顺利运输提供了保障

解析:选B 低温影响酶的活性和细胞膜的流动性,缺氧影响细胞的有氧呼吸,能量的生成减少,故低温和缺氧都会影响物质X的运输速率;由于该过程是一个耗能过程,可能是主动运输或胞吐,物质X若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运输到细胞外则需要载体的协助,若

通过胞吐的方式被运输到细胞外则不需要载体的协助;物质X在细胞内合成,运送到细胞外,细胞外物质X的浓度不一定大于细胞内;主动运输主要依赖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胞吐方式需要细胞膜上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参与,故它们的相对运动为X的顺利运输提供了保障。

6.(2018·烟台模拟)如图所示为植物细胞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甘油分子可以通过图乙的方式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到细胞内 B.图乙中的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发挥作用后即失活 C.三个过程都体现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D.图丙中的B主要来自细胞呼吸,也可来自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解析:选C 图乙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甘油分子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对应图甲方式;图乙为协助扩散,需在载体蛋白的协助下,将物质由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且能够反复利用;图中三个过程均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图丙中物质从低浓度运往高浓度,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B为载体蛋白,来自核糖体。

7.(2018·郑州模拟)某同学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将观察到的某个细胞大小变化情况绘制成了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细胞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 1)( )

A.b~c段,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可能已经死亡 B.c~d段,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C.d~e段,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D.e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

解析:选D 结合题意分析曲线可知,c点后细胞大小相对值变大,说明细胞吸水发生

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因此b~c段细胞是活细胞;图中c~d段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既有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也有从细胞内进入细胞外,但进入细胞内的水分子数多于离开细胞的水分子数;d~e段,细胞大小相对值大于1,说明细胞吸水,故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由于e时细胞大小相对值大于1,说明细胞吸水,故e时液泡内细胞液浓度降低,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

8.(2018·汕头一模)亲核蛋白具有明确的头、尾结构,是在细胞质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发挥作用的。科学家通过有限的水解将亲核蛋白的头尾分开,再将带有放射性标记的完整的亲核蛋白、头部及尾部分别注入爪蟾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结果在细胞核中发现被标记的完整亲核蛋白和亲核蛋白的尾部。这说明( )

A.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关键部位是头部 C.细胞核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

D.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只能进行单向的物质运输

解析:选C 亲核蛋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不是跨膜运输。被标记的头部没有进入细胞核,被标记的尾部及完整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可见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且说明细胞核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由题干信息无法判断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只能进行单向的物质运输。

9.(2018·朝阳一模)CTX是从蝎子毒液中提取的一种多肽,能与某些种类肿瘤细胞表面特有的受体M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M-CTX)进入细胞。由此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A.CTX通过口服方式进入机体仍发挥作用 B.CTX在核糖体合成后直接进入高尔基体 C.M-CTX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肿瘤细胞 D.CTX可用于上述种类肿瘤的靶向治疗

解析:选D CTX为多肽,口服后,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氨基酸,无法发挥作用;CTX为蝎子毒液中的一种多肽,在核糖体合成后会先进入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再进入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M-CTX为大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胞吞,不是主动运输;CTX可与某些种类肿瘤细胞表面特有的受体特异性结合,能更好地识别此类肿瘤细胞,从而可用于该种类肿瘤的靶向治疗。

10.如图所示,某种化合物与细胞膜表面受体识别并结合后,受体便通过G蛋白调控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