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的共同的东西。这也就是由个别到一般;
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例如,“张三一定要死的”,这是一个个别的结论,就使用
绎法,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以“人总是要死的”这个一般的原则为指导,去分析“张三”这一
人物的特征、属性,所得出来的个别性结论,这也就是由一般到个别。所以,归纳和演绎是人们
识过程中目的性和方向性互相反对、作用截然不同的两种思维方法。 2.归纳和演绎辩证统一
归纳和演绎两种方法处于相互联系、互为前提、不可分割。 (1)归纳是演绎的前提,是演绎的基础和补充。
这是因为,演绎在从一般到个别的运动中,它本身不能为自己准备好作为出发点的一般原则。
和巨大意义就在于,通过对个别事物的观察研究所概括出的一般知识原则,既是归纳的终点,又
绎的起点。简言之,在进行演绎推理时,演绎推理的大前提正是借助于归纳推理获得的。所以,
从这个意义说,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演绎中包含着归纳,演绎一刻也不能离开归纳。
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人总是要死的,张三是人,张三也是要死的。”这个演绎推理的大
“人总是要死的”,就是由归纳推理获得的。 (2)演绎又是归纳的前提,是归纳的补充。 这是因为:
第一,归纳必须由演绎为它提供理论根据。就是说,人们在进行归纳时,又总是在通过演绎所
的一定的理论观点指导下进行的,而不是毫无目的和方向的。例如,进化论是达尔文在经过调查
自实验,积累了大量经验材料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的一般性结论。这可以说是归纳。但是,达
在作出进化论的结论之前,事实上就已经接受了拉马克,赖尔等人的进化论观点,他正是在前人
进化论观点的指导下,才概括归纳出自己的进化论结论的。这就是说,演绎为归纳提供了理论
,归纳当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过程。
第二,归纳所得出的结论还不是充分可靠的,必须由演绎来检验、修正和补充。归纳所得出的
之所以不充分可靠,是因为归纳所根据的经验材料不管怎么多,数量总是有限的,而从中抽取、
、归纳出的一般结论,都要适用于同类的无限多的个别事物,归纳法本身无法解决这个有限和无
矛盾,所以也就不能保证归纳法得出来的结论的充分可靠性。就是说,结论还是尚成疑向的,可
确,也可能不正确。要检验这个一般结论的可靠性,还得用演绎法。看看这个一般性的结论是否
于其他新发现的个别事物。
例如,我们从很多鱼类的生理特性中归纳得出了一般性的结论——鱼类都只能用鳃呼吸。可是
我们根据这个原理用演绎法来说明肺鱼的特性时,显然与事实不符。这样,演绎法就不仅检验了
的结论,而且指出这个结论并不充分可靠。
第三,归纳推理虽然能够从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它却不能说明事物个性的变化发展。
,它不能说明为什么在只能用鳃呼吸的鱼类中会出现并能用肺呼吸的鱼。这一点只有靠演绎法来
。肺鱼本是从鱼类开始向爬行类进化的一个物种,是从鱼类演绎出来的一个物种。正如恩格斯
:“由于进化论的成就,有机界的全部分类都脱离了归纳法而回到‘演绎法’,回到亲缘关系上
—任何一个种属都确确实实是由于亲缘关系而从另一个种属演绎出来的,——而单纯用归纳法来
进化论是不可能的,因为进化论是完全反归纳法的。归纳法所运用的种、属、纲等概念,由于进
而变成了流动的,因而成为相对的了;而用相对的概念是不能作归纳推理的。”
所以,正是从上述三种意义上说,没有演绎也就没有归纳,归纳中包含着演绎,归纳一刻也离
演绎。所以,我们一定注意把归纳和演绎割裂开来的错误倾向。 (二)分析与综合 1.分析与综合的含义
和归纳与演绎相比,分析与综合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思维方法。
所谓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
。通过分析研究从中找出构成这一认识对象的基础的部分、本质的方面。例如人,具有会说话、
想、会生产、相互之间有血缘联系和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属性,辩证的分析决不是仅仅从中分解
些不同的方面,把它们一一罗列出来,而是要进一步从中找出本质的方面,找出能把各方面联系
的、能说明各方面的基础的东西。对于人来说,这个本质的方面、基础的方面是什么?是社会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综合是同分析相对应的方法。综合通常被看作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组合成
整体的思维活动,但是综合决不是把各部分、各组成因素机械地凑合起来或装配在一起,而是在
中把对象的各个本质的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例如,为什么把 改革开
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具体分析了
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三大最新理论成果之后,综合而成法科学结论。
它们都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这个主题,都是围绕这个主题、主线而产生的科学
。
分析与综合的实质,就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矛盾分析方法,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联系和过
思维中的再现。
2.分析与综合辩证统一
分析与综合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例如,如果毛泽东没有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
地位及其政治态度的科学分析,就不可能得出谁是革命的敌人、朋友和领导力量的科学结论,就
不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其次,综合是分析的完成,没有综合也没有分析。例如,疱丁解牛,如果疱丁没有关于牛的整
识,虽有锋利的杀牛刀也无从下手。当然,这里应当指出,开始的整体知识与分析后得出的综合
,不论在深度或广度上都有质的区别。
但是不管怎么样,在人们的辩证思维中,总是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绝对纯粹的分析
合都是不存在的。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 (三)抽象与具体
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在思维活动中,抽象与具体是同分析与综合密切相关的思
法。简单说来,分析的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综合的过程则是从抽象到具体。这一思维方法是通
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达到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1.从具体到抽象
在认识过程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具体,一种是感性中的具体,一种是思维中的具体。我们这
说的具体,指的就是感性中的具体,即感性的具体,所谓感性的具体,就是人的器官所得到的生
具体的知觉表象。例如,当我们刚刚接触到一个从未见过的未知的生疏对象时,它就在我们眼前
以直接看到它,如果有声音,可以听得见,有气味可以嗅得到,要摸可以摸得着,如果有必要,
以品尝一下它的滋味,应该是多么具体、多么生动,人们这种感觉中的具体,就是感性的具体。
但是这样的具体,还只是一种混沌的未经理解的东西,还只是抓住了事物的某些表面特征,还
反映事物的本质。按照认识的真正任务来说,按照人们对事物的理解程度来说,这种认识还是很
、很贫乏的东西。所以,认识决不能停留在这种混沌的表象的阶段,而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去,
是说,要达到思维的具体,感性中的具体只是人们认识的起点。
为了实现从感性的具体到思维的具体的过渡,必须首先否定感性中的具体。而对感性具体的否
是抽象。所谓抽象,就是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开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的现
方面,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以达到对具体事物的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这就是
。这样的认识,已经抛开了具体的感性的形象,是用概念表示事物的本质、必然和规律,是关于
的抽象的规定。思维的抽象是感性的具体的对立面,它比感性具体离开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似乎
了,但是,只要这种抽象是从客观具体事物出发的郑重的抽象,是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得出的正
抽象,就更深刻、更正确地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这就是所谓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2.从抽象到具体
由于认识对象即客观事物本身是具体的,所以,在认识中仅仅到达思维的抽象,即便是十分
、十分正确的抽象,也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它还只是对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的认识,只是有关事
一个抽象的规定。就是说,相对于整体而言,这种认识还是片面的、孤立的。所以,要真正达到
体事物的全面的具体的认识,还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方面的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
为关于统一的事物整体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具体中再现出来。这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