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历年试题(2002-2012)

- 9 -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8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

( )

A.转折期 B.敏感期 C.危机期 D.过渡期

2.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和特性,初生时并不齐备,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的。这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总趋势是( )

A.由笼统到分化 B.由具体到抽象 C.由被动到主动 D.由不齐全到齐全 3.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最初的生活自理的年龄阶段是(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4.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是( )

A.记忆 B.感觉 C.知觉 D.思维 5.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 ) A.胆汁质的孩子 B.多血质的孩子 C.粘液质的孩子 D.抑郁质的孩子

6.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的行为都会有很相似的表现,这是个性的( ) A.整体性 B.独特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7.学前儿童自我评价发展迅速的时期是( ) A.1~2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8.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以前的幼儿的某些心理年龄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爱活动、爱游戏等特点基本相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 ) A.可变性 B.整体性 C.阶段性 D.稳定性

9.幼儿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这说明情绪对学前儿童的( )

A.个性形成的作用 B.认知发展的作用 C.交往发展的作用 D.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10.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1.从记忆发生的顺序来看,儿童最晚出现的是( )

- 10 -

A.情绪记忆 B.形象记忆 C.语词记忆 D.运动记忆 12.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变化中,语词的作用( ) A.越来越小 B.越来越大 C.始终很大 D.始终很小 13.就儿童注意发生的先后来说,是( )

A.有意注意在先 B.无意注意在先 C.有意后注意在先 D.三者无所谓先后

14.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1~3岁儿童属于( ) A.新生儿期 B.先学前期 C.幼儿初期 D.幼儿晚期

15.我们在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应当实事求是,而不能想当然,这样才符合研究儿童心理的( )

A.客观性原则 B.活动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 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最近发展区 17.情境言语 18.具体形象思维 19.亲社会行为 20.意志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8分,共24分)

21.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2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有哪些基本特点? 23.学前儿童情绪自我调节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4.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主要包含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任选1小题回答,全答的只按前1小题评分。每小题12分,共12分)

25.举例说明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26.联系实际谈谈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27.兰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天她拿起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想画小猫咪”。先画了猫头、猫耳朵,再画猫眼。然后画了条线,说这是草地,在上面画了绿草小花,接着又画了只兔子。边画边说:“哎呀,不像不像!像什么呀?像小火车”。这时她又突然想起来:“小猫还没嘴呢!也没画胡子”。于是又画了起来。 请认真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像的一个什么特点?为什么? (2)说明如何培养幼儿的有意想像。

- 11 -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84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是( ) A.个体心理的发生 C.群体心理的发生 A.关键期

B.种系心理的发生 D.人类心理的发生 C.危机期

D.最佳期

2.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可能出现( )

B.敏感期

3.儿童最先出现的注意是( ) A.定向性注意 C.有意性注意 A.教学

B.选择性注意 D.稳定性注意 C.生活

D.操作 D.5个阶段 D.距离知觉

4.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变化较大,下列活动中能最好保持注意的是( )

B.游戏

5.学前期儿童的感知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 A.2个阶段 A.时间知觉 A.反复背诵

B.3个阶段 B.形状知觉

C.4个阶段 C.大小知觉 B.精细加工

D.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B.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D.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C.想象

D.思维 D.外延不适当

6.经典的“视觉悬崖”测验测查的是( )

7.下列哪一项不是学前儿童记忆策略的主要方式( ) ..C.间接的意义识记

8.幼儿在游戏时,一会儿当“医生”,一会儿当“工人”,这更多表明了( ) A.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C.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A.感知

9.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的心理活动过程是( )

B.记忆

10.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 ) A.向成人学习 A.准备阶段 C.发生阶段 A.2岁 A.愉快

B.自发形成

C.内涵不精确 B.前言语阶段 D.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C.4岁

D.5岁

11.一般地,1~3岁是儿童言语的( )

12.儿童开始出现内部言语的年龄大约是( )

B.3岁 B.痛苦

13.按照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初生婴儿只有( )

C.快乐

D.一般性激动

- 12 -

14.儿童出现出声的笑的时间大约在( ) A.出生后1~2天

B.出生后1~2周 D.出生后4个月 C.4个

D.5个 D.3岁以后 D.6岁以后 D.早期隔离 D.损物

C.出生后3~4个月 A.2个

15.幼儿期自觉的行动目的开始形成发展大约经历的阶段有( )

B.3个

16.自我意识的萌芽约出现在( ) A.0~1岁 A.1岁前

B.1~2岁 B.1~3岁 B.重学效应 B.分享

C.2~3岁 C.3~6岁 C.陌生情境 C.依恋 C.教育

17.兴趣的广泛发展并逐渐稳定的阶段约在( ) 18.测定婴儿依恋类型的常用设计是( ) A.视觉悬崖 A.合作 A.遗传

19.幼儿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对象不同而变化明显的行为是( )

20.儿童心理发展中,提供最初的自然物质基础并制约生长发育过程的因素是( )

B.生理成熟

D.主观因素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及关系。 22.幼儿想象夸张性的表现及成因。

23.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及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表现。 24.学前儿童高级情感发展的表现。 25.婴儿依恋的类型及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试述幼儿观察能力发展的特点。

27.试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8.卓尔的母亲是下岗女工,她很重视对卓尔的教育,在卓尔刚会说话时就教他数数和认字,

但让母亲难堪的是:一次家里来了客人,母亲要卓尔拿两个橘子,卓尔却拿了三个,卓尔的母亲开始担心卓尔的聪明程度。

试问卓尔母亲的担心有道理吗?你能为卓尔的母亲提出哪些建议?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