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社会效益分析
11.1 对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双蓝果酒及饮品深加工建设项目加长了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条,进而带动标准化、规范化种植规模,提高双蓝的产量,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经济林产业发展,促进
经济转型, 为职工和农民增收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 运用“公司+基地 +农户(含职工) ”的联结机制,扩大采集规模,加大生产规模,促进人工栽培规模,建设优质、高效、现代化的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带动周边区(局)发展榛子采集、加工和
种植规模,促进以双蓝为主导产业山特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 ,推动高效农业经济迅速发展。
11.2 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分析
项目建成后,逊克县文成浆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举办采集、加工和种植科技示范学习班,成为下岗、转岗职工、农户学习、参观和培训的示范基地,由基地带动农户,培育龙头企业,然后再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民产业化经营,使农户在公司的带动下,发展采集、加工和栽培榛子产业,达到采集、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共同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最终实现农户增产、农业增
效、农民增收,集体利益、农民利益和国家税收利益共同受益。
11.3 带动农户及农民增收效果分析
项目选址在计划在 2-3 年内带动 500 户农户发展种植产业,每户基地 20 亩,可以带动浆果林 10000 亩,发挥经济林产
业为主导产业的龙头基地带动作用。
发展双蓝种植和加工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和资源优势。一是逊克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环境优越,具备发展绿色食品的先决条件。二是山野菜、山野果、野生食用菌等自然资源丰富,生长面积广、蕴藏量大,品种全,品质好。三是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市委、市政府已决定把山野果、山野菜的种植业和加工业作为全市重点发展的“五大特色产业”之一,列入《黑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进行大力支持、重点推进,使之成为全市的经济支柱产业,实现第三次创业。
带动农户及农民增收效果分析
伊逊克县文成浆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提高农业效益、增
加农民收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在
3 年内带
动 2500 户农民发展榛子种植、加工产业,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
结构,壮大区域经济实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项目建成后, 1 年带动农户 500 户种植榛子,每户种植 20 亩,可收入 5 万元,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项目建成后,直接安排就业 110 人,采集旺季时,带动采集
农民和林业下岗职工 500 多人。带动种植业 500 户,直接安排就
业 110 人以上,项目带动就业能力强,对促进民职民生和劳动就
业具有现实意义。
把逊克县建成“全国最美、山区最富、生态最佳”的绿色城市,走上了“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发展轨道,真正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
建设双蠃。
11.4 可行性研究结论
该项目在充分发挥当地林业资源优势之上,不仅具有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又采用了先进的工艺,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能
力。拟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符合实际要求, 工艺技术先进、 成熟、可靠,资金筹措方案切实可行,自筹资金有保证,项目所选厂址
的各项建设条件优越,建设单位经济技术力量雄厚,所有这些均为本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该项目立足本地实际,把握了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前瞻林业发展的方向以及国内外市场动态,是一个经济效益好、投资回收快、利农利企、还富财政的基地建设示范项目。
根据市场情况和经济分析,该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 3200 万元,年纯利润总额 470 万元;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FIRR )
为 65% ,财务净现值( i= 8%时)为 1052 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
为 3 年(含建设期),低于 8 年的国家标准。由此可以说明该 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经不确定分析,盈亏平衡点 70% ,本项目
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综上所诉,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及当地的产业政策和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