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庄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 图文

下放水试验。其中:

a、1995年12月9日~12月11日,在-250m水平井底车场进行四灰放水试验,结果表明-250m水平四灰岩溶发育、富水性强;四灰、五灰水力联系不密切。

b、1998年1月8日~1月10日,在7600采区西翼对四灰含水层进行放水试验,结果表明:四灰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四灰与BF13断层组两盘五灰含水层均有不同程度的水力联系。

c、2003年10月30日~11月1日,在8407泄水巷内进行五灰放水试验,结果表明:该区域五灰含水层的富水性极不均一,浅部较深部的富水性强;五灰与奥灰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不密切;BF75断层的导水性差。

d、1997年6月6日~6月12日,在9400轨道下山和8400东翼泄水巷内进行西三矿五灰联合放水试验,基本查明了该区段奥灰对五灰的水力联系以及以侧向补给为主的补给方式。

e、2008年4月9日~5月8日,在-430m水平7100采区进行五灰放水试验,结果表明:五灰富水性不均一,向斜轴部附近五灰富水性较强,联通性较好,水源补给充分或存在垂向补给渠道的可能;五灰含水层本身联通性较好;五灰含水层虽联通性较好,但水源补给并不是很充分;BF56断层局部导水或越流补给;BF102号断层局部导水,8100泄水巷底板渗水初始水量为5m3/h,放水88h后,渗水量减小1m3/h,说明水源是五灰水;奥灰与五灰无水力联系或联系不密切。

③ 运用直流电法探测了井下8406、8408、9401、9403、10603等5个回采工作面的底板富水性,为指导注浆加固,安全开采8、9、102煤层提供了依据。

④ 对受水威胁的-150m水平8、9、102煤层所有开采工作面都进行了底板(五灰含水层)注浆加固改造。

煤矿生产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水文观测及地质研究资料,各类地质台账健全,各种水文地质图纸完善,有利底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23

2 地层构造

2.1 地层和含煤地层

2.1.1地层

本区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大区(Ⅴ)晋冀鲁豫地层区(Ⅴ4)鲁西地层分区(Ⅴ410),区域内发育地层有新太古界泰山岩群、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古近系、新近系及第四系地层。

钻孔揭露,矿井内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炭~二叠系月门沟群(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二叠系石盒子组、古近系、第四系,见图2-1-1。

本区地层特征及接触关系等均与鲁西地层分区其它区域基本一致。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月门沟群山西组和太原组,沉积基底为奥陶系马家沟组。新太古界泰山岩群、寒武系主要分布于白庄煤矿以北山区。

(1)奥陶系马家沟组(OM)

据区域资料地层总厚约800m,主要岩性为青~青灰色厚层状石灰岩,间夹泥灰岩,下部为白云质灰岩,局部产珠角石等化石。该地层假整合于寒武纪地层之上。主要出露于南部中低山区,区域上为主要含水层。

(2)石炭~二叠系月门沟群 ①本溪组(CyB)

厚度4.75~10.55m,平均6.21m。岩性以浅灰~深灰色泥岩为主,底部含有褐红色铁质泥岩及杂色~灰白色铝土质泥岩。与下伏地层奥陶系马家沟组呈假整合接触关系。

②太原组(C-PyT)

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厚度143~165m,平均155m。岩性以灰~灰黑色粉砂岩为主,间夹浅灰~深灰色泥岩、灰~灰绿色中、细砂岩、粉砂岩与细砂岩互层,含石灰岩10层,其中一、二、三、四、五灰是煤岩层对比的重要识别标志。本组共含煤13层,按自上而下顺序编号为:5上、5、6、7、8、9、10、11(新6煤)、12(新7煤)、13(新8煤)、14(新9煤)、151(新101煤)、152

24

图2-1-1 白庄地层综合柱状图

25

(新102煤)。其中可采煤层7层,自上而下为5上、6、7、8、9、101、102煤层。其余煤层不可采。

石灰岩中主要产腕足类、腹足类、海百合、珊瑚、长身贝、蜓科等化石。煤层顶、底板含植物化石。

本组与下伏地层本溪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③山西组(PyS)

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厚度103~135m,平均123m。岩性主要为灰~灰白色中砂岩和砂泥岩互层。上部以粉砂岩、泥岩为主,砂岩较少;中部和下部以砂岩为主。本组含煤5层,主要集中于该组中段,按自上而下顺序编号为:1、2、31、32、4煤层。其中31煤层为大部可采,32、4煤层为局部可采,1、2煤层为不可采。煤层及顶、底板岩层中主要产苛达木、楔叶木、轮木、细羊齿、芦木等化石。底部为灰白色块状含砾石英砂岩。该组底部一般含灰白色含砾石英砂岩,并以此与太原组分界。与下伏地层太原组呈整合接触。

(3)二叠系石盒子组(PS)

本组地层除F24断层以西与F3断层以南所夹区域基本被剥蚀殆尽以外,其他区域均有残留。

①下石盒子组(P1S)

残余厚度0~55m。岩性主要为灰~灰白色中、细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等,不含煤。底部多发育一层具交错层理的灰绿色含砾中~粗长石石英砂岩,可作为与山西组的分界标志。与下伏地层山西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②上石盒子组(P2S)

残余厚度0~100m,平均50m。岩性主要为浅黄色、灰白色中砂岩与杂色泥岩互层,底部底部发育一层紫色、青灰色(B层)铝土岩,可作为与下石盒子组的分界标志。

(4)古近系(E)

向斜深部部分区域残留保存,大部区域遭剥蚀,残厚0~150m左右,上部以浅灰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夹少量砂岩、粘土岩和薄层泥灰岩。下部以灰~灰绿色砂岩为主,次为灰色、灰绿色、土黄色、暗紫等杂色泥岩和粉砂岩。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

(5)第四系(Q)

2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