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危险辨识在安全管理和安全评价中的重要地位,近几年来,国际上已开发出许多用于系统危险辨识的危险分析方法,而每一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不同危险特征的分析对象。因此,在具体开展危险辨识时,必须根据分析对象的特点、需重点发掘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系统危险分析方法。
根据前述本工程潜在危险危害因素状况,系统危险辨识应重点把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 全面分析主要灾害事故被触发的原因;
* 系统了解各危险源危险状况信息,如事故模式、缺陷状况、本质安全化水平等;
* 分析辅助系统危险状况;
* 分析重要危险装置经触发造成事故的波及范围及其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了表3.1所列分析方法开展系统危险辨识工作。
表3.1 危险辨识方法及主要目的
分析方法 分析对象 主要目的 故障模式及严重度影响分主体生产系辨识危险模式,发掘固有危险信息,为安全评价提析(FMECA) 统各危险源 供依据 故障树分析(FTA) 全系统 重点发掘几种主要事故模式影响因素及其组合关系,为危险辨识及控制提供信息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 辅助系统 分析供电、供水、供气、消防等子系统可能的故障模式及其对主体生产系统的影响 池火灾后果评价模型 芳烃抽提 分析苯液泄漏造成池火灾的后果影响 Dow火灾爆炸指数法6版 储罐区等 火灾爆炸危险性 水汽化超压爆炸模型 锅炉等 分析积水汽化引起超压爆炸后果 气云爆炸模型 裂解装置 分析氢气泄漏的气云爆炸后果 3.1.2 危险严重程度与危险概率分级标准 分级标准如表3.2、表3.3所示。
表3.2 危险严重程度分级表
级别 0 Ⅰ Ⅱ Ⅲ Ⅳ 损伤程度 造成社会灾难或特大伤亡事故 重大死亡事故或主要系统毁灭 个别人死亡、重伤或主要系统损坏 个别人轻伤或主要系统轻度损坏 人员微伤或装置部件受损 表3.3 危险发生概率分级标准
级别 A B C D E F
发生频度特征 可能经常发生(每天可能发生) 很容易发生(每周可能发生) 容易发生(每月可能发生) 很可能发生(每年可能发生) 寿命期内可能发生(每十年可能发生) 寿命期内几乎不发生(每百年可能发生) 9
概率值 10 10 -310 -410 -510 -610 -2-1
3.2 危险辨识主要工作内容
3.2.1 主体生产系统危险源划分
危险源划分工作是在系统熟悉乙烯工程有关初步设计资料,并对乙烯工程进行必要的现场调查基础上进行。
危险源划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从安全系统分析与危险控制角度,以主要设备、设施或岗位为中心,将主要危险设备、工艺状况及操作条件、作业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辨识对象划分为不同的危险源。
2.满足日常生产操作管理的要求。
根据上述原则,将整个生产系统划分成34个危险源。
3.2.2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在整个安全评价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安全评价工作的基础,其工作量占整个评价工作的一半以上。
按照危险源辨识工作程序,对每个危险源所涉及各种作业中的潜在危险因素、触发条件、事故后果、事故类别、控制措施,以及固有危险状况,包括本质安全化状况、设备、设施、工艺缺陷、危险暴露程度等信息进行系统发掘。
危险源辨识的现场调查工作在对乙稀厂的各有关部门和车间进行广泛和深入的调查的基础上,参阅大量石油化工企业的事故案例,运用系统危险分析方法,依照有关规程、标准,对所调查信息进行大量的加工、整理,并制定了专门表格对34个危险源有关信息进行了登记,形成危险源辨识结构文件。
3.2.3 故障树分析(FTA)
针对乙烯工程石油化工生产系统的危险特征,分别对装置内化学爆炸、工艺介质外泄燃烧爆炸、加热炉爆炸、锅炉爆炸等4种事故类型,进行了故障树分析。
FTA的故障树生成,最小割集以及危险概率计算运用了Faultrease Version 1.2软件。
3.2.4 辅助系统危险性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