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C德国美术 19C美国美术
18C、19C俄罗斯美术
19C德国美术
门采尔——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轧铁工厂》 利伯曼——外光派绘画代表。
柯勒惠支——她从事艺术从学习刻铜工艺开始,风格趋向于表现主义,甚至带有神秘主义的情绪。所做版画和雕刻都强烈地反映了对工人、农民的深刻同情,她在线条奔放、坚实有力、黑白强烈、沉郁的形象中,倾吐着伟大的高尚母亲的真挚情感,并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呈献着德意志民族的心理和 性格特征。她艺术中的倾向是每个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艺术家应该效仿的榜样。《织工暴动》
19C美国美术
科普利——美国本土所培育的第一个伟大的画家。
哈德逊河画派——标志着美国美术开始摆脱欧洲影响,逐步显露出自己的品格来,因此也称为美国风景画派,产生于19C上半叶美国风景画。 科尔——哈德逊河画派的创始人,他的绘画采用古典手法描绘,富有浪漫的情调。《之字形河湾》。
英尼斯——晚年被称作“美国的印象派画家”。《夏天的榆树》
霍默——被认为是19C美国最伟大的画家,又是美国第一代风俗画家。《家、甜蜜的家》、《前方来的俘虏》
18C、19C俄罗斯美术
巡回展览画派——19C产生于俄罗斯的一个画派。主张:美,就是生活的艺术思想,强调民族特点和艺术作品的思想性、社会性和主题性,但在艺术形式的 探索比较欠缺。 别洛夫——巡回展览画派创始人之一,被称为“莫斯科的教皇”。《送葬》。俄罗斯第一位反映农民苦难生活的画家。
克拉姆斯柯依——巡回画派的组织者和思想领导者。《无名女郎》、《月夜》 列宾——巡回画派现实主义艺术最高成就,被誉为俄罗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苏里科夫——巡回画派重要画家,也是俄罗斯杰出的历史画家。《近卫军临刑的早晨》(俄国历史上第一幅历史画)、《女贵族莫洛佐娃》
希什金——俄巡回画派创始人之一,也是19C后中期俄风景画的奠基人,被誉为“最活跃的画派”。《松林之最》
列维坦——俄杰出的风景画家,确立“情绪风景”画。也是巡回画派的成员。《深渊》 谢洛夫——现实主义学院中最有成就的画家。(19C末20C初),《少女与桃》、《阳光下的少女》
三、20C下半叶的西方现代美术
20C下半叶艺术怪诞离奇、形形色色,但其明显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艺术走向过程。 现代艺术家更看重艺术创作过程及过程中自己得到的感受和体验。这一现象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2、艺术走向生活。 艺术乃生活本身。
抽象主义
1.抽象主义——20C指那些远离现实生活,不去表现自然物体的表面现象,而是以经过抽象的色彩、点线、体块去构成具体客观形象的美术总称。 康定斯基(热抽象)、蒙德里安(冷抽象) 克利——《围绕着鱼》 阿尔普——《云的牧人》
抽象表现主义
2.抽象表现主义——20C 50年代第一个出现于美国的重要现代主义流派。主张彻底摆脱传统美学观和艺术观,追求自发的、任意的个人表现,认为艺术家应服从于自然而然的内心冲动,强调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他们大多数反对以往绘画的完整性和技巧性,反对所谓的“形象”和“形式”,推崇即兴式的创作与技巧的自由发挥。他们中的大多数对纯几何抽象绘画有着共同的逆反发展,即“形式上追求抽象,内涵追求表现。” (包括:行动绘画、色域绘画、极少艺术。)
代表人物:波洛克、德·库宁。
波洛克——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二战后第一位有国际影响的美国艺术家,强调动作和力感,被人们称作“运动画派”创始人。《五寻的深度》、《迷朦的薰衣草》 德·库宁——《女人第一号》,认为画什么,美不美是一个次要问题,重要的是表达画家内心冲动。为达到此目的,材料、工具、对象、技法、美感可以弃之,可以任其选择,于是传统绘画观念早已舍弃。
戈尔基——《肝就是公鸡的冠子》
以包豪斯为基地,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建筑,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包豪斯一词又指这个学派。
格罗皮乌斯担任第一任校长。包豪斯教师阵容整齐,人才辈出。1925年,包豪斯由于在学术见解上同当地名流发生分歧,迁至德绍,改名为“设计学院”。1928~1930年瑞士建筑师H.迈耶任院长,1930~1932年L.密斯·范·德·罗任院长。包豪斯于1932年迁柏林,不久停办。教师大多流往国外,包豪斯的学术观点和教育观点随之传播四方,一度为欧美许多大学所采纳。
包豪斯提倡客观地对待现实世界,在创作中强调以认识活动为主,并且猛烈批判复古主义。它主张新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生活,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并具有表现这个时代的能力为原则。它认为现代建筑犹如现代生活,包罗万象,应该把各种不同的技艺吸收进来,成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强调建筑师、艺术家、画家必须面向工艺;为此,学院教育必须把车间操作同设计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学生只有通过手眼并用,劳作训练和智力训练并进,才能获得高超的设计才干。
形而上画派 (Metephsical Painting)
意大利近代绘画的一支流派。基里诃(Giorgio de Chirico 1888~1978)是此画派的开创者。他说:“真正的艺术,应该是更完整、更深奥而复杂的,换言之,就是形而上学的艺术。”此即形而上绘画名称的由来。
形而上派着力表现西方社会的病态而对科技进步持怀疑态度。如同它的名字,这个画派深受叔本华和尼采唯心主义的影响,但其中带有更多的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事实上他们比后来的超现实主义画派更早的体现了精神分析学中关于直觉、幻觉和潜意识的应用,作品中充满了神秘怪异的气氛,描绘的多为物体的稳固、无时间性和不朽性。
抽象主义
1.抽象主义——20C指那些远离现实生活,不去表现自然物体的表面现象,而是以经过抽象的色彩、点线、体块去构成具体客观形象的美术总称。 康定斯基(热抽象)、蒙德里安(冷抽象) 克利——《围绕着鱼》 阿尔普——《云的牧人》
抽象表现主义
2.抽象表现主义——20C 50年代第一个出现于美国的重要现代主义流派。主张彻底摆脱传统美学观和艺术观,追求自发的、任意的个人表现,认为艺术家应服从于自然而然的内心冲动,强调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他们大多数反对以往绘画的完整性和技巧性,反对所谓的“形象”和“形式”,推崇即兴式的创作与技巧的自由发挥。他们中的大多数对纯几何抽象绘画有着共同的逆反发展,即“形式上追求抽象,内涵追求表现。” (包括:行动绘画、色域绘画、极少艺术。)
代表人物:波洛克、德·库宁。
波洛克——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二战后第一位有国际影响的美国艺术家,强调动作和力感,被人们称作“运动画派”创始人。《五寻的深度》、《迷朦的薰衣草》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最能显示这一风格在观念上和手法上的特征。自1947年起,他采用了将大幅画布平辅在地上,再在它周围走来走去,把“颜料”滴溅在画布上的画法。绘画的过程变得像某种祭礼中的舞蹈,他整个身体都在运动。催眠状态般的专心致志和彻底的身心投入,是一幅画形成其“独立生命”的关键所在。他的作品一旦完成,那些密布画面、纵横扭曲的线条便传达出一种不受拘束的活力,随心所欲的运动感,无限时空的波动以及其内在的力量。
从波洛克的代表之作《薰衣草之物》中,可以领略抽象表现主义的精神。乍一看上去,一团如麻的线条互相交织着扑面而来。近看画作,是颜料直接滴洒在画布上。画面没有任何可辨识的形象,到处充溢着奔放自由的激情。画面也没有空间透视,但又不是平面的。波洛克创造了一种暧昧的空间,大部分的笔触悬浮在这块表面的后方,悬浮在被有意压缩了的、
被剥夺了透视关系的空间之中。前景与后景相互渗透,在人的视觉当中跳来跳去。
波洛克自己这样描述他的作画过程:\我的画不是从画架上来的,作画前,我很少绷钉画布,我宁愿把未绷紧的画布钉在坚硬的墙壁或地板上。我需要一块坚硬的平面顶着。在地板上我觉得更舒服些,这样我觉得更接近我的画,我更能成为画的一部分,因为我能绕着它走,先在四边入手,然后真正地走到画中间去,这很接近西部印第安人用沙作画的方法。\
德·库宁——《女人第一号》,认为画什么,美不美是一个次要问题,重要的是表达画家内心冲动。为达到此目的,材料、工具、对象、技法、美感可以弃之,可以任其选择,于是传统绘画观念早已舍弃。
戈尔基——《肝就是公鸡的冠子》
弗朗兹·克兰(Franz Kline)的作品也是如波洛克一样属于动态性的。40年代,他热衷于线描,特别习惯于画小幅的黑白速写和细节,他在细节中研究单一的母题或空间关系。1949年的一天,他用幻灯机放大一些速写,这启发他发展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在白色画布上,一些大尺度的黑色线条,除了线条,别无其他,更没有具象的东西。画面中的空白与强有力的黑色笔触一以生动,甚至某些飞白看起来更有意味。人们看他的作品,也能理解\行动绘画\的含义,笔的运行在作品中显得十分重要,徐、疾、通、滞、转、折、进、退,这一点与中国的书法产生了暗合。不管他有没有受到东方书法的影响,他的画在\计白当黑\的原则上与东方的书法是一致的。而且在削尽冗繁,只取黑白两色,以少胜多,达到更有深度的美--这样的美学趣味与东方的书法艺术十分接近。
克兰最初的大规模的黑白抽象画作于1950年,特点是笔触大而粗犷,但由控制,还有强有力的建筑式结构。他的结构对60年代构成主义雕塑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50年代后期开始尝试使用色彩,在他去世前的那一年(1962),色彩才开始在他的作品中起重要作用,但结果不一定可喜,似乎色彩在他那由构图表达的意念中无关紧要,而只是一种装饰罢了。
抽象表现主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如波洛克这样强调力量与动感,充满激情;另一种则是更纯粹的抽象,给人以宁静,罗思科便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人物。罗思科出生在外国,1913年从俄国来到美国,当时只有十几岁。他的早期作品带有超现实主义的痕迹,后来逐渐变得单纯。到了1950年他已完全抛开了具体形象,作品常是几个空白的长方形画在涂了色的背景上,边缘并不明确,因而它们的空间位置也是模棱两可的。这种空间感也是我们在波洛克的作品中所熟悉的,找不到有深度的空间,而这种很浅的空间忽远忽近,不可捉摸。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因为长方形空间而起作用,造成一种温和而又有节奏的脉动感,不清晰的交界处隐隐地藏住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罗思科认为自己不是抽象画家,他更注重精神的表达。他说:\我对色彩与形式的关系以及其他的关系并没有兴趣??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人的基本情绪,悲剧的、狂喜的、毁灭的等等。\他要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今天西方文明的根。他认为现代人的内心体验没有离开从古至今的传统,因此要表现精神的内涵需要追溯到希腊的文化传统中去,尤其是希腊文明中的悲剧意识,这是最深刻的西方文化之源。在他画出成熟的抽象画之前,他对希腊、罗马艺术投注了很多的注意。从希腊传统中他吸收了希腊悲剧精神中的人与自然的冲突,个人与群体的冲突的矛盾状态。在他看来这些冲突概括了人的生存的基本情形。由于他追求表达的清晰,追求去掉一切与观念无关的东西,他最后发展出了一种全黑的画面,在黑色中他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