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文化与招商银行成长
主讲人:马蔚华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非常的荣幸,能够走进我们山西财经大学的EMBA的大讲堂。
第一,我要感谢我们企业家的朋友,我的老弟牛根生先生。我本来对山西财经大学一直很仰慕,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走近她,还是牛总给我做了一个桥梁,使我如愿以偿,所以我激动。
第二,我很感谢我的同行,中国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的曹行长。刚才我的同行对于我的一些溢美之词,我非常重视,因为是同行,特别是今年,农行是全球最大的IPO,所以今天有曹行长为我主持,我很激动。
第三,我感谢我们学校的领导、我们的书记、我们的校长,大家都非常捧场,我心里非常的感动,所以我向大家鞠一个躬,表示感谢!
山西财经大学我一直很仰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学校是建在乔家大院的地址上 。我不仅从电视剧里,我也从晋商发展的历史上了解了乔家大院,确切的说中国第一代银行家就是乔致庸,所以银行业要追根溯源到乔家大院,就要追溯到山西财经大学,因为这里凝聚着晋商的灵魂,所以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很荣幸。我昨天也特意参观了我们申维辰书记精心打造的一个晋商博物馆,从这个晋商博物馆里,我又进一步了解了我们晋商文化的起源,从晋商文化的起源又进一步了解到金融在中国它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所以我心中对晋商很崇敬,对山西、对我们这个山西财经大学也都很崇敬,特别是我们的校训叫“修德立信 ,博学求真”,这是我们一个企业家的座右铭,也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金融问题,所以我也很荣幸。
我想利用今天的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一个企业,特别是一个商业银行,面临今天这样一个历史机遇应该怎么样发展?一般的EMBA喜欢案例教学,那么,我最好的案例就是我自己,亲历了招商银行的发展。所以我就用招商
银行的发展来讲述,一个企业或者一个银行在今天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怎么做?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讲一下背景。这个背景就是我们快速成 长的中国银行业,因为招商银行的成长离不开我们大的背景。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的银行业受到的损失是最少的,我们的次债加在一起也不到100亿,连整个次债的万、千、百分之一都不到。为什么中国银行受到的损失最少?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过去30年,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令世界瞩目。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在乔家大院的时候,还有票号中国银行的影子 ,但是到了计划经济的时候,这个影子就没有了。那个时候只有人民银行,而人民银行不是今天中央银行的概念,它只是财政的出纳,那时候没有真正的商业银行。 经过32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银行业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第一个标志就是中国有了一个基本的现代化的银行体系,我们从原来只有一家,发展到现在包括五家国有大型银行,12家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13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和3000多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还有外资银行,各种金融机构,有万家具有法人性质的一个银行体系。我们的功能逐步的齐全,形式不断的多样一个现代银行体系。
第二是银行的实力明显的增加。1978年的时候我们全国的银行的资产不到2000亿元人民币,到去年的年底,全国的金融资产的总量已经超过80万亿,超常增长400倍,所以年复合增长率都达到20%,而且我在央行工作的时候,不良率也是最头疼的问题。当时西方说我们在技术上已经破产,但是没有想到,在短短的30年时间里,我们不良率已经下降到去年全国 所有银行的1.48,多倍的覆盖率从原来的20%现在已经达到160%。资本充足率达标的银行已经达到99.9%,现在可能已经百分之百了。
第三是服务的能力不断的增强。我们过去的单一存、贷、汇,到现在包括表内表外、国内国外、离岸在岸、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还包括物理网点,也包括ATM机24小时自助服务、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远程银行、互联网的社区银行,包括数据库的销售、交叉销售 、整合销售等多种形式,说明我们的服务的能力丰富多彩。
第四是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中国银行业的步子非常大。一方面外资金
融机构大量的进入中国。现在,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