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若“如果某甲掌握了两门外语,那么他精通逻辑”为假,则( )为真。 (1)某甲没有掌握两门外语并且不精通逻辑 (2)某甲掌握两门外语而且精通逻辑
(3)或者某甲没有掌握两门外语或者他精通逻辑 (4)如果某甲精通逻辑,那么他没有掌握两门外语
三、双项选择趣(每小题2分,共20分。说明: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的答案,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括号内。)
1.在概念间的外延关系中,不具有传递性质的是( )关系与( )关系。 (1)同一 (2)真包含 (3)真包含于 (4)交叉 (5)全异
2.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中,主项与谓项都是( )概念和( )概念。
(1)单独 (2)普遍 (3)集合 (4)正 (5)负
3.与“并非‘如果你来,他就不来’”等值的判断是( )和( )。 (1)你来但他不来 (2)或者你来或者他不来 (3)并非“只有你不来,他才来” (4)只有你来,他才来 (5)你来,他也来
4.下列逻辑错误中,违反同一律要求的是( )和( )。
(1)偷换概念 (2)转移论题 (3)自相矛盾 (4)模棱两可 (5)推不出 5.以﹁p为一前提,应增补( )或( )为另一前提,可必然推出结论﹁q。 (1)p→﹁q (2)q→﹁p (3)p∨﹁q (4)q? p (5)p∨q
6.“光是有质量的。因为光对它射到的物质产生了压力,而如果光没有质量,就不会产生这种压力。”这段论证用的是( )、( )。
(1)演绎论证 (2)归纳论证 (3)直接论证 (4)反证法 (5)选言论证
7.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式是( )和( )。 (1)p∧q∧r→p∧r (2)(﹁p→﹁q)∧q→p (3)(p∨q)∧p→﹁q (4)(﹁p←q)∧﹁p→q (5)(p→﹁q)∧﹁p→q
8.下列推理中,根据对当关系中的反对关系而进行的有效推理是( )和( )。
(1)SAP→﹁(SEP) (2) ﹁(SAP)→SEP (3)SEP→﹁(SAP) (4)﹁(SEP)→SAP (5) SAP→﹁(SOP)
9.已知“甲不在武汉且乙在广州”与“当且仅当甲在武汉,乙才在广州”均假,下列判断中取值为真的是( )和( )。
(1)甲在武汉且乙在广州 (2)甲在武汉但乙不在广州
49
(3)并非“或甲在武汉或乙在广州” (4)只有甲不在武汉,乙才在广州 (5)如果甲在武汉,那么乙在广州
10.“我国只有北京、天津和上海三个直辖市,北京人口超过700万,天津人口超过700万,上海人口也超过700万,因此,我国所有直辖市的人口都超过700万”,这一推理属于( )推理和( )推理。
(1)必然性 (2)或然性 (3)假言 (4)完全归纳 (5)简单枚举归纳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说明: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标号写在括号内,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当p→﹁q取值为假时,下列形式中取值为真的是( )( )( )( )( )。
(1)p→q (2)p←q (3)p∧q (4)p∨q (5)p? q
2.以“必然p”为前提,可必然推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