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完整笔记整理有图分解

二、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

★1. 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分布

时间 七月: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 一月: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形成原因 ★2.季风环流 成因 风向 气候类型 分布范围 东亚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月西北风 季风 7月东南风 南亚 海陆热力性质差季风 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副热带高压对我国雨带 位置的影响 1月东北风 7月西南风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 我国东部、朝北回归线以南地区:亚热带季风气鲜半岛、日本 候 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亚洲大陆 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 太平洋 夏威夷高压(西太平洋副高对我国夏季天气影响显著)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 高压,对我国冬季天气影响显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 4-5月(春末)雨带位于华南,华北出现春旱 6月(夏初)长江中下游梅雨 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 此时长江中下游受副高控制出现伏旱 副高(夏季风)势力弱,南涝北旱;副高(夏季风)势力强,北涝南旱。 副高异常对我国水旱灾害的影响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候影响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

综合影响的结果。

9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1.冷锋、暖锋与天气变化 类型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图示 运动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 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连续性降水 ————— 长江中下游的梅雨 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压低,气温高、受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湿度大,天气温暖晴朗 低、湿度小,天气低温晴朗 降水或阴天,一定出现大风天气、降温 连续性降水或雾 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湿度低,天气晴朗 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寒潮、沙尘暴 气压状况 低压系统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从四周指向中心 逆时针辐合 中心上升 顺时针辐合 中心上升 多雨 受暖气团控制,气压下降,气温、湿度升高,天气转晴 锋前 华北春雨连绵 降水位置 锋后 天气实例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 高压系统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从中心指向四周 顺时针辐散 中心下沉 逆时针辐散 中心下沉 晴朗 气压梯度力方向 气流流向 北半球 南半球 天气状况 我国的典型天气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的“秋高气爽”

3.掌握锋面气旋的结构、冷暖锋判断方法、降水位置

(1)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锋面气旋。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上升更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2)锋面的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与槽线重合。

(3)锋面类型的判断:①以槽线为界,高纬来的是冷气团,低纬来的是暖气团。②标出气旋水平方向气流的流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依据冷暖气团的移动判断冷暖锋面:如果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形成冷锋;如果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形成暖锋。③标出雨区: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在锋前,准静止锋降水落在冷气团一侧。 (4)冷锋——代表:春季沙尘暴,夏季北方暴雨,冬季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暖锋——代表:一场春雨一场暖

准静止锋——代表:六月中旬到七月,长江中下游“梅雨”

10

4.应用“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 北半球气旋 北半球反气旋 南半球气旋 南半球反气旋 右手半握,拇指向上代表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水平方向的气流呈逆时针辐合 右手半握,拇指向下代表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水平方向的气流呈顺时针辐散 左手半开,拇指向上代表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水平方向的气流呈顺时针辐合 左手半开,拇指向下代表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水平方向的气流呈逆时针辐散 附:

台风——定义: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 破坏力:强风、暴雨、风暴潮 特点:突发性强,破坏力大 益处:缓解高温酷暑和旱情 寒潮——定义:冬半年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C以上,最低温降至5°C以下

特点:降温、大风、暴风雪、霜冻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全 球 变 暖 原因 自然原因: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 危害 措施 ①使用清洁能源 ②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 ③植树种草,防止森林火灾。 ①全球变暖使冰川融化、海水受热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海岸线被改变,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产人为原因:燃烧量将减少;高纬度国家农作物产量可能增加。 改变区域降水量矿物燃料; 毁林 ③对水循环的影响——可能使蒸发加大,和降水分布格局,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引起地表径流发生改变。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1.水体分类 地球上的水体 陆地水分类 ★2.水循环类型

水循环类型 发生区域 主要环节 海陆间循环 海陆之间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形成地(大循环) 表径流)、下渗(形成地下径流) 海洋 陆地内循环 陆地内部 植物蒸腾+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海洋内部 蒸发 降水 作用 最重要的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补充陆地水数量很少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 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 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生物水、冰川水(地球上淡水主体是冰川)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⑴洋流形成因素:盛行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洋流前进时还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⑵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11

中低纬度以副热带 北顺南逆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中高纬度以副极地 北逆南无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大陆东岸(即大洋西岸)为暖流; 大陆西岸(即大洋东岸)为寒流 大陆东岸(即大洋西岸)为寒流; 大陆西岸(即大洋东岸)为暖流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海水向西流,形成逆时针流动的洋流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水向东流,形成顺时针流动的洋流。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⑴对气候的影响 类型 概念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举例 北大西洋暖流使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55°~70°N大陆西岸,呈现森林景观,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如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 受秘鲁寒流影响,南美西海岸形成了狭长的热带荒漠 暖流 由低纬流向高纬,增温、增湿 水温比流经海域高 寒流 由高纬流向低纬,降温、减湿 水温比流经海域低

⑵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

1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