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评定试题库

级 别 评 分 标 准 0级 无肌张力的增加

1级 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

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1+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

关节活动范围的后50%均呈现最小的阻力。

2级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

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比较容易地被移动。

3级 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

4级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2. 简述异常肌张力的分类及其形成原因。

答:根据患者肌张力与正常肌张力的比较将肌张力异常分为:肌张力增高、低下和障碍三种情况。 (1)肌张力增高:是指肌肉张力高于正常状态的情况。根据状态不同又分为肌肉痉挛和肌肉强直两种。①肌肉痉挛: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导致的、在牵伸肌肉的速度增加时痉挛的程度也增加且伴肌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常由锥体系的障碍所致。②肌肉强直:也即僵硬。它是一种主动肌和拮抗肌肌张力同时增加的状态,无论对关节做哪个方向的被动活动,运动起始时和终末时阻抗感是相同的。肌肉强直常由锥体外系的障碍所致。

(2)肌张力降低:低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对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时感觉阻力消失的状态。可见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或周围神经的损伤。

(3)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以张力损害、持续的和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运动功能亢进性障碍。可由中枢神经系统缺陷、遗传因素所致;还可见于神经退行性疾患或代谢性疾病。 3. 简述肌张力评定的目的及临床意义。

答:肌张力评定的目的及临床意义有:①依据评定结果确定病变部位、病变性质,预测康复疗效。②根据肌张力的表现特点制定治疗计划。③及时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四、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痉挛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肌张力高一定是痉挛 B.强烈的痉挛即是挛缩 C.痉挛常见于脊髓损伤 D.偏瘫恢复期不出现痉挛 E.外界剌激可使痉挛缓解 2. 按自发性肌痉挛发作频度分级的是: ( B )

A. 神经科分级 B. Penn分级 C. Ashworth分级 D. Clonus分级 E. 摆动试验结果分级

3. 肌张力增高明显,被动活动困难,按Ashworth分级为几级?( D ) A. 0级 B. 1级 C. 2级 D. 3级 E. 4级 4. 按踝阵挛持续时间分级的是:( D )

A. 神经科分级 B. Penn分级 C. Ashworth分级 D. Clonus分级 E. 摆动试验结果分级 5.下列那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肌肉痉挛?( A )

A. 脊髓灰质炎 B. 高位脊髓损伤 C. 脑外伤后遗症期 D. 脑卒中 E. 脑性瘫痪

6.下列那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肌张力低下?( E )

A. 脑血管意外早期 B.脊髓休克期 C.颅脑损伤的早期 D. 周围神经的损伤 E.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期 7.关于Ashworth痉挛分级,错误的是 ( B ) A.0级一无肌张力增高

B.1级一肌张力轻度增高,受累部分被动屈曲或伸展时有一定的牵拉阻力 C. 2级一肌张力明显增高,但受累部分容易屈曲和伸展 D.3级一肌张力显著增高,被动活动困难 E. 4级—受累部分僵硬于屈曲或伸展位 8.下列痉挛的特点,除外 ( E )

A.肌张力高 B.运动迟缓 C.下肢伸肌痉挛有助于截瘫患者的行走 D.偏瘫患者早期即应该采用抗痉挛体位 E.多先发生弛缓性瘫痪

9.痉挛是由于( )受损后引起牵张反射兴奋性增强导致骨骼肌张力升高所致。( D ) A.植物神经 B.感觉神经 C.下运动神经元 D.上运动神经元 E.周围神经 10.痉挛的特征不包括: ( D )

A.牵张反射异常 B.腱反射异常 C.速度依赖性增加 D.运动协调性增加 E.运动迟缓

11.肌张力增高常见于: ( C )

A.帕金森病 B.臂丛神经损伤 C.脑瘫 D.小儿麻痹后遗症 E.弛缓性瘫痪

12.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综合症的主要表现之一为: ( B ) A.僵硬 B.痉挛 C.肌肉萎缩 D.麻痹 E.震颤 13.铅管样强常见于什么疾病: ( B )

A.脊髓损伤 B.帕金森病 C.脑出血 D.舞蹈病 E.小儿麻痹后遗症 (二)多项选择题:

1.痉挛的特点是: ( ABCD )

A.肌张力高 B.运动迟缓 C.下肢伸肌痉挛有助于截瘫患者的行走 D.偏瘫患者早期即应该采用抗痉挛体位 E.多先发生弛缓性瘫痪

标准答案:ABCD 难度:非常难 题解:痉挛患者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痉挛严重者甚至不能运动。对偏瘫患者可能出现的痉挛应早期采用抗痉挛体位。截瘫患者两下肢的伸肌痉挛有助于患者行走。 2.痉挛的特殊表现为: ( ABCDE )

A.巴宾斯基反射 B.折刀样反射 C.去大脑强直 D.去皮层强直 E.阵挛 3.关于肌张力障碍,叙述正确的是: ( ABDE )

A.肌肉收缩可快可慢 B.表现为重复、模式化 C.张力以可预测的形式由低到高变动 D.以持续和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 E.由中枢神经系统缺陷所致

第八章 疼痛的评定

一、名词解释:

1.VAS:又称目测类比量表法。通常采用10cm长的直线,按mm划格,两端分别表示“无痛”(0)和“极痛”(100)。被测者根据其感受程度,用笔在直线上画出与其疼痛强度相符合的某点,从“无痛”端到记号之间的距离即为痛觉评分分数,一般重复两次,取平均值。VAS是目前最常用的疼痛强度评定方法。

2.压力测痛法:用于需要对疼痛强度(如痛阈、耐痛阈)进行评定的患者,特别适用于肌肉骨骼系统疼痛的评定。采用压力测痛计进行评定。使用压力测痛计在患者手指关节等处逐渐施加压力,并听取患者的反应。 二、填空:

1.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有关的 和 。 不愉快感觉 情感体验

2.按疼痛持续时间为依据可将疼痛分为 、 、 和 。 急性疼痛 慢性疼痛 亚急性疼痛 再发性疼痛

3.康复医学临床中最常用的疼痛评定方法是 、 、 。 目测类比法(VAS)、简化McGill疼痛问卷法和压力测痛法。 4.常用的疼痛部位评定方法是 。 45区体表面积评分法 三、问答题

1.简述疼痛评定的目的。

答:疼痛评定的目的有:①确定疼痛的原因;②判定疼痛的程度;③提供制定治疗措施的依据;④评价治疗效果。

2.简述临床常用疼痛评定方法。

答:临床常用疼痛评定方法有:疼痛部位的评定,常采用45区体表面积评分法;疼痛强度的评定,包括视觉模拟评级法(VAS)、口述分级评分法(VRS)、数字评分法(NRS);压力测痛法;疼痛特性的评定,常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等。 四、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临床工作中常用的疼痛评定方法有以下几种,除外 ( E ) A.词语定级法 B.数字定级法 C.目测类比定级法 D.综合评定法 E.患者自述法

2.下面关于急性疼痛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E )

A.病程较短 B.部位多数明确、固定 C.原因通常是伤害性刺激 D.疼痛性质往往是疾病的一个症状 E.患者反应往往十分消极 (二)多项选择题:

1.慢性疼痛的三联征: ( ADE )

A.疼痛 B.粘连 C.挛缩 D.睡眠 E.情绪

第九章 神经电生理检查

一、名词解释:

1.电诊断:是指电学手段诊断疾病的方法,包括诊断神经肌肉疾病的肌电图;神经传导和诱发电位,分别属于记录式电诊断和刺激-记录式电诊断。

2.EMG:即肌电图,是记录肌肉静止和收缩时的电活动以诊断肌肉疾病的电生理学方法。广义肌电图还包括神经传导,神经重复电刺激等有关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的电诊断学。 3.插入电位:将肌电图记录针电极插入肌肉所引起的电位变化,表现为爆发性、成组出现的重复发放的高频棘波,持续时间为几百毫秒。正常插入活动最一致的特征是其持续时间不超过针移动时间。 4.运动单位电位(MUP):即运动单位电位,MU(运动单位)是肌肉收缩的最小功能单位,其全部收缩时记录的波形即MUP(运动部位电位)。因此MUP是单个前角细胞支配的所有肌纤维电位的总和,它包括波幅、时限、上升时限、相位等指标。

5.电静息:当肌肉完全松弛时,示波屏上无明显电位活动,仅见于一根基线。

6.终板电位:是一种局限于终板区不扩散的单相负电位,波幅低(10~20μV),波窄(0.5~1ms),呈典型的嘶嘶声。

7.纤颤电位:是一种双相或三相(单相)电位,起始相为正相,其后紧接着为负向电位。宽度小于2 ms;幅度小于100μV;频率为1~20Hz。

8.正锋波(正相波):是一种主峰向下的正相尖波,正波后有一个平缓低矮的负波。波宽大于10 ms;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