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劳动力配置习题

3、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特点主要有(ABC)。

A、劳动力市场机制成为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基础, B、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 C、离土离乡将成为重要的转移方式 D、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不断提高

4、具体来看,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变动的特点有(ABCD) A、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总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B、农业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

C、农产品贸易不断增长,农业产业内部劳动力结构不断调整 D、劳动力市场机制成为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基础

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有(ABCD)。 A、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B、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C、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将缩小收入差距 D、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6、农业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的重要标志和条件应当是(AC)。 A、非农产业的发展 B、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C、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D、农业的发展

7、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也可能不是顺利的,可能会受到的制约因素有(BCD)。

A、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太多 B、生产方式的制约 C、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D、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低下

8、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具体措施有()ABCD。 A、提升农村劳动力资源素质水平 B、巩固和发展乡镇企业

C、建立和完着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D、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第八章工业劳动力配置 一、单项

1、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A。 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

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构成 D、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构成

2、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B)。 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 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比例 D、不变资本和可变成本比例

3、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A)。

A、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B、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且反映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C、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变化 D、由资本价值构成决定并且反映价值构成变化的资本技术变化 二、多项

1、决定及影响工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因素有(ABCD)。 A、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B、竞争和科技革命 C、工业部门的工资率 D、工业产品的贸易政策

2、我国工业部门劳动力数量变化的特点(ABCD)。 A、工业就业增长贡献率波动较大, B、中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率上升 C、工业就业增长弹性值下降

D、工业是吸纳就业能力最低的行业之一

3、中国工业就业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就业增长量有所下降,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原因在于()ABCD。 A、发展战略的影响 B、技术因素

C、结构调整因素, D、劳动力素质

第九章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

一、单项

1、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的,其重要的决定因素是(B)。

A、物质构成的变化 B、消费构成的变化 C、价值构成的变化

D、技术构成的变化

2、自来水和电力属于(B)。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3、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属于第三产业的部门为(D)。 A、流通部门

B、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

C、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D、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4、影响第三产业就业的主要因素(C)。 A、行业垄断特点 B、从业人员的素质 C、投资政策 D、劳动力工资

5、*根据1980年以来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转移情况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D)。

A、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迅速下降

B、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这一期间不高,仅占20%左右,但整体稳定且略有增加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