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诗歌赏析)[刘希国]

《道中寒食》是著名诗人陈与义的一首寒食诗,这是一首著名的寒食古诗,字里行间体现了诗人无限落寞的心境。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寒食古诗赏析: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奔波仕途、怀才不遇、内心愁苦、思念家乡的诗人形象。他自嘲自己为斗粟而奔走仕途,虚度人生,无计建功立业,只能以诗抒怀;寒食时节,人在旅途,看到天上归雁,空中飞絮,耳闻杂乱莺啼,更是倍添愁苦、无限落寞。

“有诗酬岁月,无梦到功名” 这两句对联式的诗,十分工整,表达也比较明确: 有诗酬岁月,说的是诗人常在赋诗填词上下功夫,而不计较岁月的流失; 无梦到功名,则是说诗人对于官宦仕途没有兴趣,也不去作这样的梦想. 总起来说,这诗句是表达诗人的一种志向.最后一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杨花不懂人事,随风飞舞,突出了自己的寂寞愁苦无人理解,无法排遣。飞絮漫天营造了一种凄迷的景象,以景衬情,更让诗人感觉心境悲凉。杨花倚风轻狂,比喻小人得志,与自己的不得志形成对比,流露出自己对世事的不满。 作者简介: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师尊杜甫,也推重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陈与义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存词19首。曾在余杭任太傅幕僚,后被宰相赏识,因而升迁。

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表现个人生活情趣的流连光景之作,词句明净,诗风明快,很少用典,清新可喜。以《墨梅》(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因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对学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诗风有了改变,转学杜甫。他不象江西派诗人那样,只从句律用字着手,而是把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融合在一起,题材广泛,感时伤事,写了不少寄托遥深的诗篇,趋向沉郁悲壮,雄阔慷慨, 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①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1)简析颔联中“犹”“自”两字的表达效果。(4分)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达的?(4分)

9

【答案】:

(1)“犹”“自”分别是“仍然、尚且”和“依然、依旧”的意思(1分),“云犹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天色的阴沉(1分),“浪自生”显示了水势汹涌、旅途艰辛(1分),共同衬托出诗人离乡远行时黯淡、凄凉的心境(2分)。

(2)此处用了鲤鱼传书的典故(1分),通过叙述船工捕得鲤鱼,诗人期盼发现家书急令烹鱼一事(2分),表现了作者对兄弟、家乡难以排遣的思念之情(1分)。 二:

(1)颔联写到“天寒有日云犹冻”,其中“冻”字的使用有何妙处?(3分) (2)诗歌的尾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1)“冻”有“凝滞”之义(释字义,1分)。天空“有日”,云不应冻,但“云犹冻”,可见“天寒”,可见日色晦暝,云也仿佛凝滞(描景象,1分,此采分点只要学生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即可),增加了惨淡的气氛,表现(烘托/渲染)了诗人离乡远行时那黯淡.凄凉的心境(点作用,1分)。

(2)尾联用典,船工捕得鲤鱼本是很平常的事,作者借用“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的典故(或者能够说出古人常以“鲤鱼”代指“家书”),抒发了盼望家书的急切心情(点出手法给1分,结合语句具体分析1分)。表达了作者对家人.对家乡难以排遣的思念之情。(1分) 三

3.诗歌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其中“冻”字的使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第四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鲤”前冠以“南来”二字有何妙处?(5分) 答案:

3.描写了一派凄寒苍茫的深秋江景,日色晦暗、寒云凝重、江面浩阔、波浪翻涌。天空有日,却说云“冻”,以景写情,造语新奇,既写出了云的阴沉、滞重,也写出了诗人离家远行时心情的抑郁黯淡。

4.船工在驾舟前行时忽然捕到一条鲤鱼,乘船的诗人惟恐鱼腹中藏有家书,急忙去剖鱼取书。“鲤”本平常,但冠以“南来”二字,这鱼便成了从南边的家乡游来的鱼,既巧妙引出了下文烹鱼取书的情节,更表达了诗人思乡念家之情的热切深沉。(共5分,解读句意2分,赏析语言3分) 【注释】

①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翻译】

挂上向吴地进发的帆船,也不知道此去有几多路程。一次次系上缆绳抛锚,一次次解开缆绳启程,走走又停停。天气寒冷,虽然有太阳,天上的云却像是被冻住了一样。江水辽阔,虽然没有风,却也波浪起伏。家乡的山早已看不见了,却仿佛还在眼前。一声大雁的鸣叫,顿时引发了思乡之情。船工忽然捕到一条鲤

10

鱼,它应该是从南方游来的吧,恐怕它的腹中有兄弟寄给我的书信吧,赶紧把它烹饪了吧。 【简析】

首联“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写行舟路程之远,颔联“有日云冻”“无风浪生”写行舟之险,颈联写行舟时的所见所感,尾联写行舟途中得鲤鱼后所引发的思念之情。其中,颔联描写的是阴冷的天气和汹涌的水势,表现了诗人离乡远行时黯淡、凄凉的心境。颈联描写的是已从诗人视线中消失但还在诗人眼前时时浮现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船工在行舟途中捕得鲤鱼是很平常的事,诗歌的妙处是在于诗人在“鲤”前加了“南来”二字,认为鱼是从家乡来的;然后借用这习见之事,通过“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典故,抒发盼望家书的急切心情。事借得巧,典故用得巧,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急迫心情。

尾联用典,船工捕得鲤鱼本是很平常的事,作者借用“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的典故(或者能够说出古人常以“鲤鱼”代指“家书”),抒发了盼望家书的急切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人。对家乡难以排遣的思念之情。

全诗虽不言忆,而忆意隐含其中。以“行舟”为线索,实忆兄弟思乡的情愫才是贯穿的主线。

雨多极凉冷

焉知三伏雨,已作九秋风。 木叶凉应脱,禾苗润必丰。 地偏山吐月,桥断水浮空。 鸡犬邻家外,鱼虾小市中。

(1)试赏析颈联中“吐”“浮”两个词运用的妙处。(4分)

(2)诗题为“雨多极凉冷”,为什么读后却无瑟缩之感?请结合尾联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①“吐”字运用比拟手法,赋予“山”以生命,把月亮从山间升起的瞬间写得极有动感,极具神韵;(2分) ②“浮”字不仅表明了雨后水涨的情状,又呼应了题目。(2分)

(2)尾联描写了雨后邻家外鸡犬撒欢、集市上有待售的鲜活鱼虾的情景,极富生机与活力;(1分)传达的是作者对乡村安逸生活的恬适、愉悦之情;(2分)读后令人心旷神怡。(1分) 【赏析】:

从题目本身来看,应该是说下雨太多带来的天气变化而感到凉意,甚至冷意。作者的名字都没见过,也是宋代诗人的一般状态吧。没有注释,没有相应提示信息、线索,只能根据诗句来了。

11

解释:第一联,应该是说怎么知道三伏天的雨,已经带来了秋天的风呢。“三伏”“九秋”应该是差别比较大的,但是一场雨之后却让人联系了起来,可以看做是对雨的侧面描写,点出了环境的变化,带来了凉意。第二联选取了树叶和禾苗两个景物。树叶在这凉意中应该脱落了吧,禾苗被这雨润泽的一定更加旺盛。这一联中,落叶应为萧条之境,但要注意这里并不是秋天,不能直接就得出萧条、凄凉的结论。而禾苗旺盛生长,则直接点出了生机勃勃之象。第三联,地、山、桥、水的描写,把整个的抒情环境进行了拓展,使空间更为广阔,当然就让意境更加的深远。第四联,鸡犬、邻家、鱼虾、小市的连续出现直接就描绘出一种安逸、平和、闲适的市井或者平民生活。这样来看,虽然诗歌题目是《雨多极凉冷》 ,但是在诗句中表达的却并不是灰暗的、阴冷的感情,反而是生机勃勃的、清新悠远的、闲适平和的情感。 【赏析二】

这首诗写因下雨而突然秋凉的情景。全诗扣住“雨”“凉”二字写去,无处不是与雨、凉相关的景象,富于水乡雨后特色,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

首联取流水对的形式,一气呵成,表现了对天气突然转凉的惊诧之情。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出乎意料的是,今年的末伏下了几场雨,秋风忽起,转眼就进入了秋天。“三伏”,此指末伏,批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的十天。“九秋”,即秋季,因秋季共有九十天,故名。这一联心“焉知”提起,表示为始料未及。“三伏雨”与“九秋天”对仗工整,且用“已”字强调,表明由伏入秋的迅速。

颔联是诗人的拟想之辞。诗人并未见到树叶的飘,但猜想在这样的凉天,想必木叶已脱;他也没有见到庄稼的丰收,但既如此多雨,可以推测禾苗必丰。 颈联与尾联,写出诗人即目所见的景象。

看来诗人赶人一个早市,出门时,只见山后吐出一弯秋月,将落未落;“野桥经雨断”(刘长卿《碧涧别墅》),河上的小桥已被淹没或冲走了,河水浮空,足见雨量之大。“地偏山吐月”句,看似与雨无关,其实仍与“雨”字相合:雨过放晴,碧天如洗,正好成为“山吐月”的明净的背景;雨后的空气异常清新,远望山、月,也就必然格外清新。“山吐月”三字,出自杜甫“四更山吐月”句(《月》〉),“吐”字绝妙,但功在杜甫,这里只是袭用罢了。

尾联描写的是离家到集市所见之景。下雨时,鸡太或躲在廊沿下,或避进窝棚里,憋闷得时间长了,一旦放晴,便撒欢似的跑向门前屋后,奔向野地之中。来到集市,则见无处不是活蹦乱跳的鱼虾。这两句形象而生动地写出了雨后水乡的特色。

诗题〈雨多极凉冷〉,但一读此诗,丝毫没有瑟缩之感。相反,诗人着力描写雨后大地的蓬勃生机与清新景色,读了使人心旷神怡。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⑴ 凄凄去亲爱⑵,泛泛入烟雾⑶。

1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