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玲版贸易实务书后习题参考答案

延长20天。请分析此案使用的贸易术语是否恰当?应吸取何教训?

答:此案使用的贸易术语不恰当,选用CIP更合适。教训是,在签订对外贸易合同中,要注重贸易术语的选用。

3.中国F公司按EXW条件对外出口一批电缆。但在交货时,买方派车接运货物时,买卖双方就装车问题发生争议。买方认为卖方应负责装车及装车费用,而卖方有不同意见。问:买方的要求卖方装车是否合理?

答:买方要求卖方装车不合理,因为在EXW术语下,由买方负责装车。 4.有一产地交货合同(EXW合同),出售新鲜荔枝10公吨,总值150000美元。合同规定买方必须在5月20日至26日之间派冷藏集装箱车到产地接运货物。临近交货期,卖方随多次催促对方派车,但直到5月31日均未见对方派车。于是卖方不得不在6月1日把这批货物卖给另一新买主,得价100000美元。问:在此情况下,卖方的做法是否正确?卖方是否应为未交货负责任?其的损失应由谁负责?

答:在此情况下,卖方的做法正确,卖方无须为未交货负责任,其的损失应由买方负责。因为双方买卖的是鲜活商品,案件中的损失主要是由于买方未及时接运货物所致,卖方为使货物不致损失太大而转手他人的处理是合理的。

5.中国E公司按照FCA条件出口一批钢材,合同规定4月份装运。但到了4月30日,仍未见买方关于承运人名称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在此期间,备置用作出口的货物,因遭遇火灾而焚毁。问:此项损失应由谁负担?

答:此项损失应由卖方负担,因为卖方有责任交货。而买方未按时接运货物,仅承担推迟接运货物可能给卖方带来的仓储费用、仓储保险费及其利息损失的责任

6.国内一出口企业应邀向美国某进口商报价出口苹果罐头一批,采用DAT New York 术语,交货期为当年2月28日前。不料因海运途中耽搁,货物于3月3日才到达纽约港。问:上述海运耽搁应由何负责?

答:此案的海运耽搁应由卖方负责。因为,在DAT术语下,卖方负责一切风险和费用将货物运抵目的地(港),并卸下。

7.中国B公司按每公吨240美元FOB Vessel New York从美国一公司进口200公吨钢材。B公司如期开出68000美元的信用证,但美商来电要求增加信用证金额至70000美元,不然有关出口税捐及签证费用应由中国B公司另行电汇。问:这是什么道理?应如何解决?

答:使用FOB Vessel New York贸易术语,说明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采用的是《美国对外贸易定义》,按照该惯例解释,出口方不负责取得出口许可证和缴纳出口税费。因此,美方要求中方承担出口税捐及签证费用是合理的。在此情况下,可按68000美元开证,待美方提供有关出口税捐及签证费用凭证后另行支付该费用,以防多付货款。

8.中国C公司以FOB条件出口一批冻鸡。合同签订后接到买方来电,称租船较为困难,委托中国C公司代为租船,有关费用有买方负担。为了方便合同履行,中国C公司接受了对方的要求。但时已至装运期,中国C公司在规定装运港无法租到合适的船,且买方又不同意改变装运港,因此,到装运期满时,货仍未装船。买方因销售季节即将结束,便来函,以中国C公司未按期租船履行交货义务为由撤消合同。问:中国C公司应如何处理?

答:中国C公司应据理力争,要求卖方承担责任,赔偿中方损失。因为FOB条件下,买方须派船接运货物,本案中尽管买方委托卖方租船,但卖方并无责任确保租船,因此应由买方承担合同不能履行的全部责任。

第四章 货物的交付(装运)

复习题与案例分析

一、判断题

1.采用班轮运输,承运人与货主之间不规定装卸时间,也不计算滞期费和速遣费。(√ ) 2.在不同时间、不同港口将货物装在同一航次、同一艘船上,应视为分批装运。( × ) 3.装运期的规定方法很多,其中比较明确合理的规定方法是立即装运。( × )

4.班轮运费中的附加费是针对某些特定情况或许要特殊处理的货物在基本运费外加收的费用。(√ ) 二、单项选择题

1.用班轮运输货物,在班轮运价表中的计费标准如采用“M”,则表示( B )。 </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