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0° 30°
14.汽化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15.音色 响度 音调 16.74.70 三、计算题
17.50cm;零件不是由铁做成的。
18.(1)90km/h;合25m/s;(2)100min 。 四、实验题
19.水平 右 54g 20cm 2.7×10 kg/m 偏大
20.放大 投影仪 10 B 变暗 向左 变小 光源比较稳定
21.(1)2;大小;(2)不能;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3)蜡烛B与蜡烛A的像不能重合. 22.晶体 48 固 6
2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幅 BC 左边音叉边的乒乓球不会弹起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4.v=
3
3
3
3
s 小 0.32 t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分别在甲、乙正方体上截去一部分,且截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如图所示,则所截去的高度h甲、h乙的关系是
A.h甲一定大于h乙 C.h甲可能大于h乙 的是( )
A.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作为人工降雨的主要材料 B.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 C.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滚落的“石头” 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
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1点,则该元件一定是
B.h甲一定小于h乙 D.h甲可能等于h 乙
2.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把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4.有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电光屏上的光点由 s1 移到 s2 时,表示液面的高度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 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
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虚像 C.缩小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 D.缩小的实像
6.小军帮妈妈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鸡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D.限压阀口“烟雾缭绕”,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7.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8.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得比声音快 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 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
9.学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后,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蝉的翅膀,使用物镜甲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一所示,而改用物镜乙时,视野中所看到的画面如图二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