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

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把 握 整理线索理解原因 比较成败 总结规律 唯物史观 以1956年匈牙利事件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 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从建立发展到改革失败,再从局面困难直到发生剧变的过程 东欧各国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匈牙利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改革给匈牙利带来什么影响?“布拉格之春”事件说明了什么?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剧变的情况怎样?原因何在? 东欧剧变说明了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相继进行了改革,但多有失误;到80年代末终情感态于发生剧变 度价 值 正视曲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我们要吸取观 折汲取东欧各国的经验教训,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忍不教训 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重点 匈牙利的改革 教学难点 东欧剧变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 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①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②严重的经济危机;③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社会动荡不安;④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急剧激化;⑤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八一九事件”只是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

教师顺势导入:“斯大林模式”这个僵化的体制不但成为苏联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

而且对苏联控制下的东欧国家也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相继进行了改革,但多有失误;到80年代末终于酿成东欧剧变。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匈牙利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改革给匈牙利带来什么影响? 2、“布拉格之春”事件说明了什么?

3、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剧变的情况怎样?原因何在?

4、东欧剧变说明了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辅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解释事件原因,分层解析,学生

“动脑筋”)

一、匈牙利的改革

1.认真观察地图《二战后的欧亚社会主义国家》,回答下列问题: A、二战后初期,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在地域上有什么特征?

由一国扩大为十几国,其中亚洲新建立了4个,东欧新建立了8个。 B、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他们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 2.匈牙利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改革给匈牙利带来什么影响?

A、发生原因:匈牙利人民要求实行政治经济改革,与当时的政府发生暴力冲突。后来

新成立的政府邀请苏军来平息暴乱,史称“匈牙利事件”。

B.改革的影响: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下来。但是,从70年代中期起改革遇到了挫折。随着改革陷入困境和经济形势的日益恶化,国内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增长。

3、“布拉格之春”事件说明了什么?

东欧各国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苏联,苏联强迫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

由于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目的是摆脱苏联的控制,所以苏联以武力镇压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这说明了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

二、东欧剧变

1、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剧变的情况怎样?原因何在?

A、剧变原因:东欧各国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苏联也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B.剧变情况:原来的东欧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的国家分裂了,有的国家则走向统一。其中,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了统一。

2、东欧剧变说明了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产生的影响怎么样? 东欧各国大都照搬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在二战后初期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作用,但以后这一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东欧各国出现经济困难,有的国家进行了改革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因各种原因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导致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如时间许可,练习巩固

1、在下列东欧国家与剧变特征之间连线:

南斯拉夫 被合并统一 捷克斯洛伐一分为五

克 民主德国 一分为二

2、提醒学生预习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三。作业

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① 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②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③ 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 ④ 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课后反思:

第六单元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教学目标 基础印度等亚洲国家的独立及其振兴;非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知识 掌 握 义;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复 了 解 亚洲的振兴与崛起;非洲民族独立浪潮;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分析比较 评价史实 认识现象 概括线索 你如何认识印巴问题?纳赛尔对埃及和世界民族独立运动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在战略、经济、交通方面有何重要地位?当地人民收回主权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印度怎样赢得独立?它独立后经济发展的情况如何?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还有哪些国家取得独立?它们的经济发展情况怎样?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主要经过如何?古巴怎样捍卫民族主权?

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标志着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殖民体系的情感态度价 值 观 唯物史观 形成和崩溃是人类历史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历史的必然 殖民主义体系虽然已经最终崩溃,但是它的消极影响尚未肃清,在当今世界还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赢得独立的人民要进一步扫除殖民主义的残余,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而继续努力 放眼世界 明确责任 教学重点 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教学难点 印巴分治;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经历有什么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系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有了较大的新发展。社会主义曾经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在曲折中前进。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

2.教师顺势导入:处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国家和地区,通常称作“第三世界”。从地理位置上看,它们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所以也简称为“亚非拉国家”。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水平上看,它们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正在奋起,正在发展,所以也称作“发展中国家”。它们怎样奋起和发展?请阅读课文。 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印度怎样赢得独立?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情况怎样? 2.如何认识印巴问题?

3.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还有哪些国家取得独立?它们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4.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主要经过如何?

5.纳赛尔对埃及和世界民族独立运动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6.古巴怎样捍卫民族主权?

7.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在战略、经济、交通方面有何重要地位?当地人民收回主权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课件演示相关图片,辅导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解释事件原因,分层解析,学生“动脑筋”)

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尼赫鲁说:“[Weend today a period of ill fortune and India discovers herselfagain.]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厄运”指什么?(印度遭受英国的殖民奴役。)

B.为什么说是“再次发现了自己”?(印度自19世纪中期以来进行了许多次民族独立斗争,二战后独立运动高潮是“再次”出现的。)

C.“厄运”怎么结束?(1947年英国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中以“分而治之”的政策,同意印度独立。1950年,印度共和国宣告成立,结束了遭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

2.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情况怎样?(印度独立后,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在科技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教师补充指出]

A.现在的印度不但能制造飞机、汽车、远洋轮船、各种机床和仪器,还建立了原子能发电站,发射了自己设计和制造的人造地球卫星和通讯卫星,具备了生产核武器的能力,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

B.印度注重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既重视工业也重视农业,在农业生产方面实施“绿色革命”,取得显著效果。印度国土面积排世界第七,稻米、小麦、牛奶的产量却居世界第二。 3.印度独立前后,亚洲还有哪些国家取得独立?它们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识图回答) A.独立的国家:巴基斯坦、缅甸、老挝、柬埔寨、马来亚、韩国、锡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

B.经济发展情况:韩国、新加坡(1965年从马来西亚退出)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还有盛产石油的西亚各国经济发展也十分引人注目,我们在下一节课将进行专门的探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