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注意:1点燃甲烷前要检验纯度

(2)、检验某可燃物是否含碳、氢元素的方法:点燃,在可燃物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证明含有氢元素;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注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证明含有碳元素。(如果某可燃物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只能证明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3)、鉴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检验燃烧的产物(导出点燃,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看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水雾现象;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注入澄清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

(4)、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就可产生甲烷。在农村,沼气可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和改善环境卫生

(5)、可燃冰:埋藏于海底,可以燃烧,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储量是化石燃料总和的两倍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开采时如果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严重 (6)、西气东输:输的是天然气

(7)、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考点二、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a) 放出热量:燃料燃烧放热(如化石燃料的燃烧);不通过燃料燃烧也可放热 Mg+2HCl=MgCl2+H2↑; CaO+ H2O=Ca(OH) 2 b) 吸收热量: CO 2+C

2CO; Ba(OH)2 + 2NH4Cl = BaCl2+ 2NH3·H2O

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做饭、取暖、发电、冶炼金属、发射火箭、开山炸石、拆除危旧建筑

三、使燃料充分燃烧注意两点: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后果: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资源,产生大量的CO等物质污染空气 四、燃气泄漏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根据燃气的密度决定,如果燃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则安装在墙壁下方,反之,则安装在上方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考试要求:

了解氢气、酒精、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和煤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第 41 页 共 43 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认识综合自用资源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

考点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1、 煤的燃烧。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溶于水,当溶解在雨水中时,就形成了酸雨。

2、 酸雨的危害:破坏森林、腐蚀建筑物、使水体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等

防止酸雨的措施:使用脱硫煤、使用清洁能源等

3、 汽车用燃料的燃烧。汽油和柴油作为多数汽车的燃料,它们燃烧时产生的尾气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大气污染物。

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燃料充分燃烧;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用无铅汽油;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汽车用压缩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作燃料;禁止没有达到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考点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1、乙醇

① 属于绿色能源中的一种,属于可再生能源

② 由高粱、玉米、薯类等经发酵、蒸馏而得,俗称酒精 ③ 可燃性:C2H5OH+3O22CO2+3H2O ④ 被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的燃料

⑤ 乙醇汽油是混合物,其优点: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促进农业生产 2、氢气

① 最清洁、最理想的燃料:A、原材料资源丰富,B、放热量多,C、产物无污染。 ② 有可燃性 2H2 + O22 H2O ③ 有还原性H2+CuOCu+ H2O 用于冶炼金属 ④ 电解水可得到氢气2 H2O2H2↑+ O2↑,但耗用电能 ⑤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制取氢气成本太高且贮存困难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法(密度比空气下)、排水法(难溶于水)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

4、正在推广或使用的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 附:初中要求掌握的两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一、 固 + 固

△ 气体 发生装置图:

△ 制取氧气:反应原理: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KClO3

二、固 + 液

气体 发生装置图:

MnO2

MnO2 △ 2KCl+3O2↑

①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2H2O2

2H2O + O2↑

②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第 42 页 共 43 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考点知识总结

③制取氢气: 反应原理:Zn+H2SO4 === ZnSO4+H2↑

第 43 页 共 43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