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思想和内涵

情形是普遍存在的,但我们不可因其中的矛盾与冲突,而忽视宇宙有实现和谐的目标与理想。这一点不但可以于人身上得到证明,在宇宙发展过程中,也发现从“不和”到“和”的演变轨迹。所以,“致中和”是从“中”来达到“和”,从“和”里面得到“中”,这不但是人的理想,也是宇宙的理想。

有了“中和”,相互矛盾对立的事物便能在相成相济的关系中化为和谐整体。乾卦中“保合太和,乃利贞”可资为证。《周易》用阴阳对立统一之“中和”的独立形式,建构起“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这是儒家世界观正式形成的标志。“保合太和”意指阴阳会合,保合太和之气,普利万物,此为天之正道。这正道,首先是天能“保合太和”,接着便是天地相和,天人相和。换句话说,“中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由此可知,“中和”这一哲学、美学范畴的文化内涵原是极为丰富的。这里,我并无将它作无限延展的打算,但也希望切勿把它简单化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意识集中体现的“中和”思想,似乎不只包括了守中、时中、得中、居中、适中、中心、中正、中行、中道、中庸与合和、和睦、和易、和勉、和谐、和戒、和畅、和融、和时、和柔、和为贵、和为美等一般意义上的“中和”思想内涵,而且包括了自然之和谐、人与自然之和谐、人与人之和谐、人与自我身心之和谐这四个层次的“中和”精神,其最高理想境界是恒久性、整体性宇宙均衡和谐。

“中和”虽为儒家世界观形成的标志,但我们也务必注意到“中和”思想并非儒家的专利。佛家就提示人们要修习“中道妙理”。《杂阿含经·卷九》引佛陀说:“汝当平等修习摄爱,莫着、莫放逸。”这便是“和”。道家也讲“中和”。《老子·四十二章》说:“冲气以为和”;《庄子·山水》还说:“以和为量。”这些都是对“中和”思想的表达。儒释道三家均提出了“中和”的理念,是不是说三者之间就没有差别了?当然不是,儒家重视礼仪引控之和。《论语·学而》说:“礼之用,和为贵??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主张要实现“和”,尤其是体现“中庸”哲学的“中和”,必须用礼仪加以引控。道家却倡导纯任自然之“中和”,反对任何人为的规范。《庄子·大宗师》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便是绝妙的诠释。佛家推行的是超越现世的主客体皆空的宗教式之“中和”。看来,儒家之“中和”,旨在执中,盛赞“天地之大德曰生”,体现了“中和”之美;道家之“中和”,旨在守中,崇尚“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体现无形式、无常规之自然美;佛家之“中和”,旨在空中,发愿要普度众生,体现规范之美。尽管三家教义不同,崇尚有异,但在“中和”的旗帜下,三家为人类的生命、生活、养生、保生发挥其积极作用却是一致的,可谓中和里面见规范,规范之中有自然,自然之中含中和;既执中,也空中,复守中,三者融汇于“保合太和”之中,这是对《周易·乾·文言》“以美利利天下”的一种生动践履。

“中和”观既是《周易》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集中体现。作为中国文化之源的饮食文化,或者说为中国文化大厦奠基的饮食文化,其灵魂也是“中和”两字。借助饮食阐述中国哲学之“和”,以《左传·昭公二十年》最为突出而明确:“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因之不可也如是。”春秋时期晏婴这段话,既把深奥的哲学道理形象而浅显地表达出来,也十分具体地阐述了饮食之“和”的基本含义所在,即是非浓非淡,非咸非酸,非单非同,而是适中、平衡、和谐与统一。晋代葛洪说:“虽云味甘,弗和弗美。”这又是从饮食烹饪艺术享受的角度,阐明美就是和谐。经过“和”的中国饮食,丰富而和谐,多样而统一,具有浓郁的中国哲学意识。

“中和”这种独树一帜的中国饮食文化,不只体现在中国古代饮食养生方面的和霁、和膳、和成等膳食平衡思想上,也反映在传统鼎中之变的水火相济、火候适中、五味调和等调和鼎鼐观念上,还表现在饮用茶酒方面的和清、和敬、和德等茶道酒德上。至于中国饮食风味流派、饮食礼仪、饮食美学和餐饮经营管理等等方面,同样能从不同角度审视出它的“中和”精神。这种对饮食整体性的把握,既表现了中国哲学的突出特征,又是中国美学“以和为美”的重要实践依据。为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人们从“吃”的文化上仿佛可以读通中国的历史,可以窥见中华民族的心态,可以抓住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