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概第一章练习

比重增加了C.农业劳动已成为物质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D.在总的劳动消耗量中物化劳动的比重增加而活劳动的比重相对减少了

16.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

A、久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17.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 ) A.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1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是( )

A.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 B.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 C.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D.创造出剩余价值 1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

A.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B.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 C.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D.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 20.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

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D.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21.借贷资本的特点是( )

A.一种资本商品 B.一种商品资本C.一种所有权资本D.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G—G 22.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的剥削收入有( ) A.产业利润 B.商业利润C.借贷利息 D.银行利润

23.在资本主义现实中,剩余价值是采取各种转化形式出现的,它们有( ) A.成本 B.工资C.利润 D.利息

2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 )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利润率的提高 C.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 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2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 ) A.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B.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C.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D.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26.剩余价值规律( )

29

A.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B.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C.在资本主义社会起主导作用 D.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27.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 A.不变资本 B.固定资本C.可变资本 D.流动资本 28.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劳动过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是( ) A.创造新的使用价值B.创造新的价值

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D.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9.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 ) A.剩余价值/可变资本B.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C.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D.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 30.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 )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C.平均利润率的形成D.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31.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 ) A.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D.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3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作日有所缩短( ) A.对工人剥削程度有所减轻B.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C.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D.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剥削形式

3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 )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D.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34.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是由( ) A、社会再生产的规律决定的B、社会再生产的形式决定的 C.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D.竞争规律决定的 35.下列现象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是( )

A.资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