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及实验汇总

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 假性近视是由于睫状肌长时间收缩,晶状体曲度过大,导致近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真性近视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造成。可配戴凹透镜矫正。 2)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耳蜗内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经听觉神经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3)神经系统 ①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作用。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③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④反射弧的结构: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⑤反射的种类 ⑤-1简单的反射:生来就有的,如:缩手、眨眼、排尿、膝跳等反射。 ⑤-2复杂的反射:人类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步形成的,如:望梅止渴、谈梅分泌唾液等。谈梅止渴等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 4)激素调节 ①外分泌腺:有导管,如,唾液腺、汗腺等。 ②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睾丸、卵巢)等。 ③激素: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调节作用的微量化学物质。 内分泌腺 分泌激素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垂体 胰岛 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症状 地方性甲状腺肿 生长激素 促进骨的发育,调节生长发育。 侏儒症、巨人症 胰岛素 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糖尿病 5)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43、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 1)乱砍滥伐,开垦草原,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还会引起沙尘暴(及温室效应)。 2)空气污染会形成酸雨。 3)水污染会破坏水域生态系统(如,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水华、赤潮)。 4)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生物入侵)。 5)人类活动也会改善生态环境(如,退耕还草)。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动物按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44、水中生活的动物

①鱼类:靠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游泳,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胸鳍、腹鳍和背鳍维持鱼的平衡,尾鳍控制运动的方向;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可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卵生。变温动物。

②水中的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③水中的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如:章鱼、乌贼、河蚌、田螺等 ③水中的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较硬的甲。如:虾、蟹、水蚤等

45、陆地生活的动物 1)蚯蚓

①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 ②以植物枯叶、朽根等为食。

③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在粗糙纸上比玻璃板运动快);身体分节使躯体的运动更灵活。

④靠可以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呼吸。 ⑤环节动物,此类还有沙蚕、水蛭等 2)兔

①体毛光滑柔软,有保温作用。 ②用肺呼吸。

③哺乳动物,体温恒定。 ④兔与植食性相适应的特点: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发达,犬齿(撕裂食物),盲肠发达。

⑤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有发达的四肢,因而它们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相应的反应。 46、空中飞行的动物: 1)鸟

①身体成流线型,前肢特化为翼,有羽毛; ②消化系统发达,直肠短,食物残渣很快排出。 ③胸骨具有龙骨突,便于着生发达的胸肌。

④有发达的气囊,减轻体重,双重呼吸,提高气体交换效率。⑤心脏发达,心率快,体温高而恒定。 2)昆虫

①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翅和足都生在胸部。 ②外骨骼:支持、保护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③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飞行扩大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繁殖。 47、节肢动物

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体表由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如:所有昆虫、蜘蛛、蜈蚣、虾、蟹等。 48、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变态发育。如:青蛙、蟾蜍、大鲵等。 49、骨胳肌

①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做肌腹,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肌腱。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②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三头肌手速,肱二头肌舒张。 50、关节

①关节包括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窝和关节软骨。 ②使关节牢固的结构:关节囊,及关节内外的韧带;

③使关节灵活的结构:关节软骨(减少摩擦,缓冲震动)、关节囊分泌的滑液 51、动物的行为

动物的行为按照获得方式可分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

①“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如动物的绕道取食。(P35-36) 3)社会行为

①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合作,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如,蚂蚁、蜜蜂等。

②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气味等。蝶蛾类昆虫可用性外激素通讯。 52、生物技术

1)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物质,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设备简单、减少污染等优点。如,乳房生物发生器。

2)仿生: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如,飞机——鸟的飞翔 雷达——蝙蝠的回声定位 薄壳技术——乌龟的背甲 宇航服——长颈鹿的脖子 荧光灯——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3)生物防治: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 53、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维持生态平衡

2)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54、细菌

1)培养步骤 配制培养基→高温消毒→接种→培养

2)生活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一定的生存空间,有的还需特殊条件。 3)细菌的发现者:列文·虎克 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

4)细菌的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5)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无成形的细胞核),有的有鞭毛、荚膜。没有成形细胞核,无叶绿体,原核生物。 6)生活方式:异养,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7)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芽孢是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 55、真菌

1)常见的真菌:木耳、香菇、灵芝、酵母菌、青霉、曲霉等

2)真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真核生物。 3)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56、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CO2,水,无机盐。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如真菌寄生在人体表面形成足癣等。 3)与动植物共生:地衣(真菌和藻类共生)

根瘤(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能固氮) 57、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食品制作:

①酵母菌,无氧时,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酒精、二氧化碳,如酿酒。

②酵母菌,有氧时,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如制馒头、面包等。 ③乳酸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如制酸奶、泡菜等。

2)食品的保存: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 防腐:脱水法、腌制法、烟熏法、真空包装、冷冻法、罐藏法、巴斯德消毒法等。 3)制药:抗生素和利用转基因生物生产药物

4)净化环境:厌氧菌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好氧菌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58、生物的分类 1)植物分类 ①比较形态结构

②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是重要依据 2)动物分类

①比较形态结构、生理功能 3)分类单位

①界、门、纲、目、科、属、种 ②基本单位:种

③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生物类别越多,生物间的相似程度越低、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则相反。 59、生物的多样性

①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②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滥砍乱伐、滥捕乱杀、环境污染、生物入侵等。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③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60、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

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优点: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变异力) 2)无性生殖

①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优点: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繁殖速度快)

②无性生殖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和压条。

③嫁接有枝接和芽接,成活的关键是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④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繁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利用茎尖、根尖、花药、花粉等) 61、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