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万吨煤制乙醇生产工艺设计解析

河南理工大学2012届毕业设计

2.6.3 催化剂的选用

合成气制乙醇异相催化剂大致分为两类:①贵金属催化剂;②非贵金属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主要是铑基催化剂,而非贵金属催化剂包括改性的合成乙醇催化剂、改性的费托合成催化剂和MoS2催化剂等。在这两大类催化剂中,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得到的产物主要是乙醇和其它C2含氧化合物;而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得到的产物主要是乙醇和异丁醇。金属铑(Rh)由于其适中的CO吸附和解离能力,加其独特的对碳二含氧化产物的选择性,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合成碳二含氧化物的活性组分。一氧化碳在铑基催化剂上加氢会发生多种不同的反应,各类反应相互交错形成一个非常复杂的反应网络,催化剂具有适中的CO解离、加氢和插人反应活性是提高碳二含氧化合物选择性和产率的关键。通过对助催化剂、载体和催化剂制备方法及条件的优化研究,可以显著提高Rh基催化剂的性能。

①助催化剂的影响

Li的添加使催化剂中Rh的粒径从3.4 nm降低至2.8 nm,从而有助于碳二含氧化合物选择性的提高。在Rh/SiO2催化剂中加入0.15%的Mn后,CO的转化率、碳二含氧化合物的选择性和时空收率都大大提高。随着Mn含量(0.15%、0.38%、0.53%、0.75%和1.50%)的继续增大,碳二含氧化合物的选择性缓慢增大,碳二含氧化合物的时空收率先增大,在0.53%时达到最大,然后随Mn含量的继续增大而降低,故Mn的最佳添加值为0.53%。当Fe含量为2.5%时,催化剂具有最高的乙醇收率。此外,随Fe含量的增大,乙醛和乙酸乙酯的选择性逐渐降低,表明催化剂的加氢能力逐渐增强。现稀土La的加入可明显提高Rh/SiO2和Rh-V/SiO2催化剂的活性和乙醇的选择。

②载体的选择

SiO2因其来源简单、比表面积大、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是合成气制碳二含氧化物中最常用的一类载体。SiO2粒度对催化性能选择性的影响如下表2-3:

表2-3 SiO2颗粒大小对Rh-Mn-Li/SiO2性能的影响

碳二含氧化物产率

/目

/g/(kg-cat) 碳二含氧

化物

40-60 417.1 50.1 20-40 338.6 49.2 12-20 618.4 54.6 SiO2颗粒度

乙烷 34.6

36.7 37.6

选择率/% C1+烷烃 15.0 13.8 7.3

乙醇 0.3 0.3 0.5

乙醇 11.9 13.4 19.0

乙醛 25.3 23.7 23.2

由表2-3可见,以颗粒最大(14~20目)的SiO2为载体所制备催化剂的活性、乙醇选择性和含氧化合物的收率均最高,而除乙烷外烷烃的选择性最小。

综上所述,Rh-Mn-Li-Fe/SiO2是合成C2含氧化合物的性能优异的一种催化剂,正是本设计所采用的催化剂。

13

河南理工大学2012届毕业设计

③催化剂制备方法

Chen等采用浸渍法、沉积法和机械混合法制备了纳米SiO2负载的Rh催化剂(Rh/SiO2),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见表2-4:

表2-4 制备方法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制备 方法

CO转化率/%

碳二氧化物选择性/% 25.8 31.0 50.1

烷烃选择性/%

含氧化物分布/%

乙醇 乙醇 乙醛 乙酸 乙酸乙酯

74.2 65.7 43.2

0 3.3 0

30.1 9.6 11.5

8.6 27.2 6.2

3.9 8.9 61.9

44.7 50.4 12.9

浸渍法 沉积法 机械混

0.9 0.5 0.3

结果表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